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到那柯里散文

时间:2021-05-18 13:25:4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初到那柯里散文

  五月一日,思茅的老知青箍箍、玉香远、冰花等驱车带我去那柯里。没去前心中充满了对这条茶马古道的好奇。

初到那柯里散文

  那柯里,是地名,在距宁洱县城十六公里、思茅(普洱)市区二十五公里的山中。其实,那柯里是茶马古道上行走马帮休息打顿的一个重要驿站。旧时,普洱(今宁洱)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从唐代开始,这儿就开通了这条与外界商贸交流、沟通的路线,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以崎岖山路为载体的民间商贸通道——茶马古道。古普洱府(宁洱)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茶马古道的拓展带来茶业的兴盛,马帮也成了促进普洱茶名扬天下的传递者。茶马古道有着独特的地域风光、民风民俗和文化差异。

  那柯里就是这条古道上的一颗珍珠。一条穿流而过的小山沟,清清的溪水常年流淌不息,驿站就在溪边的一个小坝内。有几幢吊脚楼顺溪而建,吃住设施一应俱全。进入驿站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块马跳石,距离四五米隔溪相望。据说当年马帮经过此地,茶马古道被山溪阻断,唯有马匹从这马跳石上跃过,故曰马跳石。从思茅、普洱出去的马帮经过马跳石就进入驿站休息,第二天便进入茶马古道,把普洱茶、磨黑盐等农副产品运往全国各地。从外面返乡的马帮在驿站休息后,第二天经过马跳石,把布匹等日用品运回家乡。

  我们一行经过马跳石,就来到了驿站。古色古香的风雨廊桥把小溪两岸连在了一起。因为当年马帮的马匹要经过马跳石,危险极大,常有马匹失足掉下山沟,给马帮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百姓的请命下,官府建造了这座风雨桥,从此,马帮不用再走马跳石了。在风雨桥那头,是一个硕大的水石磨,依靠引入溪水来带动石磨,磨米粉,磨豆浆,用以供应来往马帮客人的吃食需求。风雨桥这边,是驿站的马掌铺,是给马匹替换马掌的地方,炼铁炉、U字形的铁马掌、铁钉、铁锤都还在。让人不解的是,马掌铺里,有一个直径三米多的水车。建有一条水槽把溪水引过来,溪水带动着水车慢慢地旋转着。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水车是带动了风箱,为炼铁炉送风,使炉火更旺,加速铁块加热,提高制掌速度。有诗曰:水车拉风箱,韆锤打马掌。

  驿站有一位当地少数民族的老爷子,白发白须,红光满面。他看到我们远道而来,便拿出至今保存尚好的、当年马帮使用过的实物,热情地为我们一一介绍着。暗红色的牛皮包,照亮用的`马灯,斤斗有一斤的,也有五斤的,他告诉我们,马帮在这儿歇脚,要买米煮饭,当年没有秤,就用这斗量。经过交谈得知,这位老爷子年纪并不大,比我长两岁,是哥们。

  在驿站边,有一条通往丛林深处的古道。只见刻有苍劲有力的“茶马古道”几个大字的石碑侧后,古道石阶青绿斑斑,石块垫就的古道幽悠,直向山上伸去。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耳边仿佛又闻听到山间马帮的响铃声。这真是:茶马今不见,古道却犹在。曲径通幽处,卵石伴青苔。

  如今,那柯里不再是马帮歇脚的驿站,而是一个6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了,只是马跳石还在,马掌铺依旧。我们正要离开那柯里,突然听得一阵悦耳的乐曲声。寻音望去,这乐曲声是从一座乡村小学的操场上传来的,便想去看看。在校门口,看到的是“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那柯里希望小学”的校牌,作为一个重返第二故乡的上海老知青,一股亲近的暖流顿时从心中油然而升。校内操场上,身穿民族服装的人们载歌载舞,正在进行“第一届茶马古道乡村文化旅游节”的演出……

【初到那柯里散文】相关文章:

那地方那些花儿|散文11-19

叹那无知岁月散文11-19

难扑那约散文11-14

告别那青衫年少散文04-30

宋词《南柯子·十里青山远》赏析05-20

那年那地的月光散文04-30

柯氏-姓柯的名人-柯姓起名字-柯姓的起源与家谱07-23

那收稻的时节散文欣赏04-29

映山红里杜鹃啼散文11-12

围墙里的狗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