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探访穹窿山散文

时间:2021-05-19 16:36:0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探访穹窿山散文

  苏州的山很多,诸如很有名的佛教名山——灵岩山,太湖水域的天平山和东西二山等等。这些山或文化底蕴深厚,或风景优美,皆是游人向往的去处。但这些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并不高,海拔大多为两三百米上下。

探访穹窿山散文

  似乎,这些“低矮”的山都知道它们自身的弱点,便另辟蹊径,不以山的高大和雄伟来取胜,而以各自的历史文化和别样风貌来吸引游人。

  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穹窿山始终保持着它独立的姿态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稳坐于苏州城的郊外,惯看来往的秋月春风。

  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郊的光福镇旁边,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苏州群峰之最!并且,穹窿山也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军事家——孙武的隐居之地。

  两千五百多年前,孙武在穹窿山隐居,呕心沥血十三载,终著成后来流传万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皆出自于《孙子兵法》

  穹窿山为孙武提供了一方清净之土,使他写成了集万千智慧于一处的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因此,穹窿山也被称为“天下第一智慧山”。

  就是这样一座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山,如果来苏州游玩,不去一趟真的是件憾事!于是乎,在端午节的当天,我便同几个朋友前去登山访贤!

  端午当天,太阳高照。初到穹窿山脚下,抬头向山上望去,只见满山青翠,竹林摇曳,即使远在山脚,也能感受到那清凉的绿意袭向全身

  凭票进了山门,眼前景观瞬变:石崖飞瀑、林木苍翠、花朵争艳、鸟鸣在耳,令人大呼舒畅悦目!顺着一条石径,一步三折向山中走去,每到一处,便贪图美景心生向往之情,久久停留不肯向前!遂拿起手中的相机,左右闪烁,拍下那些美好的生灵,留作日后的纪念。

  顺着石径再往上走,路就缓缓地陡了起来,据路上的游人说,这条石径可是当年的乾隆皇帝亲自走过的!后来就被称为“乾隆御道”。当时,我就在心里惊呼:这该是多么的荣幸且惭愧呀!

  我们都是普通人,却能踩着皇帝当年留下的脚印向前而去,这是一种恩赐、还是一种追随呢?但当我看见那数不尽的竹子在随风摇曳、竹林里有鸟鸣声声入耳的时候,我恍然明白:在一座充满着生命气息的山的面前,任何人、任何的生物都是平等的!

  乾隆皇帝虽是一国之君,但他仍崇仰春秋时的贤者——孙武。在真正的贤者跟前,他放低了他作为皇帝的姿态与威严,试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在一座山的面前放低自己的姿态呢?

  这样想来,我越发的觉得我是有多么卑微渺小,拙劣不堪了!于是,自觉的放低、放缓了脚步,规规矩矩的和几个朋友继续向山上走去。

  顺着“乾隆御道”慢步而上,一路上的景观变得单调了起来。但就是在这种单调的景观里,我看到了一种统一的、令人震撼的美!这种美,就是穹窿山的竹。

  一株株青翠挺拔的竹子,如繁星一样错落有致的密布在石径两边的山坡上悠然生长、随风长啸!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竹林,似中国画里的丹青之色,一笔写实,一笔写意,另有一笔写风骨!这满山的竹子,苍翠的竹林,有着贤者的风范,也有着帝王的威严,更有着文人的气节和平民的质朴。

  再往上走,竹林更加的掩映、苍翠、排列有致。只见青竹写意,扶风而上;翠竹盎然,随心摇曳;劲竹修道,散落阳光。游人漫步于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无缥缈且令人向往的胜境之中!

  踏着那一条沾染了千百年风雨的.石径,再看一眼那苍翠无比、沧桑无比的竹林,在那一刻,时间仿佛都静止了!在那一刻,你忽然会觉得,这条石径是没有尽头的,我愿与这满山的竹子相伴一生!

