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的父亲散文
转眼间,父亲退休已快二十年了。
二十年,对一个人来说,不算短,只是这两年,父亲明显地老多了,头白基本上白完了。1998年父亲退休了,按常理,是该好好歇歇了,可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不服老的他,没有在家呆着,先后在几所私立学校重操旧业:教书。那段时间,无意中听母亲说,父亲的左手有时会不自主地发抖,大姐、二姐、小妹知道后,多次打电话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只是父亲还是老样子,对自己相当自信。前年“五一”,在二姐和我的陪伴下,父亲才同意去郑大一附院检查,当得知并无大碍时,一家人的心才放下。回来的路上,父亲仍然说,我说没事吧,你们非得来。
从去年开始,由于上了年纪,父亲很少吃硬东西了。想到此,我心中不由一动,记得《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一惧。”我想,每一个做儿女的,对于这句话,是不难理解的。
父亲,在我眼里,向来是温和不足而严厉有余。小时侯,我很怕他,虽然不曾打骂过我,现在,惟有敬重了。父亲阅历丰富,在湖北监利县烧过砖窑,在北京热力公司当过队长,在东北煤矿上也做过工,后来回到家开始教书,教了三十多年。父亲从最初的民办教师,到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高级教师,期间,他不知得到了多少荣誉。刚开始在集上小学,后来又到乡下,先后在杨庄等学校教语文,八几年回到集上初中。父亲办事认真,原则性很强,我以为,一种几乎终生的职业,必然铸成一个人明显的性格特点,在父亲身上是不难看到的。说真的,他对工作,可以说是扑下身子,父亲在乡下教书那几年,平日里很少回家,每次返校时,都是天不亮就上路,尽管父亲那几年没有手表,可他从没有迟到过,因为,在他心里有一块发条上得很紧的表。父亲讲课有个特点,就是大嗓门。在集上初中教书那些年,有时,母亲在学校外的田间劳作,就能听到父亲洪亮的声音。母亲为此也曾问过他,上个课,持那么大的劲干啥?我在地里干活都能听得到。父亲只是说习惯了。当然,付出总会有回报的,父亲所带的毕业班,每次都是全乡第一,单是他所教的语文来说,在县里也是数得着的。
父亲对工作极端负责。有一次,他不慎摔伤了腿,眼看着就要中招考试了,为了不影响他班学生的复习,他硬是一瘸一拐地拄着拐杖去给学生上课,校长和周围的同事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也无济于事。县教育局局长听说后,亲自带礼物到家里慰问父亲。虽说父亲对工作是满腔热忱,可对我们几个,却很少过问。记得我大姐读初中时,耳朵出了问题,开始也没有在意,后来,大姐疼痛难忍,父亲才带大姐去郑州看病。到了医院,医生问,你的孩子哪边耳朵有问题?父亲说不知道,医生仔细检查后说,你孩子的耳膜已穿孔,你是她什么人?父亲才感到事情的严重,低声说是她的父亲。医生一楞:“你是怎样做父亲的?孩子的病你一点也不知情!你不配做孩子的父亲!”当时,父亲的表情极为不自然,只是解释说,我是个教师,又是班主任,带的是毕业班……医生摇了摇头说:“如果发现及时,简单的中耳炎是不会发展到耳膜穿孔的,现在只有动手术了。”后来,大姐在郑州住了近一个月的院,手术也很成功,不过,每每提及此事,父亲的言语便充满了自责。
那几年,父亲带的是初三毕业班,每逢临近新年,他以前教过的学生纷纷从各地寄来了贺卡,以谢师恩。当时,好像叫做明信片,有风光的、书画的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在学校里,父亲每年收到的贺卡是最多的,为此,父亲也时常引以为荣了。不是么,付出了,多少有点回报了。也许,在当时,师生的关系是很融洽的,也很朴素。父亲每次进城办事都忘不了为他的学生买辅导书、课外书,有时我们姊妹几个都轮不上看。说心里话,父亲对待他的学生是无私的,甚至于有种慈父般的关爱。每到中考报志愿时,父亲没少为他的弟子们筹划献策,甚至于登门游说家长,因为,学生中有的适合报高中,有的适合报中专,有的适合报师范,如果志愿填报有问题,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说真的,很多学生都是在父亲的精心谋划下顺利考入理想的学校。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陈辉,家庭条件不太好,父亲对他是照顾有加,常对他说:“面对逆境,坦然面对。有顺境就会有逆境,战胜困难,人生会更精彩。”后来,也是在父亲的极力说服下,他如愿考入了油田技校。自那以后,他每年都寄来贺卡给父亲,父亲也时常写信鼓励,并赠言: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几年后,他被留校任教,再后来,他被提升为办公室主任。为了感谢父亲,前几年的春天,陈辉携妻子特意从外地驱车前来拜访了父亲。父亲每每提起他这位爱徒,都是一脸的`幸福。那天在宴席上,陈宗会在向父亲敬酒时,真诚地说了一句“时光易逝,春晖难忘”,让父亲感慨十分……今天想起,心里依然觉得暖暖的。
父亲平日里没事,喜欢写毛笔字,他的字有个性,就是楷书中带点隶书的味道。每逢过年时节,他都要为左邻右舍写春联,父亲每次都是认真对待,马虎不得。我家里的堂屋墙上,常贴有父亲写的条幅,印象深的是蒲松龄的对联,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还有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主要是激励我们几个,直到现在,仍念念不忘。父亲平素不吸烟,酒也很少沾,父亲喝酒容易上脸,哪怕是喝上那么一盅酒,脸也会红的。平日,我很少见到父亲猜枚划拳,如果实在推脱不掉,父亲只好拿出他的杀手锏,就是“敲杠子老虎”,当然,多数时,父亲只是为了凑个热闹而已。喝酒不行,周围便给父亲起了个绰号叫做“菜司令”。父亲在家也很少打牌,包括打麻将,更别说了,所以,我也继承了不少父亲的传统,就是不吸烟,不打牌,至于喝酒么,我感觉比父亲好点。
在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枚名为“粉笔生涯----献给教师节的贺卡”,卡片的内容是:长长的黑板前,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穿着蓝大褂的老教师,他左手拿着课本,右手背过身去,捏着粉笔,像是在沉思,在思考……这经典的定格,不就是父亲的形象么,每当看到它,我就不由得想起我的父亲。
我爱我的父亲,更愿我的父亲健康开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平安幸福……
【教书的父亲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鉴赏:父亲的味道11-20
关于父亲的爱的散文11-20
散文:父亲已老了11-20
写父亲的散文8篇12-07
父亲写的散文诗诗歌01-26
散文选读《父亲》导学案(苏教版选修)06-12
《不做教书匠》励志书籍07-31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