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散文
夜幕下的睡莲开始觉醒,它们纷纷挤出水缸,似乎在跟我们告别。
我是在走出养艺轩后才看到它们的。不舍得说出离别的话,只是默默地环顾四周,看着这个幽雅恬静的地方,再看看旁边慢慢走远的背影,心里暗暗祝福:一路平安!
在这个灯光昏暗的阁楼里,随处可见禅意几分。形状不一的木椅整齐地安放在右手边,墙上挂着放下的竹帘,跟刚才用餐的包厢一样,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长得很任性的盆栽,恣意爬上墙壁,把明媚的灯遮了一半。一排红灯笼被灯光映得发黄。高大的,精致的,圆形的,桶形的,半圆形的花盆们把二楼包围起来了,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自由地,我们才是不速之客。
我是在喝完最后一碗椰子汁西米露后才离席的。起身的片刻,隐隐有几分不舍。那个雅间除了有古色古香的桌椅,安祥慈和的白玉观音,古老悠久的老相机,还有楚楚动人的莲花屏风,以及十分考究的茶几。房间的每个角落里都有着十分精致而古朴的布局,有的是菩萨画像,有的是名人字画,还有各种印着佛语的茶杯,茶具。
如果不是肚子已经在抗议了,我还会细细再观察下去。
当我们一席人坐下后,发现桌上已经排放了一盘水果盘。这个水果盘是我们研究很久后才敢确定可以吃的。
长方形的白色大瓷盘却只放着一丁点的水果。一粒小蓝莓,一颗樱桃,一朵火龙果,一瓣橙,半粒葡萄。这些水果排得像一幅画,以致我们坐下后,迟迟不敢动手,不知道这是不是能吃。后来,经过一番询问后,得知这是餐前水果,便毫不客气地行动了。
我一开始拿的是筷子,却觉得有点不合适,后来才看到旁边有两根小小的叉子和汤勺。看看旁边,大家都用叉子在吃水果,我赶紧放下筷子。有点汗颜,这素食餐桌上的文化很深。
水果一转眼就被我们一扫而光。大家静候片刻后,终于上菜了。
第一道菜我最喜欢,是紫米布丁。方形的塑料杯里只看得到白色的布丁,如果不是那两片绿色的薄荷,它就像一块白玉豆腐,单是看着就够赏心悦目了。
这次,我学聪明了,换了根小汤勺。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这可口的布丁,越往下挖越能看到小小的紫薯。好好吃哟!如果都是这样的甜点,我也是可以满足的。
原以为,吃完甜品后,该上菜了。没想到第二道上来的还是一个一个的大盘子。脸盆大的盘子里,却只放着两小块炸菇,上面浇了点酱,炸菇旁边有摆着一瓣紫花,以花为起点,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圆圈下方有一小撮绿色的小菜,盘子的左端放了一朵火龙果。
分两口吃完了这道菜,只知道这菜是一幅画,却不知道画的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的菜越来越新奇,越来越精致。每次上来的盘子都不一样,花形的,圆形的,环形的,长方形的,不知道是在吃菜还是在吃盘子?似乎我对盘子更有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盘子比菜更漂亮。每个大大的盘子里面都只有那么一点点菜,什么薏米炸豆腐啦,辣椒炒菇啦,南瓜炖菇汤啦,咖喱炒饭啦,荷仁豆炒菇啦……每道菜几乎是一口下去就不见踪影了。就那道主食吃的时间最长,因为小米饭太硬啦,我们慢慢吃,才不会被咽着。
我最满意的是最后一道菜啦,一碗椰子汁西米露。这道菜的分量足些,需要喝上好几口才能把它喝光。说到底,我还是喜欢甜品。
在少林寺的晚餐,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们昨天跟着几位文友出去散心走过的几个地方,停留的时间最长的。
昨天是我第二次参加读书会的活动。这次能够全家一起出动,还要感谢活动的组织者炮兄。每周一次的文友交流活动,只限于游山玩水,无需交作业,不用考虑其他费用。我一开始,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不知道这样的活动到底是谁在策划,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昨天侧耳旁听后,终于明白了炮兄的无奈及初衷。平时要按步就班参加工作的他,没有时间参加作协组织的活动。他只能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乐山好水,在青山绿水之间访师问佛,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安排素食作晚餐的原因吧!让身体跟心灵一起放逐山水之间,远离俗世的尘嚣。
炮兄,是我们这些文学新人对他的亲切称呼,源于其他前辈对他的称呼,入乡随俗吧!
