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是一个老师散文
一
在江苏教育界,还有谁不知道周德藩老师呢?
从更大范围说,在整个教育界,周德藩老师也是声望远播的
二十年多前,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的周德藩率先在江苏倡导素质教育。然后,素质教育理念成为国家意志,并在全国全面铺开。可以这样说,江苏基础教育能走在全国的前列,这其中凝结着他的智慧,闪烁着他思想的火花。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使周德藩在全国产生了影响。而且,他的这种影响力直到现在仍然在产生着重要作用。
周德藩的头衔非常多,原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省政协科教文卫原副主任、江苏教育学院院长;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科学育儿社会服务援助系统早期教育专家,国家“十五”课题“科学教育——开发少儿潜能”课题组组长。
但周德藩的第一身份就是教师。1963年,他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物理系,从1963年到1983年,他在南京市二十九中学历任物理教师、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直到去南京市教育局任副局长前,都还一直站在讲台上执教。
现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这个一直醉心于教师角色身份的前辈,重又站在各种讲台前,试图以撕开教育一角的方式,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为语文教学奔走与呼喊。
2000年,我在张家港高级中学任教期间,周德藩老师曾到这一家学校讲学。我因此能够第一次亲聆先生的教诲。其后,便有意研究了周德藩老师的很多文章,对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论,也给予了非常深切的关注。
2008年,我有幸与周德藩老师相识,且从此与周老师有了深刻的接触。
从第一天相识起,我就称呼他为周老师。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定位自己是他的学生。我视与他的每一次接触是我向他拜师学习的机会。
我们的接触是深刻的,因为,几乎每一次,我们都是在谈论教育中度过的。
我们相约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广州路的一家离周老师比较近的茶座里。每一次,我们聊上两三个小时。那里虽然是个茶吧,但来的客人并不多。所以,我们竟然能在南京这个闹市里找到一个非常僻静的所在。侍应生与侍应小姐来为我们加茶水、送水果的时候,也都步履无声。有一次,我们在聊着,外面下起了雨。在室内,我们竟然还能听到南京的雨声。
每一次,我都带着小电脑,只要话匣子一打开,我就立即打开电脑里的录音设备,将周老师关于教育的每一句话都录下来。
还有谁能有这样的机会受一位教育家的亲炙呢?我认为,这是我的教育人生的大幸。
在这样的接触中,我觉得,周老师首先是个认真而又特别守时的人。几乎每一次,他都是第一个到,然后,安静地坐在沙发里等我们。所以,后来再有约,我不管怎么说,都要抢先到才成。
说起周老师的认真与守时,就让我想起2009年元旦假期过后的一件事。我在2008年年底接受了家乡兴化市教育部门的委托,请周老师到我们家乡讲学,时间就定在是2009年1月4日下午。我试着与周老师讲了这件事,没想到,周老师一口答应了我的请求。
过了元旦,我于3日晚上打电话给周老师,约定明日一早赴兴化。
这个时候,我的心是非常忐忑的。因为周老师是个大忙人,请他讲学的地方多,他要参观考察的事务也多。再加上其时,他的家事也多。我非常担心第二天他无法去兴化。如果是这样,我就真的不好向家乡父老交代了。
电话打通了,没人接。我放下电话,心里非常不安。幸好,很快周老师打回了电话,说,广平,明天上午七点钟,我们在南京师大门口出发。风雨无阻!
我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第二天,仍然是周老师先到了南师大门口。还真被周老师说中了,那天,下着雨。我到的时候刚好是七点,周老师正拨通了我的电话,说他在南师大门口等我。在冬雨中,我看见周老师站在车外,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四处张望着找我……
二
在那个小茶馆里,我们谈得比较多的话题有很多,有新课改的问题,有要不要取消高考的问题,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问题,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问题。大多是切近教育部的政策以及当时敏感的与热点的问题。
这些话题,当时,我觉得对我帮助特别大。因为,我当时正做着一家教育周报的执行主编。每当谈话结束,我们就都会推出一个专版或专题出来。这一来,受益的当然就是媒体与读者。
然而,我们谈得最多的,竟然是语文教学,是关于识字与阅读教学的“科学认读”课题。
谈起语文,周老师便强调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他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当代语文教学并对语文教学作出价值判断的。
他说,之所以强调是“局外人”,是想努力获取一种“旁观者清”的清醒。
周老师是物理教师出身,但正因此,精确与逻辑缜密便形成了他一贯的思维品质。
其实,对于语文教学,周老师不光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在“看”或“观”,更重要的,他一直在做。十几年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一个叫做“科学认读”的教育部部长基金课题。
为什么做这个课题,周老师告诉我,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开展“阅读挑战运动”,要求美国孩子小学三年级结束前就能够自主阅读。这使周老师一下陷入了沉思,美国的孩子可以在八岁实现自主阅读,那么,我们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就达不到这样的目标呢?
