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情系山乡散文

时间:2021-05-18 19:15:5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情系山乡散文

  天,洒着细雨。寂静的边镇,下午,崎岖的公路上颠来一辆泥泞的小客车。车刚停稳,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女从车上拥下来,来不及仔细打量青石板街两旁的风景,就有人爬上车顶,递下尼龙编织袋、牛仔包、大木箱、箩筐,还有一把吉他、两把二胡。大家拿了行李,跟着一位穿着略为讲究的中年人走向政府教育办公室,接受工作的再次分配。

情系山乡散文

  他们是上午从师范学校出发的,中午在车上闻了闻公路边偶尔飘来的饭香。

  30分钟后,他们知道了要去的学校的名称,但不清楚地点在哪里,只听说远点的要走四、五个小时吧。

  这不是电视剧的序幕,这是上世纪____年代____县南部山区一乡场上的一组没有人拍下的镜头。

  从此,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这里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他们去了各自的去处,基本上都是花香鸟语之地,空气清新得让人不自觉发出点书生意气。

  开学第一天,村支书把新老师带到学校。一群孩子围了过来,看热闹的老少爷们儿也围了过来。村支书像作报告似的高声介绍:乡亲们,这是我们的新老师,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呢,大家欢迎!

  山区的孩子特别多,老师也特别缺,“正规老师”特别受青睐。消息很快传开来。于是,有人提一个南瓜来,有人拎几篼白菜来,听说他们都不好意思地一一笑纳了。

  不过,不久他们就不需要了,因为他们自己学会了在操场边种菜。

  师范生别的水平不乱说,哄孩子的手艺有几套。没几天,他们都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孩子们崇拜得不行:我们老师怎么什么都懂,怎么什么都会!

  于是,孩子上课眨眼的少了。

  于是,辍学的少了。

  再于是,他们的学生都让他们喜欢得不行,怎么一考就是年级数一数二?

  学校庆祝教师节的表彰会上,他们中很多人站到领奖台上,除了奖状,还有一支黑亮黑亮的钢笔呢。

  一年又一年,他们创造了当地教育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他们在老百姓心中有了非常特殊的位置。东家有客,邀作陪座佳宾;西家儿子结婚,被推为主婚人;南家北家扯皮,硬被拉成调解员;那岁末的杀猪酒,他们不到不开席。他们不一定很坦然地接受的同时,也深深感谢这里老少爷们儿。恰逢周末,于是整一块肥肉,炖上一锅萝卜,再来几瓶60度的____老白干,就在教室里请大伙儿一回客,豪饮。下午四点睁开朦胧醉眼,太阳偏西了,赶紧打招呼:大家在这里耍,我先回学校啦。

  当然,并不是书教得好就能获得所有人认可的。他们很接地气但不是那么接天气,所以他们评个区级县级先进什么的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有时难免与别人起点争执,别人反而有了说头:你除了教书干得起你还会什么?好在他们也不是奔着名利来的,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的工作激情。那些思想不是后人都能完全理解的。他们中有些人是主动放弃在城郊工作的机会申请到山区来的。有位女生被分到中心校工作,她硬是回去与邻乡某校当校长的父亲扭倒闹:我要到村小去,不然人家会说我是凭您的关系进中心校的!

  家访,是必须的。他们心中装的大部分是学生,也能挤出足够的时间。问题是这里的路不太靠谱。

  山区的路没有远近。如果你问路边大爷:山峰村在哪里,还有多远?他会先强调距离很诚实地告诉你:不远,翻过山头就到了。当然,要翻过山头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吧。

  那年月教书其实不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一个人包一个班教六七八门学科,中午给学生热热饭菜,下午放学后再留几个没学好的孩子补会儿课,反正就是一天一天地这样过。但是每月一次的全乡教师会就有点累了。首先,开会是到乡场上的好机会,得开点米买点面外加进点油盐,一大包东西得自己走路扛回去。别想创新脑子,只有这一个办法。其次,路有点不算近,练过飞毛腿的那位仁兄,开一次会得用三天时间:第一天到乡场上去住,第二天开完会继续留宿,第三天一早动身,晌午过点就能回到学校了。

