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零食散文
有一天,五岁的女儿好奇地问我:“爸爸,你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吗?”
我怔了一下,一时没有明白女儿的意思,看到她手里的薄脆饼干,恍然大悟。我慈爱地望着女儿,开玩笑地说:“当然有了,大白菜,萝卜,黄瓜,都是好吃的东西啊。”
想不到女儿俏皮地笑了:“那算什么好吃的呀,比如,可比克,呀!土豆……这些才是好吃的呢。”
说起童年的饮食,真的没有多少好吃的。不像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到了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让人们眼花缭乱,垂涎欲滴。那些五花八门的零食,不仅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也吊起了大人们的胃口。闲暇时,孩子们拿着零食快乐地跳,大人们吃着零食优雅地笑。但是,无论如何,大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确实算不上好吃的零食。
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我,童年时代几乎没有什么零食。小时候随着母亲和祖母下放到农村老家,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只有年迈的祖母在家照看我。有时候饿了,祖母只有拿块凉馍馍给我吃,或者温一下剩菜剩饭,让我填饱肚子。说心里话,不是祖母不疼爱我,而是家里实在没有钱买零食。父亲一个月三十多元钱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人。母亲挣的工分不够买粮食的,每到年底,家里还要拿出一部分钱向生产队“投资”。直到现在母亲还常常说,那时的日子,真是一分钱瓣成两半花都不够用。再说了,就是有钱也没有地方去买什么零食。那时候几个自然村才有一个供销合作社,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小商店。合作社里销售的大多是农民生活必须品。如煤油(晚上照明用),火柴(每天做饭生火用),还有盐、酱油、醋等,当时人们还不知味精为何物。供销社里偶然也有白糖、红糖之类的奢侈品供应,不过那些商品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买到的,必须凭“糖票”购买。
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的零食才会有一些。所以,我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只是那些零食大都是几家联合在一起自制的,比如,孩子们最爱吃的糖,就是自制的红薯糖。因为爱吃糖,大人们制作红薯糖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每年的腊月二十二、二十三,婶婶、大娘们会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今天给你家熬糖,明天给我家熬糖,不仅是那热闹气氛实在感染人,更主要的是嗅着空气中散布的`丝丝甜味,让人心里充满期待。我的老家在淮北大平原上,那里盛产红薯。红薯的产量很高,每亩最多能生产三、四千斤,在六、七十年代,红薯几乎就是农民的主食。红薯可以熬粥,可以蒸煮,可以切成薄片晒干磨成面粉做饼,也可以熬糖。只是红薯粥喝多了“醋心”,(胃酸过多),红薯块吃多了肚子“发胀”(不易消化),红薯面做的馍不仅黝黑难看,吃起来也因为有微微的苦味而难以下咽。只有红薯糖可软可硬,香甜可口,让人百食不厌。
制作红薯糖的过程也很简单。红薯削皮放在大锅中煮熟后,搅烂成泥,加入一些大麦芽进去,然后用沙布包好,挤出汁来,把红薯汁收集好再倒入锅中,以小火熬制即可。那红薯汁在锅里越来越粘稠,直至变成糊状,即成为“糖稀”,再稍微熬制片刻,倒在撒满炒面的案板上,冷却后即成为硬硬的“糖砣”。有了糖砣,就可以制成许多好吃的零食,比如,可以制作米花糖,炒面糖,甚至可以吹成“糖人”、“糖花”等。
还有一些油炸食品,也是过年时家家必做的。小时候,农民们常常种上一种黍类作物,其形状、大小、颜色极像小米,只是把它磨成面粉后,蒸出的窝窝头粘性很大。农民们一般不直接食用,而是把刚出锅的黍面窝窝头掺上芝麻,擀成薄薄的饼,切成手掌大小的菱形块,放在太阳下晒干。过年时,放在油锅里炸,就成了又香又甜又脆的“焦叶子”。
这些食品即是孩子们天天盼着吃的零食,也是家长待客的美味。过年时走亲访友,有时会作为礼物奉上。只是那时候没有五颜六色的塑料包装袋,为了干净整洁,农民们常常用废旧的报纸包装。
也许是童年的记忆难以抺去,也许是当时物质生活的极端贫乏,我常常想起童年时让人垂涎欲滴的零食。虽然这些零食在女儿的眼里,无论从色、味、形方面,还是从营养方面来讲,根本算不上好吃的东西了。
【闲话零食散文】相关文章:
秋收闲话散文三篇11-14
初中下册语文《闲话章太炎》ppt11-23
高中语文《翡冷翠山居闲话》ppt06-15
高二选修《翡冷翠山居闲话》导学案06-13
零食的作文400字03-23
春寒散文11-14
差距散文11-14
自救散文11-13
心灵散文11-12
无题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