而且,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一直在“少、慢、差、费”的低谷中徘徊呢?
我们的语文教育,怎么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突破呢?
为此,周老师将目光投射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回思百年语文的发展历程,周老师得出的结论是令人震惊的:第一、百年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母语出现了感情上的偏差,认为汉字难学难认,甚至有人要消灭汉字;第二,人们对汉字的认读及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偏颇的观点。就第二点,周老师说,汉字是图形文字,孩子要认读汉字,需要具备图形识别能力,而这种能力孩子在6个月大时就开始形成了。因为从生理发展规律来说,一般说来,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够进行简单发音了。正常的3岁左右的儿童便已经能将符号与事物联系起来并能够掌握、理解该文字符号。只不过书写要远远滞后于认读与听说。比如,那些经常光顾或经过麦当劳餐厅的孩子,一般很早就会认读写在一起的“麦当劳”三个字,而不屯定能及时、准确认读分开写的这三个字。周老师还从泰州麻将文化发达这个角度发现,一个孩子,能准确认出“东、南、西、北、中”几个字。由此,周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一个观点:“小小麻将牌,内有大文章。”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可是,周老师指出,很多人不承认这一点,也无视小孩子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其实已经具备了汉字认读的一切条件,都在片面强调小孩子不能过早进入认读汉字的状态,甚至明文规定,在幼儿园不准进行汉字的认读教学。
也就是说,周老师认为,要形成语文的突破,一是从语文本身寻求办法,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情境角度寻找突破的路径。
周老师集中研究了中国当代三大著名的识字教学流派,即张田若的集中识字教学、斯霞的分散识字教学及“注提识字法”(即“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法),然后,博采众长,转益多师,提出了科学认读的实验方法。
科学认读实验,简而言之,就是重视孩子认读的情境作用,通过情境,有效地促进孩子进行科学认读与识记,从而有效积累,实现飞跃。
现在,通过十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周老师告诉我,他现在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中国的孩子也完全可以在八岁实现自主阅读。
不仅如此,他还欣喜地看到,在科学认读实验学校,由于孩子们在八岁实现了自主阅读,因而引发了后续的语文教学的积极的变化。
这样一个教育家,长期十年,专注于科学认读实验,用琅琅读书声为母语疗伤,但他却常常自称自己是一个语文教育的“局外人”。
十年的科学认读实验基本上证实了周德藩老师当初假设的正确性:通过幼儿园3年的辅导,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认读上千个汉字,个别孩子能够认读2000个左右。更可喜的是,这些孩子普遍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很多孩子由此产生了阅读的冲动,并在家庭与幼儿园里形成了阅读的良性互动。不仅如此,科学认读还使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其他未经实验培训的幼儿更为出色。
继而,周老师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对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起点进行重新调整,对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新的更合乎科学的定位,同时,在科学认读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有序地进行识字教学,那么,到小学二年级结束时,扫除阅读障碍,实现自主阅读,是很容易做到的。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证是无锡市荡口幼儿园与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的成功实验。无锡市荡口小学2008级(4)班毕业生所取得的成绩是:他们的阅读量都已经超过了350万字,有了深切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且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在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方面,也已经达到了同龄孩子难以抵达的境界,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功力已经真正形成并成功辐射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创造发明之中。
当学生带着2500左右的识字量与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科学认读素养进入三年级乃至更高的年级时,势必对此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把孩子八岁就实现自主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阶段,那么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必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周老师把它称作第二阶段。语文教学也就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变革,三年级至六年级阶段,则进入大量阅读、自由阅读、专题阅读及经典诵读阶段。这也就是所谓“深度阅读”。如是,孩子们在小学毕业时就一定会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更高层次的科学认读素养,从而为进入初级中学的语文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母语基础,形成中学阶段科学认读和语文学习的新起点。
