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客乡味散文
忙碌于工作,习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往往忘却了下得厨房的手艺,借着休班之余,时间充足,做上几道老家菜,回味舌尖上的乡恋。
做菜,首先得挑选食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红葱,都得精挑细选。母亲是个传统老厨子,教了我很多做菜的知识,而挑选食材就是其中一技。买菜,对于我而言,超市或许是不二选择,新鲜又明码标价,不因几两菜争那两毛钱而唾液横飞,或多或少跟我的性格有关系吧。
自认为是饕客的吃货而言,甘肃美食称之为西北菜没有入围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实感叹惜。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走进甘肃时,只讲述了一碗牛肉面的故事,不管“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还是“二细三细毛细荞麦棱子等等”,对于家常菜而言,牛肉面过于讲究,且工序繁杂,没有几年的拉面功夫和汤汁手艺很难做出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所以舌尖上的美味——兰州牛肉面,很少在家里的餐桌上看到。
作为甘肃会宁人,吃西北菜长大的游子,不管八大菜系有多经典有多美味,都赶不上一碗浆水面的味道。
我甘肃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典型的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很多的美味食材,洋芋,小麦,荞麦,糜子等等,经过娴熟的烹饪技艺,一道道传统西北菜飘香四溢,无疑成了游子念家的味道。
后来居上的西北菜,其融合了川菜系的精髓,味道的融会贯通,形成西北菜独特风格,辣咸适中。(比如:酸烂肉,家常洋芋条,全家福……在此无需一一列举,饕客自会意味。)
对于我而言,家乡众多美味佳肴里,都莫过于一碗浆水面的喜爱情结。
浆水面,母亲有她独特的做法。食材选取上,秦安三伏天采摘的地角花,自家黄土地种的红葱、旱韭菜、芫荽,石磨压榨出的胡麻油,西芹莲花菜发酵出的浆水。而面选用自家种的'春小麦面粉,经过手擀面,娴熟的刀功切出四方四正的小面片、小鸟舌头、七花、疙瘩,节节等等。做饭就不一一介绍了,想必大多数人都做过,只是食材选取和做法上有所出入,不过这都忽略不计,无论再怎么改变,酸爽味依旧存在。
饺子,我们老家习惯称之为“扁食”更为贴切,与华北、东北乃至全国各地的饺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家乡的饺子选取食材,通常取漫山遍野上天赐予的野味“地软子”(学名地皮菜),再加上洋芋,富有地方特色的“地软饺子”不腻不燥,味淡酥香。虽在外游荡多年,终究没能接受其他地域的饺子,独独“单恋”家乡的味道。
儿时的记忆里,年关将近,每每冰雪消融之际,玩伴们三四相伴,去山野拾地软。一碗热乎乎的地软饺子只能在年三十的晚上吃到,如今,饺子成了家常便饭,地软饺子更不用说,虽然做法更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做,固有的地软味道不会改变,只是少了儿时的味道,却多了思乡的味道。
无论走哪,热衷于西北菜的我,在逐渐远去的时光里,慢慢追寻逝去的味道,一碗浆水面或是一碗地软扁食,那些散落在岁月长河里的味道,只能用文字慢慢的忆起……
【饕客乡味散文】相关文章:
《客中行》唐诗鉴赏02-01
泉下之客成语解释01-11
徒歌易水客全文05-02
杜甫《客至》赏析精选04-14
答客难课文赏析12-18
《客中作》唐诗鉴赏01-29
元曲《迎仙客·暮春》12-20
《信客》的教学设计11-29
《信客》人教版教学设计11-28
人教版《信客》教学设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