炮兄虽然在一些公开场合极少露脸,平日里却是最勤奋,最热心,最有收获的一位文学前辈。
发红包最大方,写杂文最大胆,报刊最常见的炮兄像极了武侠小说里那种行侠仗义的庄主。看他瘦长的身子,说他是大侠有点夸张。我只能说他是庄主吧!那种广纳贤才,乐善好施的庄主,专门做好事不留名的.大好人!
昨天我们去了七里庵、友邦创意园、少林寺三个地方。
这些年来,我们去过无数个地方的寺庙,却从没去过尼姑庵。当我到达七里庵,看到里面的住持是一位师太时,才突然醒悟:原来这就是尼姑庵。
这里的尼姑庵会不会就是以前的同事所说的那座过年时无处可去,后来借宿的地方呢?泉州的尼姑庵到底在哪里呢?这是一个搁置在我心头很久的问题。
这个地方并不大,稍微转一圈就走完了。在里面,我们看到了清末民国初书法家曾遒写的一幅石刻对联:德性能明当前即荡平世间;济人以道此地为方便法门。这幅对联就镶嵌在沧桑的石墙上,并不显眼。
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庵却是大有来头的。据说它是北宋景德年间宰相韩琦之线的出家之地。它始建于后唐的五代十国之期,扬名于北宋景德年间。
现在的七里庵还在重建当中,看到规模庞大的重建工程规划图,我相信再过不久,它必定会重焕光彩。
从庵里走出时,我还在思考刚才妙渡师父说的一句话:信佛者,进寺庙必定要焚香才显心诚。在这之前,我一直坚信,佛在心中,只要心中有佛,有没有焚香无所谓。现在听到她这么一说,占据心中多年的想法竟然有些动摇了。
第二站,我们去的是草邦大水库,又名友邦创意园。
这里是一个集游玩、健身的好去处。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美景外,还可以游泳、烧烤、钓鱼,是个适合亲子活动的休闲之地。
我们到达时,天色已经不早,却还是人声喧闹,到处一片热闹的场景。游泳池内只见大大小小的身影在水里如鱼般畅游;钓鱼区的人并不多见,但见钓鱼的人拿着长长的钓杆静静地坐着,等待鱼儿的上钩。水库很大也很深,并不见鱼儿的影子。听说这里有不少鱼,我们有点不相信。
尽管水库用铁丝网围起来了,并且贴有告示:水库水深,严禁游泳。但是,我们却看到有很多人开车到这里游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一些人爱冒险,拿生命开玩笑的做法!
我们沿着水库的周围绕了一大圈,沿途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前前后后,却也没有人走散。
逛完一圈后,我们就前往少林寺用餐了。
走累了,到达少林寺时天色已是全黑。我们走马观花一番后,便直奔养艺轩而去。
一顿用心别致的素食颠覆了我对素食的偏见。原来,平时吃惯了大鱼大肉的我们,其实内心深处,更渴望吃一顿无需饱,只需营养充分的素食,来清洗我们的肠胃。
经过昨日之后,我终于能够明白白落梅这么喜爱闲走山寺的原因了。原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们与佛的缘份,或许也就是一种冥冥之中注定的福气吧!
【人在旅途散文】相关文章:
人在旅途散文欣赏11-18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恋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阳台散文11-17
闲言碎语散文11-16
想你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