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跑旱船的艺术魅力散文

时间:2022-09-24 18:57:5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跑旱船的艺术魅力散文

  社会进入21世纪,各种艺术形式都在多层次、高速度地向前发展。特别是电影、电视、录象、智能手机等,给人们的精神需求拓宽了全新的视野。但是,这先进的艺术形式却取代不了民间原始形式之一的跑旱船(也叫彩船)。前者是阳春白雪,登大雅之堂;后者是下里巴人,却活跃在民间;看样子还大有长期“和平共处”之势。这是为什么呢?

跑旱船的艺术魅力散文

  一、跑旱船起源于劳动——历史悠久

  跑旱船(也叫玩彩船)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综观其他多种原始形式,经过长期的加工、改造、提高变化,已看不清起源于原始劳动的迹象。但是跑旱船却顽固地保留着解缆、撑船、荡桨、跑滩、卧潭等一系列船工劳作动作。虽经千百年的世事变化,且又经过艺术的夸张处理,仍没有改变其固有形式,并与劳动动作相去未远。可以这样追溯一下,史载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地壳经过了一次巨大的也是剧烈的大变动,山崩地陷,洪水迸发……在那冥冥洪荒之中,我们的祖先里,肯定有谁侥幸抱住了一节木头,而没被葬身汪洋—这使人发现水可载木、木可载人的秘密。于是就节木扩而大之,造成了如今叫做叫做“船”的这个东西。船,既救了人的性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船助人维系生命,开辟新的生活(例如打渔、载物)船这一物体便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甚至于顶礼膜拜。当然人就要把船的形象移于陆地,对它狂舞欢歌。以上若不是臆断,当属于船进入人类生活,成为人类崇拜船、喜爱船的历史渊源;船,成为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发端。当人们把船的形象移于陆地,对其狂舞欢歌,那种最初的照搬水上、船上动作的表现(还谈不上表演)形式,则可以尽情宣泄人们对船的感激之情,表达人们不再被水吞噬的祝福之意。那种动作形式理所当然地被人类一代一代承传下来,日渐演变为一种表演方式。

  不过,我们可以想见,那种完全自然主义的照搬,那种道地的“机械化”模仿的动作,也会使我们尚不明白艺术概念,还不懂得艺术欣赏的祖先感到索然无味了。但是,又淡化不了对船的感戴之情,于是便想着要加工和提高——配齐船上人物的形象,并使之固定下来,改狂呼乱叫为有声有韵的歌唱。同时学会简单的敷演故事,使船这一形式臻于完善。椐《太平广记》记载,至唐代,跑旱船已在民间盛行起来。这当然是与唐代文化高速发展分不开的。以上可算跑旱船的演变过程。正因为跑旱船起源于劳动,来源于人民生活,是民间具体劳动的再现,蕴涵着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中的喜怒哀乐,才使人们对跑旱船产生特殊的喜爱情感。尽管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不同,习俗各异,但是对旱船这一劳动形式的认识则是共通的。

  二、旱船内容与形式——高度谐和

  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但是,如果内容发生了变化,那么形式或迟或早都是要发生变化的。然而,旱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似乎“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它的形式自初步形成之日起,千百年来延续至今却没有改变。这表现在:!、固定的中心道具——船;2、固定的人物形象——艄公、艄婆、小姐、丫鬟;3、固定的体现范围——船上生活;4、固定的表演程序——解缆、撑篙、卧滩、跑潭……

  按照客观规律来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运动又是发展的,任何具体事物都要随着物质运动的规律去变化去发展;同时具体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随着变化和发展;内容与形式进行着自觉调整。那么,跑旱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为什么那样“顽固”,几千年不发生变化呢?那是因为跑旱船所赋予的内容——船歌——适合着这一固定形式;船歌这个灵活的内容与船达到了高度的谐和,以船的不变形式不断随着社会的前进滋生万千变化。跑旱船顽固不变的形式不被现代艺术形式挤垮,不被时代发展而淘汰,以至于与现代艺术形式和平共处,长期共存,正是活泼的内容——船歌——维系了它老而未衰的生命。船歌,就歌的形式上讲,在鄂西北这一带尤其是竹山县西部中心地带宝丰镇,主要是以地方约定俗成的腔调为主。

  唱腔板式有“五句子”“四句子”“四平腔”“数板”,还有五句子加梗插花的花腔板。现举例如下:

  [五句子]:“想唱船歌并不难/也不是扎花绣牡丹/扎花难配五彩线/船歌全凭留心眼/练成嘴巧舌头尖。”从此段看来,是以七字句为基础,为着词儿的顺口,有临时添字变格的现象,但它讲究声韵平仄,并且能够一韵到底,听起来很顺耳。

  再看[四句子]:“姐是山上一树梅/郎是喜鹊天上飞/喜鹊落在梅树上/石磙砸来也相偎”——和五句子一样一韵到底为常见。以七言诗一三五不论的,有,但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对船歌的接触是以“听”来欣赏的。唱得不押韵,既使听众有同韵中断感,也使唱者来词造成中阻。所以,一韵到底是船歌词的明显特点。另外,以七字句为基础的板式虽然听着简练明快,大凡反映比较复杂的内容就受到了局限,于是船歌便用它的数板来解决。

  [数板]:“你看这个小伙子/摸样是多阔气/手上戴手表/袖子高挽起/脚上的皮鞋檫得亮亮的/走上街他可真是二五二五的/再看他穿的啥/是上涤下也涤……”这种板式虽然口语化较重,但有反映事物灵活的优越性;文彩虽差,到底叙述详尽,人们也洗耳恭听。

