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散文
秋天是迷人的,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感叹秋天,吟诵秋天,留下无数不朽的诗篇。许多妙不可言的景语,或婉约或豪放的情语,把秋景之清幽之瑰丽,离愁之绵邈,悲情之凄切,壮志之豪迈,挥洒得淋漓尽致,留下意味无穷、耐人寻味的诗句。深入其中,或简或详地鉴赏,对于我们理解、体味个中的意韵,于已于人,不无裨益。
一
秋从立秋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干支历未月即将结束,申月即将起始。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诗人多从初秋的物候变化写起。宋刘翰的《立秋》这样写道: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诗语:
出窝不久的乌鸦啼叫着飞散了,只留下玉色屏风空寂地立在那里。
秋风习习,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一下一下地搧动。
半夜从睡梦中醒来,朦胧听见外面秋风萧萧。起身披衣开户来到院子里,秋声却无处可寻。
只见明媚的月色下,梧桐的黄叶落满青阶。
啼鸦,空屏,凉风,秋声,落叶,明月,一幅秋景图展现在我们眼前。秋,真的来了。从感觉写:一枕新凉,一扇秋风;从听觉写:乳鸦啼散,秋声夜发;从视觉写;玉屏空寂,月明桐落。全诗文笔简洁,紧扣题意,构思巧妙,立意新颖。一个“寻”字,写出一种朦朦胧胧,惆怅无奈的情态。
而唐齐己的《新秋》则写出夏末秋初变化中的景物和诗人从惊喜到泰然的不同的情致。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诗语:
刚刚惊喜三伏天要结束,立秋之日又到了。
早起看晨露、朝霞,感觉有点冷意。傍晚看云层遮盖山峰,景色更加奇美。
田垄上闻得禾香,稻已半熟,辽阔的原野里绿草有些衰枯了。
还好有清朗皎洁的秋辉,我们要安守仁德,不要产生悲伤的情绪。
到了中秋,物之候、人之情又起变化。清紫静仪的《秋分日忆用济》是这样写的: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又临近中秋节,万物似乎都在秋分日回到了原点。对于不在身边的亲人,我们总是格外思念。秋分一过,燕子将要离去,天渐渐变短,冬日的脚步渐进。在人生苦旅中奔波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还不如趁早挂帆归家,不要等到大雪纷飞之时。
明孙作的《客中秋夜》写道: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诗语:
又到秋分了,家园此时应是秋夜渐凉,露水晶莹。
月光皎洁,群山沉静;天高地远,大雁南飞。
诗人独坐思乡,举杯解愁,小酒微醺。
不知何时才能效法陶潜,种豆南山,从红尘俗世中脱身。
范成大任职徽州时写下的《早发竹下》意境和情致却与前者迥然不同: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诗语:
早上起来梳洗完了,收拾好行李,冲破清秋的寒气,跨鞍上马动身了,这一动,倒是使疲乏顽钝的身子轻松了。时徐时疾,策马穿行于很薄很轻的晨雾中;看一座座青山像是从雾里放出来似的。走过重重叠叠的山峰,便到了山下的村落。碧穗般的炊烟从树顶上笔直地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小桥下弯弯地流过。山林里多情的鸟儿千声百啭地叫个不停,迎接客人的到来。马背上的我在美妙动听的清禽声中,恍恍惚惚、心驰神醉。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破小寒”,点明是清秋时节。“散疲顽”,暗示此行是在繁忙的公务期间。在出行途中,在马背上欣赏清晨的美景,是何等的轻松愉快。“破小寒”、“散疲顽”,写得很细致、真切。凡是大清早动身远行的人,都有这种共同体会:早起的确有点凉意,一动身出发,精神也轻快了。
行进中,迎面而来的,是“薄薄轻轻雾”和“重重叠叠山”,第三、四两句写出了皖南山区清秋黎明时特有的朦胧美。而诗人所领略到的还别有一番情趣:马在漫卷的轻雾中“得得”穿行,恍若冲开一道道轻纱似的帏幔;那从雾中闪出的重重叠叠山,仿佛是从帏幔中放出,千姿百态从身边闪过。“冲”,使流动的雾,化动态为静态;“放”,使静止的山化静态为动态。两者相生相映,构成了一幅扑朔迷离、奇趣横生的画面。这里写景,是人物行进中的观感,是流动的画面,就象电影似的,一个镜头转过一个镜头。在修辞上,用“轻轻薄薄”、“重重迭迭”这八个迭音字来形容薄雾、迭山,既有音乐美,又能加强语气,使薄者更觉得薄,迭者更显得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雾气既轻又薄,可是这里用了一人“冲”字,分量很重,而重重迭迭的山峰,这里却用了一个“放”字,分量很轻。轻者以重处之,重者以轻处之,并不是一味追求别致,它写出了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验。
随着峰回路转,诗人的眼前又出现另外一番美景——“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上句写炊烟,下句写溪水,画意甚浓。炊烟,树丛,溪水,小桥,一碧一绿,一直一弯,一静一动;在色彩、线条和态势上构成了错综变化之美,上下相映衬,使整个画面玲珑剔透,有声有色。写“炊烟”突出“当树直”,暗示无风,庄户人家的房屋、烟囱,被周围的高大树木所遮掩,所以只能看到炊烟从树顶上笔直地升起;写“溪水”突出“趁桥”,山林茂密,溪涧纵横,溪水傍着小桥流逝。一个“弯”字,又把那绕山穿桥的小溪身影勾划出来;一个“趁”字,更把汩汩溪流写活了。这些虽然都是农村常见的实景,但到了诗人笔下,便很富有诗意,展现出山村黎明时特有的风貌和神韵。
