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帮扶路上二三友散文

时间:2021-05-19 14:25:1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帮扶路上二三友散文

  说起帮扶,最近大家都在忙,忙着上山下村,忙着访贫问穷,忙着脱贫攻坚。这次,我没有下村的任务,就一直坚守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这,倒是羡煞了天天起早摸黑、日晒雨淋地往山里赶的兄弟姐妹。其实,我这心里是好希望下去走走的,只有走下去了,才会有实感。对于帮扶,在我心里面一直的概念是交朋友,所幸,工作后,在不停的计生帮扶路上,在团队力量的引领下,还真结识了二三友。

帮扶路上二三友散文

  一友两汇水

  十几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跟随单位同事,我第一次走进两汇水,两汇水给我的印象是仙人掌长得特别好。在那里,在那年,仙人掌肆意地开着花,张开笑脸迎接每一个走到她身边的人,有如两汇水勤劳善良的人们,只顾自己劳作,丝毫没有防备谁会走近他们;当然了,人们也如仙人掌一样,你若靠得太近,是会被刺痛的!

  这不,首先刺向我们的,就是那两间在路旁的村委办公室。看上去,办公室常漏雨,阴暗潮湿,破败不堪,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杂物,另外一间还有锅碗瓢盆,看得出来,两位坚守在村委的同志,是比较艰苦和辛苦的。艰苦,是条件艰苦,办公环境差,而且没有一台电脑。辛苦,在我们挨家挨户走访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而村委的人,经常都要挨家挨户走。

  记得当时走到一个婆婆家门口时,那位婆婆还在附近地里劳作,当得知我们中一位同事崴了脚走路困难时,马上回家拿泡药酒,给同事擦在关节处。同事是位女同志,瞬间感动得不行,以至于在后来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和婆婆家孙子的帮扶和沟通交流关系,直到那孩子高中毕业考上大学。要知道,那位婆婆不是被规定的帮扶对象,而我们的同事就偏偏那样帮扶了,这个事,感动了婆婆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还好几次趁回家过年的时候,带着儿子女儿进城看望同事,顺便拉拉家常,说说家里农事和在外的务工生活。

  在两汇水的帮扶工作,一直持续了三四年,三四年中,每一年的帮扶对象都有调整,按要求每个人必须包保一户,可是单位好几个同事,他们都不止帮扶一户,比如被崴脚的同事。在个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事们都很任性,任务内的帮,任务外的也帮,问他们为什么,说不出个所以然,就说仙人掌很美,老仙人掌开花死了,小仙人掌得有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

  两汇水的仙人掌,我搬了几株栽在办公楼外的花坛里,也放了一盆在我办公室的阳台上,他们,一直骄傲地生长,从不分寒来暑往,一长,就是十几年!如今,两汇水的仙人掌,还生生不息地生长在两汇水的土地上,也生长在刺痛我手刺痛我心的记忆深处,永不凋败!

  二友数华平

  随着帮扶单位的调整,那年,我们从两汇水调整到华平村。华平村给我的印象,竹子多,梨花美。

  记得刚到华平那年,就看见许多竹子,那些竹子,正被人们肩挑背驼地运到路边,再从路边扛到乡村公路边,成捆成堆地堆放着,等着被收购走,换钱置买家用。

  那年,我们给华平搬去几大包书籍、衣物、粮油等等,当几山的十几个农民聚集在小乡场上看着我们时,眼里尽是期盼和感激。其实,我不愿意看见这种眼神,这眼神让我觉得他们要低许多似的,可事实上,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大山养育的孩子,哪里有什么区别?

  在华平的许多年里,同事们和华平的人们相互往来,有三四人,还长期吃住在村里,一年一换,这,不仅拉近了大家和华平人心与心的距离,更重要的,你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什么,是违法反纪的,你知道提醒他们不要去做。

  如此几年下来,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华平人进城来,看见同事们,像遇见亲人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种的西瓜快收获了、给他们送去的鸡苗已经长到两斤了、杨家岩上梨花又开了、某某某在乡场上开了小超市、那谁又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了,也有传来产妇失血需要救助、孩子留守需要关怀、守山老人誓死不出等等消息的。但凡这样的,同事们乐意听,也乐意去思考,如果隔一久没有华平的消息,老大就会打电话询问起被派到村里的同事。