  鸟鸣从竹林间传出,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刚开始觉得悦耳,时间久了,便心生烦乱。有好几次,我和几个朋友想循着鸟鸣声去看一看鸟儿的模样,抬头张望许久却连个鸟儿的影子都没见着!所幸这青翠的竹子为这座山奉献着清气,也为我们送来了清凉,于是,重拾了好心情,在这满山的竹子的掩映陪同下,我们走着“乾隆御道”向山顶而去。

  一边缓步向上,一边沿途看景、拍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溜走了。一路上,我们经过了“土地祠”、“洞天”、“宁邦寺”、“望湖园”等名胜景观,还有一些极佳的去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得匆匆掠过!

  虽然这满山的青翠奉献着阵阵清凉,但头顶的日光越发的毒热了,后背上的衣服也已湿透!我们在一条石椅上小歇了一会儿之后,便再次“整装”出发了。

  走了没多久,在几棵参天古树的掩映之下,一座通体石砌的城墙式的建筑映入眼帘,抬头一望,硕大的牌匾上书着“关帝庙”三个字。顺着“城墙”的石阶缓步而上,左转来到“关帝庙”前,望着那赤面长须的关二爷,心中涌现出的只有“神圣”二字!

  瞻仰了先贤的神容,又久久的欣赏了“关帝庙”门框上的两联,心中读过几遍,顿觉一派浩然之气从心中涌现而出!遂拿出纸笔,将那两联誊录了下来: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过了“关帝庙”,顺着石径向山上走去,十分钟不到,便来到了穹窿山的第二重山门(真正意义上的穹窿山门;前面的景观,大多为历代修造,以供来客游玩)。进了山门,一块长达十几米的游龙石壁豁然出现在眼前!赶忙招呼了朋友,一一凑近前去,欣赏那气势威严、鬼斧神工的石雕游龙壁

  第二重山门里的建筑物的风格,与先前看到过的“土地祠”和“关帝庙”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这里的建筑物,大多为两到三层,清一色的红漆圆柱、石雕栏杆、斗拱飞檐、烫金牌匾,使人的目光不自觉的望向青天,引起无限的遐想!置身于这样雄伟磅礴的建筑群里,人的思绪和灵魂仿佛都要随着那飞檐和翘角一飞而冲天了!

  欣赏完石雕游龙壁,瞻仰了那一座座充满着神性的建筑物,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穹窿山上气势最为磅礴的“三清阁”前。

  只见阁楼高筑、拔地而起;飞檐入云、伸向苍穹;朱底烫金的几幅牌匾大如门扇,自上而下的正中央依次书着“三清阁”、“弥罗上宫”、“玉皇宝殿”。进了“玉皇宝殿”,高高的抬头,向上望去,看到的便是“玉皇大帝”塑像。在“玉帝”的两边,屹立着仙界的各尊神仙。

  瞻仰参观了第一层阁楼。一名小道士正要领着新来的一波游客上楼去瞻仰其他的神仙,我本想跟着去看看的,但朋友说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去“孙武文化园”呢!

  这时候,我才蓦地想起:我们这次是冲着孙武和《孙子兵法》而来的呀!于是,恋恋不舍的从“玉皇宝殿”里退了出来,走下石阶,原路返回经过了石雕游龙壁,又出了穹窿山的第二重山门,转向右边的一条小路,下山访贤。

  顺着另外一条石径下山而去,一路上,青竹越发的密布、苍翠,鸟鸣也更加的清脆悦耳。这时候,我竟然不讨厌这鸟鸣声了!自顾自的欣赏着沿途的景色,行走在竹影摇曳、阳光斑驳的石径上,真有种古诗中所写的“曲径通幽处”的美妙感觉!

  一路无话,大概走了二十分钟,在一个山路口右转,我们便来到了孙武当年隐居的茅草屋。

  我们都可以想象的到,茅草屋是什么样子的!无非是几间简陋的房舍,或泥筑或木搭,顶铺茅草、下接黄土、左逢竹林、右临山泉。孙武当年隐居在此的房舍,正是如此。

  孙武的茅草屋分为三间:左边的一间是卧室,我们并没有进去参观;中间是客厅,里面陈列着春秋时期的兵器若干、一张写字用的长桌、一张陈旧的古时地图;右边是厨房,同时,里面也摆着一张睡塌。

  看到此景,同来的游人皆为孙武的毅力与才华所折服。我就在想:孙武是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与毅力的,但那种才华并不单单是与生俱来的,更是需要一座山、一个清静的地方来供他提炼才华与智慧的。这座山赋予了他无数的智慧与灵气,同时,他也为这座山带来了一种福气,为生活在这座山上的生灵、生活在这座山周围的黎明百姓带来了和平的光芒!

