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悟说起散文
悟,按字义是懂得了某个道理,或是获得了某种适合自己的观念。道理或观念有大有小,小的是不会引起过多的议论,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不会引起“拍砖”,直观的某种感悟小到不足为奇,说了,讨论,无足轻重,也没有什么意义,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如果是很大的概念,比如套上了“真理”等词,那就会引起麻烦。因为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肯定会引起不断的追问,越追问题会越多,追到后来会脱离原来的题目,忘记原来想说什么来着了,虽然有“剃刀”可以剃去不必要的次要问题,但是还是不免被“绕”的头昏,所以说“悟”是需要有点胆量的。“悟”代表了获得了智慧,进入了一个几乎无人能到达的极高层次。某些哲学观点认为悟在逻辑上说不通,特别是宗教意义上的“悟”,比如佛教所说的“悟”或者是“证”。在西方,哲学一词的词源就是爱智慧,智慧不是知识,只能不断的去追求,不可能完全获得,因为你时时刻刻受着感官的欺骗和干扰,一旦获得了智慧,那就说明你的感官已经对你基本不起什么作用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生命到了尽头,该下场了。佛教也是同样说法:悟,也就是意味着快进入“涅盘”了;最后就是“说不得”,受教义的影响,很多人相信悟道后的感觉不可言表,只能自己体验,这些见解足够让胆敢说“悟”的人小腿肚子筛糠。不过一个事物既然能够说出它的一面(“道”,智慧的不可知性),那么另一面(悟道的可能性)也肯定也能够被说出来的,不然已经被说出来的那一面也就不能为真。
先从“美诺悖论”说起,美诺对苏格拉底说:哎呀,苏格拉底,你这是在干吗呢,你说要去寻找不知道的东西,可是既然那个东西是你不认识的,就算你遇到了它,也认不出来啊,你还不是一样错过了那个东西?。希腊哲学家早就发现知识论中的这个难题,苏格拉底对这个“悖论”的描述是:一个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如果他所研究的是他已经知道了的东西,他就没有必要去研究;而如果他所研究的是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不能去研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所要研究的是什么。写它的柏拉图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都没有能够很成功的反驳这个悖论,可见这个悖论是个真正的难题,其实,这是一个所谓“多主体互知”的问题,会发展到无限制的追问下去,不可能有答案的。扯远了,回头来看,哲学家们往往总是被自己的太大目标所困住,始终在寻找终极真理和世界的本质,这就是美诺和苏格拉底问题中隐藏着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前提。那么多哲学家们几千年来的孜孜不倦的探讨和追求,派别林立,各说各有理,互相批驳。其实每个人对世界的疑惑是不尽相同的,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也就各不相同,如果再把信仰(不管是宗教信仰还是主义信仰)扯进来,那就更能让人晕的不知所措。在哲学家们的辩论里被称为“找”,佛教,或者说是宗教信仰者那里被称为“悟”的那个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哲学家们希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在隔着现象猜本质,或者说是找本质。本质在现象中是无法看到的,否则你看到的仍旧只是现象而已,即使碰巧猜对了,也无法证明是猜对了,但是哲学家们一直在不懈的思考,这就是找;虔诚的宗教信徒们则认为,世界的真相就是这样,是要靠自己但不断的修为才有可能彻底的认识它,这就是悟。找和悟面对的是同一个事物。
说到信仰,这里没有必要卷进主义信仰之间的互相攻击中去。还是逻辑和宗教信仰(也就是找和悟)有意思。
宗教信仰一再受到逻辑的责难,维特根斯坦是这样批驳宗教信仰的:神秘主义者(其实就是指宗教信仰)认为,有些深刻的真理(也就是一开始说的“悟”到的那个大道理)只有自己能够领会,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既然神秘主义说他已经领悟到了某个道理,那么我们可以追问,在他领悟到了什么东西是道理之前,又怎么知道该去寻这个道理,而不是别的东西?如果说他事先知道应该去寻找什么,就等于说本来就知道了那个道理。在说到神秘主义的直觉的时候,他用了一连串“追问”式的比喻,认为这是试图用自己的想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并打比方嘲笑道,这是为了使自己相信报纸上的话,而买了好几份同样的报纸。说老实话,维特根斯坦真是聪明,但是不难发现,他的这个责难跟上面说的“美诺悖论”的意思是一样的。必须承认,维特根斯坦在逻辑上面是不错的。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和美诺悖论一样,维特根斯坦似乎漏掉了点什么,有些概念是含糊不清的?就是他说的“道理”。不可否认,这个“道理”也正是哲学家们在思想的过程中试图用逻辑来证明的东西。和信徒们想悟世界的“道理”一样,哲学家们也对现实的世界充满疑惑,所以想找出其真实的面目来,他们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解释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思想的出发点,方法不同,哲学的派别才如此之多,他们都宣称自己的学说找到了世界的真谛;宗教信仰也同样,天主教认为世界的真谛是上帝,一切都可以归根到上帝那里;佛教认为世界是缘起性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悟了。同时是哲学家又是基督徒的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试图通过用逻辑严密的思维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不过我读这本小册子后却感到,他对上帝的证明不如他用魔鬼的骚扰来那么让人信服的证明“我思故我在”。老实说,他在沉思中对起重要作用的魔鬼是否存在,没有加以我们希望的论证,而是事先假定魔鬼是存在的,如果这个假定是假,不存在,那么他的论断也就没有可信的价值了。我们也同样可以认为,释迦牟尼在脱离苦行后,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他感觉的确有那么多的魔鬼来骚扰(释迦牟尼倒是解释了,这是“心魔”),在认识了魔鬼的作用并化解了魔鬼的骚扰后,彻底的悟道了,这和笛卡尔先生的缜密逻辑得出的结论没有什么差别。
逻辑的导引和推理是不可能一次将世界上所有可能的情况全部考虑进去,从而得出一个终极真理,如果真是这样,逻辑什么也证明不了,因为想证明的事物越大,矛盾就会越多。同样,现实世界里,人的需要和渴求是不能够用逻辑来证明的,就像围着一桌盛宴的一群人那样,满桌的菜没有一样是相同的,事先我们并不确定自己喜欢那一道菜,喜欢思考和求证的哲学家食客会在事先仔细的了解各种作料的配比,烹调方法对菜肴的影响,作用,和人的味觉系统的判断习惯等等,从而得出那一道菜是适合自己的;而其他人是在尝过了后才会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绝对不会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个菜,我们之所以会特别喜欢其中的某一道菜,是因为我们实现仔细研究过或亲口尝过了以后的结果。哲学家们通过思考寻找使自己疑惑的原因,确信自己的理论能够解释疑惑,从而给出自己的结论;同样面对世界充满疑惑,不知所措,有人选择了宗教信仰,因为他们感觉到这适合他们,能有效的解决心中的疑惑。当然也有人选择了无神论……可以看到,哲学家食客用缜密的逻辑证明某道菜好吃的结论不一定适合别人的口味;我们喜欢的某道菜用逻辑也是无法证明的,只是因为它适合我们的口味而已。
【从悟说起散文】相关文章:
说起雨散文04-29
从李健熙的低调说起名人故事04-02
物质从空间,空间从思想散文11-28
五年级语文从天气预报说起练习题07-13
往事从叶子的脉络里浮出散文赏析11-05
元曲《卖花声·悟世》赏析12-23
游悟真寺唐诗原文01-31
《品悟》读后感1000字09-01
元曲《双调·卖花声·悟世》05-25
从唐诗宋词里走来的鄱阳湖抒情散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