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楼台观散文
今年端午节,原本与家人想去陕北去看壶口瀑布,黄帝陵,延安。听朋友讲,终南山楼观台是名誉天下的道教圣地,扶凤法门寺是佛教圣地,周至沙河水街号称“中国最长的水街”,这让你真正领略“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的气势;感受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远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在缺水的关中平原,水街内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婉约细致,定会使你心旷神怡;更能品尝到古代“天子脚下”关中“打出的媳妇儿,揉出的面”,的各种面食,美味佳肴。
5月26日,端午节前,一早七点,一场透雨后,我和朋友两家一早平凉市出发开车从银武高速一路向东,在兴平南下高速,沿107省道一路向西南,中午十二点到达周至县境内。车翻趆永寿梁后,你会忽然觉得豁然开朗,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这里天,比平凉的更清澈;风,比平凉更大;气温比平凉更热。公路两旁的一望无际的麦田犹如金色海浪……朋友一家走时带二只狗,珍妮和吉米,只能留在景区外的车上。时近中午,稍做休息,不顾一路劳累,而我对《道德经》的不解,对道文化的一无所知,对历史典故的陌生,对“楼观台”的一知半解,我用三十元钱专门请了导游王小姐,要不只能匆匆而别了。
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一行六人步入景区楼观台位于终南山北麓,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景区庄严肃穆,彰显了道源仙都的大道气魄。建筑是仿明清宫殿式风格,只有道路两旁怒放的银杏树略显活泼轻松些。道教文化区以说经台为核心,以“经一至九,九九道成”,“一条轴线,九进院落,六大殿堂“,集中供奉道教三清尊神,四御尊神,民俗众神及道教宗师各位福神,这些无不显示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道教官观。
到达石牌坊门,首先映入眼帘是:翠竹连畴,青碧遍野,竹枝摇曳,姿态万千。导游说这里有150多种名贵竹子,开辟了“百竹园”,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竹品种基地。据史载:西周时周穆王为了夸耀威武,乘“八骏马”出游,休息于芒谷(今黑水峪),芒水(黑河)之滨,宴于玄地(今周至县原仙游寺黑龙潭),奏广乐,三天后于此植了好多竹子,将这些竹子叫芒竹。从此周至才有了竹子。据导游讲,郑板桥的《四季竹图》就源于此。后来,楼观台道观把此图镌刻于石,镶在经楼院内,以昭示永久。
穿过竹林,上几级台阶,只见说经台对面有一巨大的白色雕像,其目光深邃,屏神凝思,长髯飘飘,一派仙风道骨,这便是老子。他那惊世之作《道德经》镌刻在两通宏伟的石碑之上,不由让人肃然起敬。再仰首望去,在老子像背后有棵撑天的银杏树,传说为老子手植,只见龙干虬枝,冠盖如庐,干可十余围,经数千年风雨雷电,兵毁火焚,树心已空,仅存残皮半壁危撑,然冠头仍青枝绿叶,丰茂如新,风景蔚然,堪为楼观台一道奇观。相传老子在此炼丹用银杏树之果(百果)入药,故后来道教就把银杏树作为道教的标志树。另一棵参天大树是七叶树,它距银杏树不远,一半呈红色,一半呈白色,形成了一个自然的阴阳八卦图。
老子像对面就是说经台,也叫升仙台。门前有一个八卦形水池,池壁石龙吐水,池底泉水淙淙,碧清如镜,池旁有一亭,八卦悬顶,中立一碑,上刻有“上善池”三个隶书大字,笔力遒劲,气韵生动,熠熠生辉。此乃楼观台著名胜迹。据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周至时疫横行,死亡无数,楼观台亦然。一日监院张志坚夜梦老子告知,说经台门前石板下有山泉,此水可治时疫。便依梦中所说试之患者果然灵验。消息风传,四方患者皆来取水治疫。三年后,翰林大学士书法家赵孟眺游楼观台,闻此异事,遂题书“上善池”以志之。
跨进说经台入口,就看见其两侧厅内树立了许多石碑,其中就有宋代书法家吴琚为楼观台题书的“天下第一福地”,宋代米芾题书的“第一山”,清代李筠书的“洞天福地”等。
沿石阶盘山而上,转弯处,有一对铁狮立于山道两侧,人称“铁狮塔,斜坡处,一座精巧古朴的小庙依山而建,门上匾额为“灵宫殿”,此殿门前有一幅楹联:“存心僻怪,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这是近代风云人物康有为1923年偕弟子育航游此地时留撰的,殿内还有一幅对联“神上极明,明天下未明之事;圣心至正,正世上不正之人。”此两幅对联真可谓对仗工整,颇有哲趣,启人深思。
离开灵宫殿,沿石阶直奔山巅,便是说经台的.主体。“天下名山僧道多”。古往今来,无论是佛或道的古寺古观,大多都地处名山须占山川之秀,只的遁迹山林,隐居幽谷,才能远尘嚣,脱俗累,弃世事,绝名利。