  春秋时期,楚吴两国常年的战争早已让两国的百姓苦不堪言。孙武一心绝然的隐居于穹窿山十三载,呕心沥血著成《孙子兵法》,一方面是为了吴国能战胜楚国,另一方面,他更想让战争早日消除,天下归于太平。但历史是残酷的,权力的争夺更是从来都不会消失的!一个文人、一个有着悲悯情怀的军事家,怀着“止戈为武”的精神,在战火硝烟的历史洪流中始终在操守自我、奉献自我、心怀天下的黎明百姓,这是多么的令人崇敬啊!

  兵者,诡道也!即使我们都明白,军事家都是玩弄人心、善于勾心斗角的那一类人,但我们无法去评断他们到底是好是坏,孰是孰非!因为归根结底,他们只是选择了一个立场。站在吴国的立场上,孙武就是吴国的英雄,但他也是楚国最大的仇人之一!我们可以用看待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待孙武,尽管他们身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崇敬!

  参观完孙武的茅草屋,我们一行人又原路返回,接着前面走过的那条石径,下山朝“孙武文化园”走去。

  “孙武文化园”在穹窿山的脚下,是近些年为了向世人展示孙武文化而修建的一座游玩性质的建筑园林。在“孙武文化园”里,有一家苏州特色的面馆、一些供游客玩耍的场地和娱乐设施、还有一间古朴的“孙武书屋”。其中,有一座设计奇特的雄伟建筑群,隔着一条碧绿的河水,坐落在一片苍翠的竹林之中。

  那便是“孙武文化园”的核心建筑——孙武纪念馆。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孙武纪念馆。沿着石阶快步而上,不一会儿,便看到了一块墨底烫金的牌匾,上书着“兵学朝圣”四个大字。

  孙武是“兵家”的贤者,他的纪念馆,必然应具备“兵家”的风格。我们站在远处,远远地望着屹立在眼前的一座城楼式的建筑。这一座建筑,和佛道两教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它没有琉璃金瓦,也没有飞檐翘角,它的墙体皆以青砖垒成,房檐又是清一色的直线向下,它只是以最精简的方式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兵家”的建筑风格,有一种严谨、冷峻的美,就和一柄剑一样!庄重、直接、果断,毫无过多的修饰。仿佛任何一个多余的修饰,都会让这柄剑变钝、变得迟缓、变得不够锋利!?

  进了“兵学朝圣”殿,参观了里面的建筑和各种春秋时期的冷兵器,接着,我们一行人又去了“兵圣殿”,瞻仰参观了孙武的巨大塑像。在雕像的两边有两联:隐穹窿呕心沥血十三篇子系千秋兵圣;效勾吴披星戴月三十载戈止万世隆昌!

  啊!不知是何等人物为“千秋兵圣”撰写了这两幅长联,短短三十二个字,不正是孙武一生的精神象征吗?

  出了“孙武文化园”,我们一行人都累得快要趴下了!我抬头望向苍穹,太阳依然毒辣,天空万里无云且灰蒙蒙的,像一张生了病的脸。但我知道,我的内心是晴朗且清净的!我要感谢这座山,感谢这座山上的竹、感谢这座山里的鸟鸣、感谢这座山蕴藏的千古灵气,赐于我无限的奇妙智慧与精神享受!

  当然,我也要感谢曾隐居在穹窿山上的“兵圣”——孙武。我不求这位贤者能赐予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谋略,我只愿我能拥有一份宽容的胸怀和一种莫大的毅力,于这混沌的世上,能够直面自我、不惧孤独的勇敢前行!

【探访穹窿山散文】相关文章:

山韵散文11-09

登梧桐山散文11-05

慢慢绵山情散文欣赏11-07

豪华的马尼拉华人义山散文11-09

心中的麻山锣鼓散文欣赏11-05

昔日瘌痢山今朝绿梦圆散文05-01

有灵气的曲阜石门山散文04-29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散文11-05

妖山04-21

山鬼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