  再一种就是“加花”唱法:“同治(那个)三年(你看)遭水(哟伙伙)淹(罗)/洪水(那个)淹(那)了(哇哈)半(那)半边天(那唉咳哟)/(台格色)咋了(喂)?(衣子呀呼罗咳伙咳)”——这样唱的目的是为着加重感情色彩,突出表现某一种情感。

  从宝丰船歌的板式看来和调子来听,总的倾向是唱腔都较为低沉,有忧郁、哭泣之声;其中仅四平腔还比较高亢。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劳动人民长期承受政治、经济、人生的压迫,心情压抑而造成的。但是,无论怎样说,船歌词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乃至社会意识形态更新而更新、发展、变化。虽然有所更新,但始终不变的宗旨是灵活的表现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在旧社会,上自皇帝老,下到老百姓;大自宫廷,小到家庭,无不是船歌词所反映的范围。到了新中国,上起中央政策,下到劳动作业,也无不是船歌表现的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船歌的歌唱者正是劳动群众扮演自己——最熟悉劳动群众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心声——很自然通过歌词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船歌宽泛的表现社会生活,热情的为人民群众代言,诚挚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这一灵活的深厚的内容,也正好是借助船、船上的动作——这一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船在总体形式不变的过程中,随时代变化、社会变化而变化着,分别属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船。可以这样认为:旱船在在古老社会里主要是与自然力抗争的船,是被奴役的船,是历尽苦难的船;而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则是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船;在改革开放以后,又是致力于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船,大奔小康的船;跑旱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就这样随着社会构成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以相对不变的形式和灵活的内容而常演常新。

  三、旱船美得质朴——雅俗共赏

  劳动创造了艺术,民间艺术则从劳动中来得更直接;在艺术实践中闪耀着美的光环。任何艺术形式本身并不具备阶级性,但是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艺术形式便被各个阶级、阶层有选折的利用,同时赋予本阶级的政治的内容,赋予不同的审美观照点。高雅的艺术形式步入上流社会有闲阶级,直到进入宫廷;而俚俗的艺术形式始终保持着它的质朴美,广泛的活跃在民间。并不以上流社会瞧它不起,不能步入大雅之堂而被淘汰,或自行消亡。跑旱船之所以历久而不衰,正是它的质朴美适应着劳动群众的审美习惯。这首先表现在劳动群众对跑旱船的亲切之感。之所以使劳动群众感到亲切,正是因为跑旱船直接来自于劳动生活,旱船上的人物正是劳动群众自己表现自己——艺术的模仿——重现劳动的艰辛历程,勾起观众对自己劳动生活的回味,以及对生活的憧憬。这种感情是与上流社会的艺术形式相比较而产生的。上流社会的艺术形式旨在歌颂皇权,轻歌曼舞,掩盖着丑恶的社会现实,粉饰着虚伪的太平,维护着封建统治和剥削。

  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表现人物,而在上流社会欣赏的艺术形式中,不是绝对地把劳动群众排斥在外,就是把劳动群众的形象纳入被奴役、被作弄、被藐视、被嘲笑的境地。这就形成了劳动群众对高雅艺术形式的距离感。跑旱船则反其道而行之,在这里“坐”船的达官贵人和千金小姐的境地往往很尴尬,成为劳动人民嘲笑的对象。这时,劳动群众最为开心,弥补了被有闲阶级戏弄、嘲笑——在心理上造成的缺憾。

  跑旱船之所以使劳动群众感到亲切,是它在船歌这一广博的内容上一反了文人骚客的文字游戏和堆砌华丽辞藻的癖好。船歌词形式整齐,板式简明;比喻来自日常生活,既讲究押韵,又明白如话。诚可谓顺口顺耳。妇儒老幼,一闻即知,一听就懂。绝对没有久久揣摩其词义如何之苦,更没有动笔诠释之劳——这,在旧社会劳动群众普遍无权接受文化教育的情况下,艺术性形式通俗易懂无疑是最适合的。即使到了全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人们对艺术欣赏、鉴赏的水平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所以,对当今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审美要求,也是适合的。

  从艺术本身上来讲,跑旱船这种艺术形式不象其他的艺术样式那样严格的受着时空的制约。就拿本人所攻的艺术专业戏曲艺术来说,戏一开台,戏剧环境就是高度控制着的时间和空间;戏剧情境的展现,十年八年乃至上百年的故事流动,最长也不许超过三个小时之内而定时完成。跑旱船的生活真实空间是在江河湖海之中,真实生活的时间也应以一次劳动时间的长度为截断点。但是,“船”成为艺术形式以后,生活真实的时间和空间就“意移”在村院、街道上,无处不允许它的艺术空间的流动;它的时间几乎没有限制,船划到哪里算哪里,歌儿唱到哪里算哪里;角色的扮演,也随着每到一处自然环境(具体到每家每户门前)的变更,歌词的表达的内容和情境也可自由的“化入”或“化出”。

  除此,跑旱船还有经济、简便、易行的特点。它不需要象其他艺术形式那样的精心的准备和豪华的布置,更不需提前兴师动众的张罗——也正适合了劳动群众的经济条件。一捆麻杆,几根山竹,乃至几张纸,用颜料稍事点染即成。这种经济简便的艺术形式就是到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今天,本着既要节省开支,又要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前提,仍可以发挥其娱乐性、趣味性、教化性。

  总上所述,跑旱船确实美得质朴。一叶轻舟,几个人物,一套锣鼓就可热闹几个村,红火一个镇,沸腾一座城。城市、乡村,无处不是他可涉足的场地,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送来无尽的欢乐!

【跑旱船的艺术魅力散文】相关文章:

艺术的魅力01-28

戏曲的艺术魅力09-17

生肖艺术的魅力04-13

鲁迅雪散文的艺术特色11-16

关于艺术的抒情散文(精选10篇)09-16

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后世影响论文10-12

魅力07-18

魅力07-13

魅力07-13

经典的魅力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