  回家,是很奢侈的事。远一点的可能往返途中就得五六天。他们舍不得那些孩子那些课,所以平时是不回家的。为了多一点儿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在寒暑假结束时卡着时间走。很不巧,途中雨大,路通不了,没班车了,只好走路。喘进教室,迟到了一天零两节半课,分不清是一身水还是一身泥,吓得学生们都不敢认。还是等着挨校长批吧。

  夜晚和周末是最难熬的。这里通常只有一个人。民办、代课老师们放学后回家种地,就在家过夜啦。同学串门喝高了就洒滴血结个拜,就是他们几懵弟你来我往也有日子可数。改完作业备完课还有一些时间得打发,唯一可以派上用场的就是书。书看多了想法也就多了。有人开始练武术,与李小龙、李连杰神交甚久武功也没精进多少;有人开始写诗、写小说,床头案上尽是《星星诗刊》《十月》《当代》。别说,还真有人在报刊上登了那么一二块,这就够他们在聚会时激动好一阵子。

  事实上,大多数老师是成不了武林高手或诗人或文学家的(他们中只有一位钟姓男老师和一位李姓女老师后来成为____文化名人),只是他们当初是不去管这个结果的。后来无意中瞟了一眼这个事实,觉得搞自考更实惠,学了知识还能拿文凭。于是他们成立了自学组织,每人轮流过讲师瘾辅导大家。每周换一个地,每地有不同的招待学友的特产,还有当地的故事。这日子,让人乐还思蜀。

  偶尔也会受点儿小打击。当时自考盛行,考试那几天找人顶课都难。某考生去请假,主任教师不同意。恰逢领导到来,某生向领导求假。领导说:中师毕业已经够了,还搞什么自考嘛!你看我,一个初师生,还不是干得好好的。听得大家目瞪口呆。

  不过,领导没经住软磨硬缠,以补课成交。

  没几年,他们中居然有不少人拿到了自考大专甚至本科毕业证书。

  山区的男老师谈女朋友很不容易。30岁没耍过朋友还算正常。所以,他们一聚会,免不了要相互打听打听,谁谁谁耍到朋友没有哦?

  聚会不容易,写信就容易多了,同一个区(相当于现在一个镇)写一封信交出去对方大概五六天就能收到。书信的内容很多与耍朋友有关,并且与他人有关较多。

  听说小张他们学校旁边有个商店,守店的姑娘20来岁,长得漂亮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还读过高中呢!

  小王班上有个学生特别优秀,表现好,学习棒。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学生的妈妈很年轻很漂亮,居然离异多年。小王去家访过后,那家长居然经常请他去家访;据说小王很快要请大家吃糖了!

  据有关人士考证,这些事都不是写的。

  岁月如梭,二三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他们将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这方土地上。他们培养的千万名农家子弟,正在祖国各地回报着社会。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调离了,但他们为这里孩子点燃的希望永远根植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边的很多叙述都像是传说,过去的学校,过去的路,很多早已成了记忆。他们基本上到了场镇所在的学校,当年稚气未脱的少男少女如今已两鬓微白,但久经磨砺的他们那颗爱心未变,那股英气犹在,那份激情犹存。哪个班难管,他们管;哪个班难上,他们上。有当着班主任还上两个班语文的,有担任管理人员还兼着10多节课的。

  他们依然是各个学校的顶梁柱。

  看看他们一天所做的事,听听他们一天所讲的话,我觉得自己的语言是贫乏的,不知道怎么叙写他们,只知道他们正用他们不竭的爱、无私的奉献呵护着孩子的未来,顾盼着百姓的明天。

【情系山乡散文】相关文章:

山乡四月雨如烟散文欣赏11-13

蒙山情散文11-09

殇情散文11-05

悠悠古泊情散文05-01

关于情醉的散文11-18

春去情相惜散文11-13

离合总关情散文11-05

淡的香美的情散文11-23

红尘陌路,情何难守散文11-08

慢慢绵山情散文欣赏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