当然,继之而来的问题是,科学认读在小学全面实施并产生积极的成果之后,对初中语文教学就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新定位问题。初中语文教学的真正起点在哪里,有无必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寻求一个新的逻辑起点,从科学认读理论与实践的视域看,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周德藩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在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初中生的研究性阅读,从而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完美的对接。这便是语文教学的第三阶段。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学完全可以直接与我们目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整合,甚至可以实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超越。
当然,这里也就势必带来关于课程体系与现代学制变革的思考与要求,兼且对语文教师的素养和入职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看来是科学认读以外的话题,然而,既然问题已经随之而来,则我们大概便不得不对现行的语文教学、现代课程体系以及基础教育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
所以,科学认读的意义绝不在于只是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汉字,科学认读的价值在于:随着科学认读的普及与推广,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积极的变化。这一积极变化之后,语文教学也势必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的格局。那样的格局,将是一个充满了文化自信与文化愉悦的新局面。在这一局面之下,人们对汉语的认识,对母语的感情,也必将呈现一种新的面貌。在此情形下,过去那种对母语的情感方式与教育方式,势必会得到根本的改观。
科学认读将从文化角度矫正人们的汉语文化情结,改变人们不良的母语心态。由此,新格局之下,科学认读必将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语言,重新审视过去我们对汉语进行判断与认知的参照系。更为乐观的情形还有:人们将形成汉语认知方面的新的价值观体系,汉语之美将更为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文化将真正走向世界。
如果科学认读实验的目标真正得到实现,科学认读的三个阶段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完全的实施,那么,它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汉字认读本身的革命。科学认读,将撕开中国教育的一个角,将会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将会引发我们的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育行为方式、现代学制、基础教育结构等重大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对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这就是一个语文的“局外人”的语文事业。
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语文事业啊!
我由此深度介入了科学认读课题。对周老师经常说起的两个学校——无锡市荡口小学和高港实验小学,我进行了几十次采访,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最后,作为这一采访的成果,我出了两本书:《打开教育一角——8岁孩子学会阅读的奥秘》和《聆听母亲心声——小学生走向深度阅读的路径》。两本书均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一个语文课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
之所以写这两本书,完全是因为我为周老师那种为教育奔走的精神感动,为周老师对百年语文的历史反思所折服。
也是在写完这两本书之后,我对科学认读课题实验中为什么没有在课堂建模方面做出努力有了彻悟:科学认读所要求的,正是形成语文教学的一种完全开放的格局,将我们身边的所有信息与情境,都作为我们的语文环境。如此开放的格局,如果用一种所谓的“课堂模式”来限制,便完全违背了科学认读实验的初衷。
这是一种多么美丽的语文事业啊!
然而,这样一个美丽的语文事业,却由一个“局外人”、一个物理教师出身的人完成的。
更让人感动的是,现在,应该是周老师自己应该颐养天年的时间啊!
这让我想起人们常说起的情形:当年,在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期间,作为一个厅级官员,周德藩走遍了江苏的99个县区,仅在基层学校检查学生的作文本就超过2万本。这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人打破的记录。
现在的情形则是,从2000年到现在,从省厅领导位置上退下来后,周老师为了科学认读,不停地奔走在江苏的乡村和城市。在幼儿园,他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在小学,他弯下腰和孩子说话。对语文教师,他促膝谈心,面对面交流;对学校领导,他语意谆谆,寄望甚厚。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用科学认读的课题成果,在更大的范围与区域里,改良中国语文,撕开教育一角,实现教育的真正飞跃。
这种在城乡奔走、不辞辛劳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理想,很容易让人们想起一个人——陶行知先生。
“他们两个人,真的很像。”《现代快报》一个记者感叹地说。
在南京,我为自己能够参与周老师的工作而自豪,为自己在人到中年,能拥有这样的老师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