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柳池村散文
大荔县是渭南市的一个农业大县。说起农业大县,给人的印象便是农业发达,但经济不见得富裕。大荔县有一个柳池村不但经济富裕,文化建设也搞得不错,可谓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很值得广大农村干部去学习和借鉴。
11月23日,我与单位几个同事陪同新华社一名记者去大荔县采访荔民农资连锁店,来到了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半年前,我曾因筹备写一本关于“荔民模式”的专著到访过柳池村。然而这一次,我却有了更多新的发现和收获。
这次采访柳池村荔民农资连锁店,主要是为了让新华社记者深入了解“荔民模式”的实际运营情况。当我们在店长家的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身穿棕色皮夹克的身材高大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突然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店长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村委会主任马国平。店长给马主任介绍了我们,一听是新华社记者和荔民公司领导来到了柳池村,马主任满脸的喜悦之情,主动上前和我们一一握手。之后,大家全部落座,马主任就很自然随意的打开了“话匣子”。
马主任端坐在一个方凳上,一边用手用力地比划着,一边用浓重的大荔方言,给我们说起柳池村的情况。
柳池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一直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后,村子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运输业和养殖业,大多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柳池村又大胆创新,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为主导,发挥交通便利、村容整洁、村周边有水有湖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农家乐,为柳池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柳池村的发展变化虽然很大,但其过程也是相当艰辛的。前些年,柳池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家户户都有十几亩地,大面积种植苹果、桃子、梨子、李子,但是农业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产量和效益也不是很稳定。自从马国平上任村主任以后,一直在积极思考和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近年来,农家乐品牌在大荔县声名鹊起,于是他积极倡导柳池村村民在自己家里开办农家乐,以促进群众增收。但刚开始,村民的思想比较保守,都没人愿意办农家乐,说是柳池村距离县城1.5公里,估计没人会来这里消费。为了说服村民,他自己率先在村上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然后又极力说服自己的兄弟也开办农家乐。由于店面宽敞明亮、环境干净卫生、菜品也很富有特色,加上又很注意对外宣传,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生意很好。后来,村里其他村民也都慢慢尝试着办起了农家乐,直到今年村里共开了十六家,整体生意都不错,平均每户农家乐年收入在十万元左右。
马主任说,柳池村的经济能快速发展,农民得以致富,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当然也离不开荔民公司的帮助。这几年,国家政策不错,不但为农民免除了土地税,还支持农村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规模经济,群众的腰包都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好。当然,柳池村的经济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导,荔民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放心的农资产品和全方位、全天候的农技服务,保证了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促进了农民大幅度增产增收,也让很多城镇里的消费者吃上了绿色无公害的农副产品。柳池村现在的农家乐的`蔬菜都是从使用了荔民公司供应的农资产品的菜地里采摘的,其它的我们一律不要,那些顾客吃了都说口味好、口感好,和它地方的大饭店里的饭菜不一样。
马主任还说,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固然重要,但是文化建设也很重要。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整体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但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还是比较低下,这主要是农村的文化建设做得还不够。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农村的情况比较复杂和特殊,好多政策难以真正贯彻和落实。因此,做农村工作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村官,他们不但要不断吃透党和国家的政策,还要把这些政策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其实,农村的经济发展实际上不难搞,最难搞的是农村的文化建设。文化这个东西太抽象,而且成效难以及时显现出来。
