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再谒卧龙岗随笔散文

时间:2021-05-08 14:43:57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再谒卧龙岗随笔散文

  深秋时节,我又一次拜谒了卧龙岗。秋天灿烂的阳光里,卧龙岗上的山门格外出眼,更显得庄重;那红色的围墙,微微泛着黄色,远远看去,龙盘虎踞,气势轩宏。

再谒卧龙岗随笔散文

  今天颇显繁华的卧龙岗,在明朝以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长岗逶迤,郁郁葱葱。汉朝末年,诸葛亮从山东迁徙来到中原,依岗临河,选择了长岗的边缘隐居躬耕。后人拜谒武侯祠,感叹一代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社稷呕心沥血,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今天,武侯祠的院子里到处都是碑刻和匾额。其书法,大气端庄有之,清秀雅致亦有之。浏览精美的书法,欣赏古人的提顿运势,是每一次游览武侯祠最惬意的事情。

  前殿宽畅的堂檐下,挂满了匾额。隐居求志、舜业尹功、雷雨经纶、抱膝长啸、帝臣王佐,每一块匾额,当然都少不了歌功颂德,都少不了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崇拜。那些匾额的书法,风格大方,气势夺人,远看赫然在目,近观震撼人心,令人肃然。后院南墙上,清朝顾槐的两幅狂草对联格外引人注目。“笔底游龙惊藻思,云间海鹤拟清标”,“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那书法,潇洒,刚劲,狂不失法,精妙绝伦;那对联,文采熠熠,绝对的大手笔。想那个顾槐,应该不属于三公九卿,也不是当世名儒,奇才被埋没于乡野,实在令人感叹!其人当年游卧龙岗,瞻仰诸葛亮故居,不为自己的遭遇而叹息,不伤时,不矫情,其心胸宽阔,放达;缅怀诸葛先生,得闲适雅趣,用强健有力的书法,书神来之联,其人,其心,与庄周,陶渊明,有得一比,正所谓大隐隐于市。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刻石,堪称一代书法精品。至于郑板桥到没到过卧龙岗,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卧龙岗上的.“难得糊涂”刻石,用笔更自然,更生动。其藏巧于拙,带着苍劲和骨力,已经到了美的极致。和别的地方“难得糊涂”刻石相比,它更有神采,更像是郑板桥。

  武侯祠里的楷书刻石,在人们重绮靡,不重功夫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在院里的笔廊上,镶嵌着一排排石刻,其中楷书占十之八九。那些楷书,极具功力,法度森严,颜柳欧赵,钟王虞褚,这里都有影子,都有传承。那些楷书笔迹,带着镌刻的效果,可谓直木曲铁,钢筋铁骨,看不出丝毫的做作。看了这些刻石,你才知道书法为什么是国粹,才知道中华民族真正的精神!

  每逢国家危亡时期,卧龙岗是人们向往崇敬的地方。前殿北厢碑廊,镶嵌着岳武穆书写的前后《出师表》和“还我河山”刻石。根据石刻文字记载,这是岳飞行军路过此地,夜宿武侯祠时所书。那《出师表》书法,气势壮观,骨力遒劲,大有气壮山河的精神。开始,那书法苍劲豪迈,如蛟龙出海,一派豪气,直贯长虹。到了后面,虽然书体从行草转为狂草,但用笔气势稍有收敛,字写得小些,却更刚劲,更壮观。纵观全书,其忠臣孝子的忠诚和大气跃然纸上。笔画俯仰之间,浓淡疏密之际,分间布白之中,有着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有着对国家命运的焦虑和忧心,还有堂堂七尺男儿的英雄本色。很可惜,那碑刻被镶嵌在钢化玻璃里,无法拍照,实在令人遗憾!在大门口北侧,还有一通菱形石碑。那石碑,镌刻着于右任先生的草书。正面的碑文是“新唐抗战胜利碑”,两侧的碑文分别是:“河南全省教育界为孙总司令连仲、汤总司令恩伯敬立”,“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三原于右任书”。于老书法风格优美流畅,这碑文,笔迹格外放达,格外顺畅舒展,于老书写碑文的时候,分明带着喜悦,带着打胜仗的兴奋。

【再谒卧龙岗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下辈子,再爱散文11-28

梦见散文随笔05-21

爱情散文随笔01-21

关于散文随笔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随笔08-24

人生桥梁散文随笔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随笔11-03

《谒山》唐诗赏析01-26

谒金门宋词赏析05-17

大湾里散文随笔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