楼观台南依终南,北俯渭水,东望骊山,西接太白,与西岳华山一脉相承。如果说楼观山形如一只出山凤凰,那说经台便为凤头,它坐北向南,负阴抱阳,万峰环簇,九龙朝仪,东面田峪河银光如练,蜿蜒北流,尽得山川之灵秀。台顶上建有老子祠,主祭老子,次祭尹喜,四子配祭,在老子殿四周依山就势,有藏经楼、斗姥殿、救苦殿、太白殿、四子殿、启玄典,次第错落,迤逦上下,散而不乱,合为一群,蔚为恢弘。这里,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拜谒朝圣,文人学士游览题咏,高僧仙侣弘道说法,舆车塞途,冠盖如云,史不绝书,三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许多美丽的传说。在院内我领略到了苏轼《游楼观台题记》刻石、郑板桥《四季竹图》画刻、《大唐宗圣观记》碑、唐楼正本《道德经》石碑、元楼古本《道德经》石碑,还有白居易、卢纶、岑参、温庭筠、王禹、苏轼、萨都刺、王士祯等名人留下的华章佳作。这些文物古迹,俱弥足珍贵,实为瑰宝。特别有趣的是老子祠大门口两边道德经碑侧刻有一幅联语,同游者无人能读会解,据导游介绍,这些字中内道家教内修神烧气的秘决,称为“天书”,楼观道坛则称为“道家十四生,”,这已成为楼观台一道神秘的玄妙的道文化风景,此联亦可读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当我好奇地问导游周至的来历,王小姐笑着说,您是我做导游以来,第一个问周至来历的人,山曲为周,水曲为至,周山至水,钟灵毓秀。楼观台位于周至县境内,秦岭北麓,终南山下。山清水秀,风景幽美。据导游介绍楼观台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道教的祖庭。《楼观台传》载:周康王时,大夫尹喜于终南山结草为楼观望星气,精思至道,故名其宅为楼观。后因紫气东来,老子在此建台讲经,故名楼观台。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增建于秦汉,鼎盛于唐,兵毁于金,重修于元,萧条于明清,复兴于当代,绵延三千年而不衰。
终南山楼观台、寺、观、院、塔、洞、池、炉、石、树奇特;文化遗址丰富多彩,失存古迹不少,名人题字更多,楼观道派齐全;青峰碧水,幽谷含秀,重峰叠峦,气势巍峨,是崖峭壁,怪石嶙峋,飞瀑深潭,令人神往誉为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天下第一福地“名至所归。
从平凉出发,经4小時乘车,有经四小時游览,累是可想而知的,再加32度的气温,更是难以坚持游完所有景点,下午五時左右,我们一行告别了导游,前去关中面府用歺。被打造成了关中特色小吃的几条街。民俗作坊街和文化展示街都不长,唯有特色小吃渗透了这里的角角落落。街道很窄,仿古镇建筑。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晚上还是如此热闹。走进这里的游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上百种特色小吃上,尤其是关中的各种面食,色香味俱全,手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咽咽口水,直能恨自己胃小。解了馋,吃的过瘾,一碗岐山臊子面8元,真不贵,还有浆水,猕猴桃汁更解渴,真真是个“撩咋了”!
晚饭后入住附近宾馆,因为明天还要去周至沙河水街,扶凤法门寺,同行的他们己入睡。远处不断有阵阵秦腔传来,而我则想: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创立后尊老子为教主,是继承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是从敬天祭祖到殷商时代天神崇拜,春秋战国的黄老道家,秦汉时期神仙方术以及民间信仰和东汉“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来的;是中国国人文化催生的。道教文化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了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内容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益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而道教的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法,如房中术、服食、辟榖等等。都充满了养生,治未病的理念,更是现代医学所推崇的。
【终南山楼台观散文】相关文章:
观雨的散文01-23
青蛙观井散文11-15
平地楼台成语解释01-13
王维《终南山》古诗赏析12-29
游终南山原文及赏析12-23
《终南山》古诗赏析3篇02-20
《望终南山》古诗原文及注释03-16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古诗鉴赏01-21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原文及赏析11-19
走近石柱观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