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气清景明,好好活着散文

时间:2021-05-22 14:18:0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气清景明,好好活着散文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气清景明,好好活着散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惠风和畅,景色宜人,宜踏青赏春。又是一年清明时,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似乎每一滴雨飘落在每一个逝去的灵魂上。

  记得少时清明,阿嬷会蒸“朴籽粿”,是一种用朴籽树的嫩叶,和米舂粉,发酵配糖,装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吃的粿品,也叫“碗酵桃”。“朴籽粿”呈浅绿色,味甚甘甜,好看又美味。阿嬷总说:“清明吃“朴籽粿”最好,可以清风去淤,清脾健胃。”

  少时我也会跟着家族长辈们去扫墓,记忆里那永远是生机勃发的春天,叔父们扛着铁锨健步走在前面,我们小孩雀跃地跟在后面。沿途是青绿的禾苗、金黄的菜花,大地上的一切都尽力伸展着筋骨啪啪地生长着。到达祖先墓地,先将杂草拔除,填土,打扫干净。然后用油刷刷新墓碑字,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色油涂写。祭祀用品以鸡、鹅、鱼为主,此外,还要摆上茶、酒、鲜花、水果,烫熟的蚶和粿品。祭祀时,要先拜土地爷,然后才开始祭拜。祭祀将毕时,要在碑顶和坟上压纸镪(潮汕人称“挂纸”)。

  我一直觉得祭祀是一种非常有仪式感的行为。生者站在墓碑前,感受着与另一个世界中灵魂的交集,在肃穆中完成了与祖先的心灵相通。对逝者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以生命告慰生命,冥冥中我感觉到他们注视着我们所做的一切,并给予我们庇佑。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就让他到三个地方去感受:让他去医院感受生命的脆弱;让他去牢房感悟对自由的渴望;让他去墓地感叹人生的短暂。”清明,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也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长大后的清明,远离家乡,少有坟前祭祖的机会,但我会在每年踏春的时候心怀诚敬,遥祭先人、感受春天,继而思考生命。

  生命漫长而悠远,一代一代绵延而来,一次一次延续着出发与别离,而不变的是持久的生机在我们血脉中始终流淌,令人感动且肃然起敬。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每种宗教都有关于人死后归处的'描述,西方说的是美好圣洁的灵魂可以去往天堂;我国说的是要接受六道轮回,过黄泉渡,奈何桥,喝孟婆汤忘掉前世记忆。总之,人们总相信着人死后一定也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并与生者有着某种链接。

  少时会幼稚问阿公:“人为什么会死啊?”阿公哄着我说:“人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就不好玩了,老了得去往另一个地方玩啊。”阿公一生豁达,生活认真,相信延续。长大后,我当然懂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懂得只有尊重死亡,才能更好的体会人生。如何面对别离,如何怀念逝去,又该如何开启新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必然面临的人生功课。

  我很喜欢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怀念与新生活的故事:小男孩米格尔曾祖母的父亲曾因为追求音乐离家出走,从此音信全无。所以,家人摒弃了这个抛妻弃子的“负心人”,也一同屏蔽了音乐,连亡灵节祭祀都不肯摆上他的照片。而被禁止追求音乐梦想的米格尔得知他竟是一代歌神,发誓要发扬先辈的精神;而在阴差阳错之间,他踏入了亡灵的世界,带着他的先辈走上了亡灵回家的路。引领亡灵回家的路繁星万点、姹紫嫣红;亡灵的生活也有滋有味,充满着歌曲的狂欢。但它们与生者的世界不同的是:如果活着的人彻底忘记他们,那么他们就会灰飞烟灭。电影告诉我们关于生与死的哲理寓言:真正的怀念,在于不遗忘先人,也在于承传共同记忆、承传他们的精神。

  阿公已经归去,归去前夕没有经受太多病痛,意志清醒,他告诉我说他活够本,很尽兴。我紧握着他的手,内心非常难过,但觉欣慰。逝者已不可追,珍惜尤在当下。每年清明之际,我都会亲近自然,感受春意,怀念逝者,理解失去,告诉自己唯有生机勃勃不负清明。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岁一岁的牵挂。这是一年中春意萌发的时候,是自然万物纯澈明朗的时候。此时窗外春风徐徐,我喝着阿公生前爱喝的龙井,面对着窗外一片新绿,感受着清新秀美的春日风光,怀念阿公。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我会慎终追远,会怀念感叹,会充满温情和敬意,但不会沉溺于无尽的悲伤。谢谢阿公来过我的生命里,为我此生带来清澈明朗的风。没有不散的相聚,我会走下去;没有不终的旋律,但我会继续!

  气清景明,好好活着。

【气清景明,好好活着散文】相关文章:

清喜的散文03-05

感性的活着散文11-03

秋之景散文11-15

独自看浮世清欢散文04-30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散文04-30

浅唱清欢心静如莲散文11-15

点点滴滴的清欢散文11-12

独望一弯清月散文11-10

烟景繁华,滴露沉香散文11-17

盈盈静水我掬一捧最清的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