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之行的散文
我回家了,当汽车渐渐驶入这个夜郎的古镇,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吃过饭,我们一家去百草园游玩。父母和姐姐已经去过多次,而我还是第一次去。百草园离得不远,离家差不多两三公里的样子吧,也不需要坐车,我们就直接步行过去了。
到了东门,先看到的就是充满历史气息的老城墙,断断续续的,墙角的草儿精神抖擞的,像极了看守城门的士兵。这里的城墙跟我在正定看到的城墙是很不同的,正定的城墙用的是很大的石块,一块块都是规整的。而这里的石块打磨得没有那么光滑,表面还相当粗糙,也许是过去的技术原因吧。它们大小也不一致,不过还能看出每一块基本上都是方形,根据它们的形状,每一块都被巧妙地砌在一起。历史里东门的正门早已不见,现在只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圆形的拱门,我原想进入看一看,无奈家人好像没有这个打算,径直向前走了,我只好跟上去。过了东门接着往南边走进一条小巷,小巷里家家户户都挂着大红灯笼,有做生意的人家会在屋檐下挂起小旗,写着“酒”、“凉粉”等字样。郎岱的凉粉是出了名的,近到六枝县城里,远到四川这样的省外,都会有人慕名前来品尝。记得有一次上街,贵阳的游客向自己的朋友介绍说:“来尝哈,郎岱凉粉勒,特别好吃!”“来郎岱一定要吃凉粉,不吃就白来咯!”
走了几分钟,才从小巷里走出来,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是从里面往外走的,路的那头是一个石头砌成的大门,大概也得有十多米高吧。走出去,来到门前的广场上,又是别样的景象。在大门的左边,是一个池子,也不知这个池子在造假山时用的是什么石料,用的是什么涂料,竟使得这山不在画中,胜在画中;就连那假山旁边的小树,都仿佛是出自画家的手笔。明明是极好的艳阳天,这山望去好像就在雾里一般。那假山之间“笔墨”稍浅的地方,仿佛有一股清流倾泻下来,在“山腰”那里又汇成一潭,沿着山往下流走。可我走近了,确实没有看到水呀!可是,谁又能不被带到这画中去呢?我不禁感叹了,多了不起的杰作啊!小池边,是几个人的铜像,“七人称君子者,何也?《诗》曰:绿竹猗猗,有匪君子。”这是碑文上对郎岱七君子的介绍,剩下的内容,我也没有刻意去记了,单看这雕像便足以感受他们的风采。那铜像里,两位似乎比较年长的一位坐在石头上,两手叠放在拐杖上,看着这聚集到一处的人。另一位好像刚刚到来,正要加入他们的谈话中去,早有两位将一副卷轴打开,各立在卷轴两侧,还有一人将左手端起,右手指着碑文上的字,嘴唇微启,好像在轻轻念着碑文上的字。离得稍远的两位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各在一侧,右边的那位背起左手,右手似乎要去捋捋自己的胡须;他斜着头,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离开他们,沿着去往东山的路走看到一处岔口,我们就从那里进了百草园。
百草园里种着不少两米来高的小竹子,在铺着鹅卵石的曲径两旁用竹篱围着。许是叶儿太重,枝儿太细,竹子被压弯了,整齐地朝着一个方向。不知什么时候,这里引进了供游客乘坐的小车,小孩子最喜欢这样的小车了,花几块钱就能使用一个小时。继续往园里走,那边鹅卵石铺得就很有感觉,就着地势高低的层次,将各种颜色的鹅卵石分开,同一颜色的放置在同一个高度上。这真不得不让人想起以前曾经学过的课文《五彩池》,若真的再借助地势造几个小池,作为观赏我想效果绝对不会差。来到针灸馆的前面,看到了几个铜像,妇人把两只手揣在怀里,坐在一旁认真地听医生讲述自己的病情。医生两手叠放在右腿上端坐着,坐的是用竹子简单制作的竹椅,表情十分温和,正慢慢地说着什么,看来这医生也是性情温和之人,亦或是妇人的病并不是很严重。那端坐着的姿态,仿佛他自己就是一本医书,满怀着自信。妇人的身旁站着一位小姑娘,扎着两支小辫子,右手拿着一把蒲扇,左手微微抬起,顺着她左手伸出的方向看,原来地上还有一盆火,正熬着药呢!小姑娘一定是正在煮药,听到师傅说着妇人的病情,不觉间也入了迷吧,可不要把熬药的事儿给忘了哦!针灸馆的门柱用黄色的漆给漆上了,屋檐下挂着红色的灯笼,走近了,才发现就连窗户外面的框也花了不少心思。这儿没有使用那些金属制成的防护栏,而用上了以前的木框,细细想来,刚刚走过的小巷,每家每户楼上的窗,用的也是木框,这样的木框也只有在这样的古镇才能经常看到了吧。这样的框,以它奇特的造型,涂上那种我说不出来的,不知是什么颜色的涂料,散发着来自古镇历史的气息,我深深地呼吸着,感受到了它确实的存在,以至于现在稍稍回味,心里就会再次激起波澜,而那种感觉并没有驱使我再次前往,而是让我不断地去回味,回味……犹如上瘾一般。
