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如风散文
认识女诗人李木,是在一次非文学聚会的一个饭局上。
当时,朋友对我介绍说,她叫李木,写诗的。
朋友又把我介绍给李木说,这是炳兄,写小说。
我和李木握下手,彼此点下头,李木还对我微笑了一下,就这样,我认识了女诗人李木。
李木高挑个,三十多岁的样子,脸很白净,一头长发随意地散在肩上。
整个饭局上,我发现李木很少说话,她一脸端庄,听别人讲话时很礼貌地不住颌首。
认识了李木,有了一些交往后,我知道李木是一个非常热爱诗歌写作的人。
李木曾对我说,为诗歌她可以放弃一切。
李木对诗歌的热情,还体现在她经常自掏腰包设些饭局,把一些男女诗人聚在酒桌上探讨诗歌。
我应李木之邀,参加过她们的几次聚会。
诗人的聚会很有些别具一格。
酒桌上,无论男女诗人,一律用大碗喝酒,酒至兴处,便有人站起朗诵自己的诗作,其余人皆拿起筷子,有节奏地敲着碗的边沿儿,这时李木站起来,在酒桌旁跳起舞来。
然后,像亊先排练好似的,大家一起同声:来吧来吧,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我还注意到,诗人们的着装很怪异,比如在炙热的七月里,一个披肩长发的男诗人,脖子上竟然还缠着一条长围脖。还有穿着工厂里的粗布蓝工装,一女诗人穿黑色拖地的长裙子,上装是知青年代的草绿色军装。
一矮个子诗人的表情更怪异,他用一双白酒烧红了的眼睛,足足盯了我十分钟左右。就在我对他的眼神开始恐惧时,他却走过来,拥住我说,朋友,入伙吧!
我慌乱着点头。
后来,我还知道李木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
李木不仅自已诗歌创作,她还把美国最著名的诗人阿什贝利译介到中国。
知道这些后,我不由的对李木心生崇拜。
临近中秋节前夕,我接到李木的电话,她说她和一些诗人组织了一个“中秋烛光诗歌朗诵会”,让我前去捧场助兴。
末了,李木还补充说,这个诗会无官方参与,所有花销都来自于我们诗人AA制形式。
诗会是在一个“麻辣人生”酒店举行的。
我如约赶到酒店。
午后秋日的阳光漫进大厅,也漫在诗人们兴高彩烈的脸上。
我看见了诗人李木,我走过去,和李木打了招呼。李木问我,这个场地还行吧?我们花了两万块钱,趁下午没顾客的空档,租了两个小时。
我点着头,内心里不住地敬佩诗人们做事的这种洒脱。
诗人们把大厅四周的'玻璃窗,挂上了黑色的窗帘,然后又在台上两侧布满了蜡烛。蜡烛燃着后,大厅里便沉寂下来。
烛光里,一个主持人走上台去,宣布诗歌朗诵会开始。
那个脖子上缠着一条长围脖的诗人,走上台朗诵了顾城的《这一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接下来,诗人们还分别朗诵了里尔克、叶芝、艾米·罗厄尔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
朗诵其间,我发现几个诗人在昏黄烛光的映照中,抖动着双肩掩面而泣。
最后一个登台的是女诗人李木。当时,李木和我坐的很近,我发现她刚起身时,放在桌上的手机“呜呜”地震动起来。
李木看了一眼,按了拒接。
台上的李木很投入地朗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台下的诗人们一起欢呼: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女诗人李木朗诵完,回到她座位上,手机又“呜呜”地震动起来。
李木看了眼手机来电,接听了。李木的情绪有些失控,她的声音很大,几乎是歇斯底里:告诉过你了,现在没钱,没钱!不是说好了吗?下月给你补上!
喊完,李木挂断了手机。
放下手机后,李木突然“哇”地一声哭起来,然后跑出了大厅。
大家猜测,女诗人李木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