吃粽子散文
吃罢了春节中的大餐和零食,吃罢了十五的元宵和二月二的炒豆子,孩子们便期盼着能吃上粽子的端午节快快到来。另外,端午节前,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孩子们常常玩闹得浑身是汗,于是便把棉衣脱到一边去,大人见到了便惊骇道:“不可,不可,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袄脱啊!”孩子们也只好乖乖地忍受着等待端午节的到来,到时候,不但可以吃上香香糯糯的粽子,还可以脱掉令人厌烦的棉衣呢。
旧历的四月末五月初,孩子们终于得到很快就能吃上粽子的信息了。尽管离端午节还有几天,父母已经从商店里买回来 大枣、花生米、白果、核桃等,剩下的事情就是准备粽叶。回想在我童年的时候,家里穷,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也不丰富,过日子大小事情都本着“节俭”二字,能省则省,一年包一次的包粽子也不例外:一是包粽子时不用新买的粽叶,而是用上年吃过粽子又洗刷干净并凉晒干了的陈粽叶;二是没有陈粽叶或者陈粽叶不够用,那就用扁圆形的菠萝叶,因为长 着比手掌大一些的菠萝叶的树木,在离我家不远的榉林山上有很多,不用花钱买,而且那味道也相当不错,有一点像粽叶一样淡淡的香气。于是每年的端午节前,我便和邻居的小伙伴们相约去榉林山采菠萝叶。当我把大大小小的菠萝叶带回家中时,看到母亲高兴的样子,我心中也感到十分宽慰……
盼着盼着,端端午节终于来临了,早晨天还蒙蒙亮母亲便把孩子们叫醒了:“快起来吃粽子吧,还在锅里热乎着呢!”一睁眼便闻到了满屋的棕香味儿,抬头一看桌子上已经摆放着几只盛着红糖的小碟子,一骨碌爬起来不顾洗漱便坐在桌子旁边吃起来,粽子还没吃完,红糖便吃上了,便嚷嚷着让母亲再加点红糖,但是母亲却不再添加:“红糖不能吃多了,不然能齁着嗓子!再吃一只鸡蛋吧。”因为每每煮粽子时,母亲总会在大锅内放入一些鸡蛋同煮,粽子锅里煮的鸡蛋吃起来特别香。母亲讲,这是昨天晚上趁姊妹们熟睡后,她包好煮熟的,但是我那时还小,并没有体谅到母亲的辛苦。并且,母亲见到孩子们乐意吃,自己就很少吃了,最多吃一只尝尝而已。
吃过粽子和鸡蛋,母亲便嘱咐我们趁早到山上去拉露水和拔艾蒿,于是我便和邻里的小伙伴们直奔榉林山而去。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所谓的拉露水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们就跟着大人学,原来是把一只小手绢放在草叶上拂弄,等手绢濡湿后再放在眼皮上擦拭,据说这样一年中可以不害眼病。拉完露水,我们就开始寻找艾蒿,然后把拔到的艾蒿捆起来带回家去。拿到家里父亲接到手中后,就把它们弄干净插在街门的两侧,说是这样就可以驱灾辟邪。后来读书时曾经见到“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详,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一说,看来插艾蒿的风俗古已有之。当然,每每端午节中,母亲还一定会给我们脖颈上挂香包,手腕上系五色线的,说是有驱虫降魔的作用,可以“令人不病”,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
由于每年都过端午节吃粽子的缘故,渐渐地我便知道了这和纪念屈原有关,再问更多,母亲也不知道了。不过母亲讲,你姥爷一定知道,因为姥爷是乡村里的教书先生,家里有很多的书籍,我们小时候你姥爷给我们讲过好多屈原的故事呢。果然不假,记得有一次我随母亲回老家看望姥爷姥娘,就见到土墙上贴着几幅图画,有竹石,有人物,母亲讲,这是你姥爷自己画的',我指着一幅峨冠博带,器宇轩昂人物问这是谁?老爷讲笑了,狗子还不知道吧,这就是大忠臣屈原啊,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人物。老爷讲,为了楚国的发展强大,屈原曾经提出许多善计良策,但是在小人的谗言之下,国王非但没有采纳,反而把屈原流放他乡,就在国都被敌人攻破之时,屈原悲痛欲绝投江自尽。老百姓害怕鱼鳖虾蟹把屈原吃掉,就包了许许多多的粽子投放到江中。千百年中,这个风俗就一直流传下来。这也是老百姓对于爱国爱民优秀品行的认可和赞颂。
从那以后,屈原的伟大形象便一直矗立在我的心中。上学识字以后,我曾迫不及待地寻找介绍屈原的书籍看,我曾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楚辞》中的意蕴深刻的章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我牢记在心的座右铭,像屈原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爱国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直是我毕生追求的理想。
【吃粽子散文】相关文章:
粽子飘香散文欣赏11-05
端午节关于吃粽子的诗句03-31
吃土豆不去皮散文11-03
表达端午节吃粽子的诗句集锦05-16
吃西餐作文03-07
故事粽子童话故事11-05
《粽子里的故事》说课稿09-21
吃葡萄绕口令02-11
关于粽子的谜语有哪些04-23
粽子蒜头尝午作文素材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