过了针灸馆,在靠近竹林的地方,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那真是净得出奇的水,小溪的水在小石上面流着,在深浅不一的地方汇起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或是在遇到大的石块的时候,顺着石头的表面流去,再被轻轻的抛起来,使人看到的水显得更加干净。小溪旁有几株垂柳,那柔细的枝条像极了美人的发,水里摇曳着她们婀娜的身姿,就像是在小溪旁洗发的少女。逆着溪水流来的方向走去,大概五百米左右的地方,就来到了木城的入口处,这次我们依旧是从里往外走的,所以我们走到了木城外面。正对入口处,一座碉堡高高的耸立着,旁边是高高的“赵德昌像”。这真的是一座雕像了,大概有十米高,见他右手轻捋胡须,左手在腰间的位置扶住刀把,他那裤腿在风中微微向着一边飘起,这不由得让我觉得站在那儿的就是一个高大的人。稍稍走近了,可以看到他脸上和善的笑容,双眼温和的注视着前方,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
看完了这里,我们就要回去了,而园中还有一些地方是没有去到的,于是我们又折回去,为避免乏味,我们重新走了一条靠近公路的小路。这条小路不是用鹅卵石铺成的,用的是一块块石板,错落有致的铺在地上,石板之间生起了杂草,却也不是处处都有,只见这儿一小丛,那儿一小丛,走在上面,真有一种走在古道上的感觉。小路在小树林里弯弯曲曲的也不知道是要通往哪里,我也只管沿着它延伸的方向走去。就这么走着,耳边好像响起了一阵歌声,听仔细了,还真的是,我下意识的往东山望去,却发现歌声似乎不是从那里传来的,难道在其他地方?我正纳闷走着,就看见前面的小亭子里聚拢了许多人,歌声从人群里传出来,这样的山歌,只有山里的子民能听懂,才能从中琢磨出趣味。歌者以最简单的形式,只用一张嘴,不需要什么乐器,便将自己的歌婉转的唱出,唱的是祖辈代代传下的歌,也因为曲调的灵活多变,歌者可以往里面填自己的词,于是唱的'也是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歌是能够唱很少时间的,我看了一会儿又接着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种植区内了。
在路边会看到一些较低矮的小牌子,小牌子上写着所在区域内所种的草药的名字、功能,继续往里走,能够看到几个稻草人。那稻草人做的就如真人一般大小,那站着的,手里正拿着一把锄头,特别的是,那锄头落下的地方正是刚刚锄好的地方的边界,难不成这地还真是他锄的?那边还有两个稻草人,许是累了吧,两人正就着地面盘腿而作,有一个似乎觉得坐在地上不太舒服,在地上垫了个小草垛子。那盘着腿的,将竹筒里的水倒在杯子里,递给另一个人,那人似乎没注意到,只顾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了,任他举着那杯水。
从种植区出来,我们将要回家去了。父亲遇到自己的好友,两人便约着游玩去了,母亲和父亲友人的妻子不想再逛,便结伴回家,于是我和姐姐跟着母亲回家。来到东门,我还是抑制不住想要进去看一看的冲动,我跟母亲说了一声便独自一人进了东门。我没有从正门进,一来正门早已是破落了,那圆形的拱门显得矮小,我从旁边的台阶上去,城墙在那里断开,露出了一个口子。也许是上台阶有个斜度的缘故,我的头也不自觉地抬起来向上看,这时我才发现今天的天空竟然一朵云也没有,天空散发出梦幻般的蓝色。这蓝色的天空又不是只有一种颜色,这样的蓝,不似青海湖上空令人迷醉的、置身童话世界般的深蓝,在视野所到之处,天空调节着蓝色的深浅,在与白墙青瓦交接的地方过滤出一股淡淡的,参合着白色的蓝,仿佛天空有一副无形的过滤镜。我从旁边的小路走到后面去,发现真的是不枉此行了,尽头是曾经的土司府,陇榜土司的铜像在就土司府前面。他左手搭在椅子上,右手自然放于膝头,他那身披风从肩头披下,严肃的神情透出一股正直与霸气。府前的院子左侧是一个小戏台,过去也就是在这样的戏台上表演的吧,我仿佛能看见那过去的“演员”从戏台后的小门里出来,两边的伴乐班子正敲锣打鼓,台下看官正拍手称快。
可能是喜欢安静吧,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少的小院子,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由得在脑海里想象戏台开唱时的热闹场景。锣鼓声喧,陶醉于那婉转的曲调,只是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接着走,走过挂着红灯笼的屋檐下,走过铺着青石板的路面,我已然迷失在这个古镇的气息里了,然而,我又能怎样呢?我宁愿就这样迷醉在它的梦里,走过小路边上种着的竹林,便走到了路的尽头了,随着路边商人搭起的大红伞闯入我的眼里,我也被一下子惊醒了,过往的人、吆喝着的商贩、我,生活还要继续呢!但我还会回到它的梦里。
【百草园之行的散文】相关文章:
我的庐山之行作文03-14
书之行作文600字04-05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2-14
故宫之行初二作文11-22
大道之行也课文赏析04-04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赏析12-16
《大道之行也》的初二语文教案03-09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10-02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03-16
初二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