  现在想来,这些,都是极美的。记得连续几年的春天里,我和同事都接到电话,说是要给我们捎来竹笋,更有甚者,家里打糍粑了,还要给同事捎来几个尝尝。每每这些画面在脑海里浮现,同事和我一样,如今说到那些年的些许帮扶事,都是笑容满面,欢喜而感动。

  记得有一个小妹妹,从读初中开始一直与我有联系,直到她上大学实习到工作,甚至谈朋友,一直以来,心情怎样了学习怎样了还要在QQ里告诉我,发个动态,对方总是会心地笑笑,然后叮嘱几句。也有一位残疾人,前几年在同事的帮助下去学雕刻,跟吃跟住,现在雕刻师傅都开他工资了,同事说前几天还在微信里发自己雕刻的茶几给她看,满怀感激。

  想起这些,我能想象他们的眼神,这些充满叮嘱与感激的会心的眼神,是淳朴而干净的,和我的眼神,其实是没有两样的。

  三友在建设

  建设村的人们,有如建设村的名字一样,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搞建设似的。

  初到建设村,是冬天,我们看见的是一片忙碌的场景,走村串户,找不到人,好多都外出务工。偶尔在家的几户,大人不是在房前锯料和灰,就是在屋后割菜备土;孩子不是帮忙抬料就是满山玩跑;老人呢,要么正前屋扫到后屋,要么正杵着拐杖晒着太阳。

  说老实的,突然从华平拉回来,第一次到建设村,心里或多或少是不太习惯的.,首先不习惯的是,建设村似乎没有两汇水和华平那么纯朴,他们冷漠的表情告诉我:不要以为我比你穷。这和地理环境有关,建设村地处城郊,要说经济上太贫苦的人,我认为是不太多的,可是,他们精神上贫苦的人,有没有呢?这在后来的交往和沟通中,我们发现了,其实有好多。

  约在稍微熟悉后的冬日暖阳里,几个同事趁着周末,就开始进村入户了,现在看来,那是和煦而有意义的一天。那天,同事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下到各自帮扶的人家里,让孩子亲手把小书包和玩具交给对方的孩子,还一起看童话书,讲几个小笑话,彼此笑成一团。这些笑声,促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事,比如谁家老人没人照顾,谁家儿子游手好闲,谁家老人孤苦失独,谁家大病医疗报销程序不懂,谁家住院没人照顾,谁家外出务工再未回来,谁家正在遭受家暴等等。现在想来,那天,把建设村人的印象在心底扭转了,还真是个有收获的日子。临走时,孩子们还依依不舍地互相记住名字,有的人家甚至开始煮饭,非要我们吃过饭再走不可。

  那个冬日之后,大家联系多了。后来我才得知,同事不仅帮助遭受家暴的老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更是把那家的孙女收为干女儿,每逢周末就去看望老人,说服老人的老伴,做她儿子们的思想工作,那老人也常常携着小孙女到同事家来摆谈下,顺便还要带几棵自己栽种的青菜。甚至身体不舒服了,要不要住院都先打电话问我同事,俨然,或许同事已经成了老人的女儿一般。

  在建设村的帮扶日子里,感人的事还有许多,同事们都各有所获,每当大家谈起时,总是如数家珍地说起自己帮扶户的情况,脸上满是自豪。而建设村的人们呢,其实他们是不熟悉的人,自然就表现得冷漠一些罢了,你真心结识他们,他们自然真心待你。

  其实也对,毫不相识的人,何必要笑脸相迎呢?这世上那么多陌生人,你能笑得过来吗?你能都当朋友珍藏在心间吗?就算是朋友,时间长了也会随三观不同而逐渐疏远,何况本就不认识的陌生人呢?

  庆幸的是,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有帮扶这枝笔,勾勒了两汇水、华平和建设三个地名,让我和同事们有机会在这轮廓里填充颜色和纯粹,借此不仅欣赏到了蔚蓝而干净的天空,还体味到“要和农民交朋友”这句话的快乐和真谛!

【帮扶路上二三友散文】相关文章:

在路上散文05-01

路上有星辰散文11-30

那年在探家路上散文05-01

去四姐家随礼串门二三事散文11-15

开在轮回路上的花散文11-03

卷二三07-11

梦里梦见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散文12-19

文章四友都有谁07-11

《全宋词》石孝友07-05

《全宋词》米友仁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