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佛香凡尘外的散文
在亮子山西面的秦山脚下有名曰"秦山寺"的古刹。倚半山腰而建,掩映在古木岑森之中,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之久了。
那里一直带着几分神秘,萦绕着我的儿时记忆。那里有小时候向往的果木林,桔红色的柿子,酥酥的梨子,还有那青青的杏子……丰盈了我的童年,一路走向少年懵懂的我。
最让我想入非非的事,是儿时听老人讲的张果老倒骑驴的故事。向往着张果老修仙的秦山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他还在那儿不?那棵千年人参果树,如今有两千多岁了吧?想看看他的毛驴,他为什么倒着骑?后来慢慢长大这些想法便搁浅了,忘了张果老还有他的毛驴,也不再想为什么倒着骑了。
父亲一生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见秦山寺的法师孤身一人,经常去寺里添些香火,一来二往便和法师成了朋友。周末回家陪父母时,父亲又提及法师,我便说想去秦山寺看看。于是,我们绕过了亮子山朝着秦山寺奔去。
穿过曲曲折折的乡村小道,只见田野中的麦子平铺着它们的绿意,给这个冬天添了一点生机。不一会,但见一座虬枝古木绕着的小村子,如果春天来这里一定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世外风光了,而此时却有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苍凉之感。我想大概这就是秦山寺了。父亲说正是,这个村子也名曰秦山寺,在秦山脚下。出了村子,秦山便屹立眼前,在两峰之间的关口,半山腰有红墙碧瓦的寺宇掩映其中,这就是传说中张果老修仙的寺庙——秦山寺。据说秦山寺,原为卧龙寺,在卧龙山腰,后燕王朱棣因攻南京而路过此地,感慨道:擒龙不成擒山也。于是卧龙山也就称擒龙山,谐音秦山,就有了秦山一名,卧龙寺也名为秦山寺了。
如今张果老不在,人参果树也无处寻觅了。
我们把车停在山脚,脚下,可能是一条因洪水冲刷而成的大谷口,一直延伸到山的那边。顺着谷口向上,来到古刹前,已没了昔年气度恢宏的三进院落的宫式建筑模样,也没了昔年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的繁华了,反倒一派门庭冷落的模样,遍体鳞伤,残败不堪。寺前的两根柱子,突兀地孤立着,和寺门前一株高大的银杏树相伴,地上落满一层厚厚金色银杏叶,给古刹平添了几分肃穆和神秘,暗示出它曾经的辉煌。
因人烟稀少,古寺通往山脚的路上没有石阶,我们只好援着树枝攀爬上去。方至寺前,法师正斋饭,见老朋友又至忙请我们进寺内。从侧门入,有修竹几株斜倚着大殿的石级,清幽闲静。右手边是法师起居之地,左手边,只有残垣断壁突兀其间,那一颗颗堆叠着的'石头静默着,繁华不语,落寞不言。唯大殿里有云水禅心般的梵音传来,随着梵音我低着头一步一虔诚,至菩萨前俯身,让心尽力低些,更贴近佛的温暖。
焚一柱香,聆听佛的教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不能参悟其中的禅佛,但我想此刻心内是明净的,温暖的。出了大殿,又与法师面缘,见我在记录东西,便笑着说:"我这儿好多书,你喜欢随便拿。"心喜,随法师去取书,书橱内陈列着各种佛法经典。他给我抽了几本,说:"这些书都很好,你可以由浅入深,慢慢品悟。"我们不忍打扰法师的安静,焚香后便离开了。
法师双手合十,目送我们离开,身后只留法师一人在这幽深之中。回望,秦山寺孤零零的在落木中时隐时现,如红尘之外的佛香一柱,在淡然颓败中,却更显其幽深。那无声千年的古木,那佛前千年的青灯,那沉寂了千年的繁华,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安祥,一如法师的脸。正是:万法皆自然。
【一柱佛香凡尘外的散文】相关文章:
佛海无边散文04-29
夜来香的散文11-11
流年的淡香散文11-09
淡的香美的情散文11-23
孤雁,漂泊白云外散文11-21
花落香满襟散文11-18
梦里梦外何为乾坤散文11-05
拾忆冬日茶香散文12-15
兰香原在无心处散文欣赏11-18
赌书消得泼茶香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