当新华社记者问马主任是如何搞柳池村的文化建设的时候,马主任显得有些激动了。他说,我是三年前被推选为村主任的,我上台之后,一手抓农村经济,一手抓农村文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是基础,只有先把经济搞上去了,大家才能跟你去搞文化。这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村委会干部带头抓,柳池村的经济已经搞上去了,群众的腰包都鼓了起来。经济搞上去之后,文化不提高,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柳池村的发展思路是“文化引领经济,经济促进文化”。在柳池村的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有几个举措:一是,奖励大学生。从三年前开始,村上制订了一条奖励制度:凡是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都有奖励,一本奖励200元,二本奖励100元。奖金虽然不多,但是拿了奖金的家庭都很有荣誉感,很多家庭也都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连续三年村上出了16个大学生。二是,进行德育宣传。柳池村在农家乐门口设立了文化墙,上面用彩墨画了“二十四孝图”和“中国传统德育故事”,使村民从这些等中国传统故事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美德。连续三年,我们村有10多名“好媳妇”、“好婆婆”、“大孝子”脱颖而出,村里风气大变样,被誉为“当地社会稳定、村民和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马主任还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几年柳池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至于村民纠纷更是没有听说过。
问及柳池村未来的规划,马主任也是胸有成竹。他说:“将来土地流转之后,他有一个大的设想,就是打算在柳池村修建一个“中国孝文化博览园”,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让全省乃至全国的人过来参观。”他还说:“现在的农村娃娃越来越少,好多学校都合并了,下一步计划把柳池村废弃的校舍建成“同州书院”,让村民们有个读书学习、听讲座的地方……”
说到这里,马主任告诉我们,柳池村有一个“农民诗人”刘新成,他虽然念书不多,却一直喜欢写旧体诗,他的诗有白居易、杜甫的遗风。
正说着,从旁边过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的农民。他中等个头,瘦瘦的身材,皮肤黝黑,胡子拉碴,一脸朴实憨厚的笑容。马主任说,这就是他们柳池村的“农民诗人”刘新成,村上正在安排他修村史,他今天还特意带来了自己的诗作,你们看一看。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早年写过旧体诗词,对于这方面略有些研究,于是急忙凑上前去想看个究竟。我接过刘新成手里的一个牛皮纸封面的手写诗稿和一沓子白纸打印的诗稿,随意翻了一下,念了几首律诗,一下子怔住了——这几首律诗不论是平仄、韵律、还是对仗都很严格,诗句中还运用了不少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既不晦涩深奥,也不直白粗俗。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其貌不扬,裤腿上沾着不少泥点的“农民诗人”,心中不由得生起了一股崇敬之意。
大家的兴趣被马主任所讲的农村文化激发了起来,一致提议到村里好好参观一下。马主任立即起身,说现在就走。
在马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一起出了店长家的院子,从村巷一直走到了村子南边的正街上。沿着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我们向村子西边走去。走了不到几分钟,我们就看到了大路左边的一个占地约两三亩的平整宽敞的水泥广场。马主任用手指着说,那是柳池村的文化休闲广场。抬头望去,广场的最东边有一个贴了瓷砖的房子,上面写着“柳池村村民社区服务中心”,门口还有一个旗杆。广场上有四个篮球杆,还有一些健身器材。一部分空场地上晒着玉米,饱满匀称的玉米粒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金黄色的光芒,好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
当我们为这个农村并不多见的文化休闲广场惊叹时,马主任说,你们再看路右边这两条街道,这里全是我们村上的农家乐。顺着马主任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两条水泥街道,两旁全是统一的大瓦房,街道边上也全立着统一大小,统一编号的灯箱,上面写着农家乐的服务内容。走进一条街道后,我们就看到了马主任刚才所提到的门墙上“二十四孝图”和“中国传统德育故事”,还有“柳池村的由来”等等,全是画匠用彩墨在白底的墙上一笔笔画出来的,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引人入胜。我赶紧掏出相机,一一拍摄了下来。我们一边走一边看,马主任一边给我们做着讲解。最后,为了让我们看看农家乐的真实面貌,马主任带我们进了一家农家乐。走进大门,穿过一个砖瓦结构的门房,一座宽敞洁净的院落出现在我们面前,院里有石桌石凳,还有花草盆栽。正房是一座新式的二层洋楼,贴着光洁的瓷砖,装着铝合金门窗。走进去之后,客厅里摆放着几张圆桌,雪白的墙上挂着当地的名人字画,显出一种浓重的文化气息。
马主任说,现在是冬季,慢慢进入了淡季,夏天这里的客人是络绎不绝,连市县的领导也经常过来呢,今天上午你们就别走了,在这里品尝一下我们农家乐的特色。
我们由于还有采访任务,匆匆告别了。但是在半路上,马主任又打来电话说任务结束后一定要来这里吃饭。我们觉得盛情难却,在结束了许庄镇的采访任务之后,又打道回府去了柳池村,一桌香喷喷的农家饭早已准备妥当,吃得我们颊齿生香,胃里舒服,心里乐呵。
临走的时候,马主任说:“希望有一天,咱柳池能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两个‘排头兵’。一说起柳池,人人都举大拇指,那就好了……”
走进柳池村,让人兴奋不已;离开柳池村,让人依依不舍。我祝愿柳池村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的乡土中国能涌现出更多的“柳池村”。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走进柳池村散文】相关文章: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原文及赏析08-25
金明池·咏寒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4
柳风暖时雏鸭黄散文12-01
幽幽的夏村散文11-03
村后的杏园散文04-29
望你今夜走进我的梦散文11-19
春深几许独守一怀烟柳精美散文11-15
《柳》唐诗鉴赏02-07
柳原文及翻译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