这首诗摄取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林间百鸟的晨歌。鸟儿是山栋的主人,它们“清禽百啭”“正在有情无思间”迎接马背上的客人,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诗人心驰神醉,他恍恍偬惚难以分清了。妙处正在这“有情无思间”,鸟儿无所谓有情无意,诗人却设想鸟儿同人一样,也具有感情,实际是自己感情外露的一种形式,西方美学家把这种表现叫做“移情”,意思说,人把自己的感情,推移到鸟儿身上。
这首纪游诗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地描摹出来,而且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入景物之中,选用诸多点睛的字眼,使诸多景物情态毕露,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也就从景物的情态中透露出来了。全诗节奏轻快,情绪乐观,是情与景会的佳作。
二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往往是一个悲怀的角色,一个“愁”字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说到悲秋,不能不提宋玉,他被誉为我国文学“悲秋”之祖,他的《九辩》是抒发自己落拓无偶的悲愁和不平的伤情之作。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为一体。接下来: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悲哉,这秋天的萧飒之气!
……
诗语:
秋风凄凉草木都枯萎而凋零。
冷落啊好像一人独自在远行,
……
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归程。
在孤独的旅程中我没有朋友,
孤独寂寞哀怜之情独自生。
燕子翩翩向温暖的南方飞,蝉儿困守寂寞无响声。
大雁和谐呜叫着高飞,鹃鸡却一直唧唧喳喳在悲鸣。
从夜到明我都无法入梦乡,夜里蟋蟀哀鸣触动我幽情。
在宋玉的《九辩》等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此后,“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其借秋景以抒孤零之情的手法,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文学家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全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语: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的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去南方的路,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清冷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在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离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赏析:
这首双调慢词《雨霖铃》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可谓尽情尽致,声情哀怨,写出了委婉凄侧的离情,读之令人于悒。
词的上片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然而,“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剧烈的的矛盾冲突更使离情如焚。“兰舟催发”,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纤,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三个字均为去声,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极富音乐醒喔,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是“烟波”,又是“暮霭”,更是“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是“千里”,又是“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上片正面话别,到此结束;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描绘这清丽小帧,主要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就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帐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而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散文】相关文章:
秋日荷塘散文04-29
秋日之美散文12-05
春夜散文11-17
关于殇春的散文11-21
春之芽散文11-15
春夜短文散文11-11
春去哪儿散文11-03
春抒情散文08-23
春之杂感散文11-26
托物言志的散文10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