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也说杨争光散文

时间:2021-05-18 15:33:0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也说杨争光散文

  第一次听到杨争光这个名字,大概是七八年前吧。那时我还在上大学,一位爱好文学创作的学兄名叫苗雨,他经常在我面前提起杨争光这个人,说他是目前国内文坛和影视圈的大腕,文采如何了得,声名如何煊赫,说是有机会要给我介绍认识一下。我调侃地说,看来你和杨争光关系挺熟呀。他说杨争光是他乾县老乡,经常见面呢。我说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他说不会吧,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电影《双旗镇刀客》总该看过吧,编剧就是杨争光。我说原来是他,挺厉害的。接着他又说,看过《老旦是一棵树》吗?我说看过这个小说,也看过这个电视剧。他说这也是杨争光的作品。他这么一说,我才忽然明白了,其实自己很早就看过杨争光的作品,只是没注意作者姓名罢了。

也说杨争光散文

  从那以后,杨争光进入了我的文学视野,我开始对他格外关注起来。经过进一步了解,我知道杨争光是当代著名小说家、影视剧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咱和人家的距离遥不可及,见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那时因了对文学的酷爱和对作家的尊崇,心里还是一直梦想着有机会能见识一下这位名家的风采。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搜寻杨争光的作品来阅读,想着万一哪一天真得见到杨争光先生也不至于无话可谈。

  杨争光的书市面上很少见到,只好到网上查找,后来在一个站上,搜索到他的电子小说集,读到了他的几篇脍炙人口中短篇,如《黑风景》、《黄尘》、《杂嘴子》、《棺材铺》、《公羊串门》等,虽然有些篇章残缺不全,错别字较多,但一口气读过还是挺过瘾,用一句陕西话说就是:美得很!当时,就在电子文集的留言板上不假思索地写下了这样两段感言:

  “杨争光就是杨争光,不是别人,他的作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种个性的味道只有他才有。杨争光不走寻常路,却走出了自己的天地;他喜欢剑走偏锋,却杀出了自己的江湖。他用其如椽的大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凄美的、苍凉的甚至贫瘠的关中风情画卷,他用他精致的刻刀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个善良的、淳朴的甚至自私的陕西农民形象。杨争光的根深扎于现实的土壤上,所以开出了美丽的花。

  杨争光的作品很‘诱人’!他的每一篇作品就如一碗地道的西安优质羊肉泡馍一样,很有味道,也很精道,耐咀嚼,让你只要尝上一口,就在也放不下,非要一口气吃完不可。他的作品真实、生动、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又不乏黑色的幽默感,叙述干净利洒,语言很有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对于杨争光我还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走遍了西安的大小书坊,都找不到他的书。有一天,我去拜访在《三秦都市报》工作的学兄苗雨,在他那里见到了杨争光的两本签名赠书,一本是《越活越明白》,另一本是《从两个蛋开始》,如获至宝,当即借回去看了。以前读到的杨争光作品基本上都是中短篇,虽然精巧细致,但总觉不过瘾,这次有幸读到他的两个长篇小说,终于有了酣畅淋漓的感觉。从那以后,我对杨争光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他是我所知道的也是最喜欢的写农村题材作品最真实最深刻的作家。我忽然感觉他离我很近,说不定有朝一日真能在大街上碰到呢。

  我真没想到有一天终于见到了杨争光先生。我清楚记得那天是2004年10月13日。那天,刚下班,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是他们西北大学桃园新区晚上7时有一场文学专题讲座,邀请的是著名小说家、影视剧作家,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争光先生。我一听非常高兴,连晚饭都没吃就乘车向目的地赶赴。

  讲座地点在西大新区的一个大阶梯会议室里。等我到场时,讲座刚开始不久,人满满的,我低着头猫着腰从门口进去,找了一个空位子坐下。我抬头向主席台定睛望去,只见四十多岁的男人,瘦瘦的脸,青青的胡茬,细细的眼睛,梗着细长的脖子,上身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衫。他的.身后的多媒体屏幕上写着专题讲座的名称《从“刀客”到“水浒”》。据说本次讲座是西北大学文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学术活动周之“新视角”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从讲座中我知道了杨争光虽然是陕西籍作家,但近几年一直在深圳发展,现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他早年通过写诗进入文坛,然后当编辑、写小说、编剧本,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名声扬遍长城内外。这次讲座他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创作经历、阅读经验还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他个人的文学观点。讲座从开始到结束,我一直听的很认真,因为杨争光先生的演讲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口才好,妙语连珠,普通话说的特别正宗(大多数陕西作家给人的印象是木讷、口拙、不会说普通话);二是为人亲切、随和、幽默,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给人感觉像邻家大哥在和你拉家常;三是观点独特新颖,发人深思,例如他提倡“阳光阅读”——即年轻人要读健康的书、有文采的书、感性趣的书等等。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杨争光先生宣布讲座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还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在座的听众都纷纷要求杨争光先生签名。主持人说杨老师近日身体不适恐怕不方便,但没想到杨先生自己竟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接着,听众都围了上去,一圈又一圈。

  机会难得,岂容错过!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大作家跟前。大部分人都拿着本子,而我什么也没拿,情急之下就从身上掏出了眼镜布递了上去。杨争光先生望了我一眼,嘿嘿一笑,在上面麻利地写下几个潇洒硬气的小字:“文学既可以怡情,亦可以赚钱,二者皆得最好!”

【也说杨争光散文】相关文章:

说网事散文欣赏11-05

挫折也很美丽散文11-27

寂寞也美丽初中散文02-02

堪折也不折散文11-15

时间也多物,空间也多知散文11-27

杨枝轻洒普散愁散文11-17

父爱也能如此细腻叙事散文11-20

为国争光的华侨和海外华人04-22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散文11-08

其实一个人也挺好散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