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裹粽子散文
太太姓黄,60岁了还被称作小黄。
小黄做事认真,绝对是老板喜欢的那种:只干活不出声。不出声致使默默无闻。这一生,唯一让她有点名声的还是沾了裹粽子的光。
小黄裹的是上海标准三角肉粽,样子好,味道更好。说起学裹粽子,更是显出她的母子情深。儿子出生在上海,从小喜好自家裹的肉粽。后来珠海读书,仍惦着上海的肉粽。对于外卖的尤其是广东松散枕头粽不屑一顾。为了儿子,小黄不声不响地有了计划:春节探亲回上海,特地买了糯米,利用家里存下的旧粽叶,一招一式地向母亲学起了裹粽子。大冬天,手凉脚冻的操灯夜战,同时学的还有两位,每每总是小黄最后一个下火线。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黄终于学成归来,在异地有模有样地裹起了上海的肉粽。而那两位学裹粽子的“同学”却半途而废,至今尚未毕业。
人们并不关心小黄裹粽子的历史,关心的是粽子本身。科室里的女同事无意间吃到了小黄裹的肉粽,赞不绝口。于是,每逢端午节前夕(那时端午没有节假),科室里六位女同事攻守同盟:事先买好了原材料,让小黄一连两天躲在家里裹粽子,若有别的科室要找小黄,一律回答外出开会。下班时,女同事都跑来取粽子。这种同盟竟然默契了十年之久。
余市长当时兼机场领导,机场林书记的太太又是与小黄一个科室,肉粽就通过林书记传到了余市长的嘴里。一次员工大会谈起工作态度问题,余市长竟然将小黄的粽子作为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典型进行表扬。数年后他来上海我告诉说,太太裹粽子利用的是工作时间,本该批评。余市长说,我是冲这做事的认真劲和优质产品来说话的.。这一下小黄在机场出了名。机务的小伙子们私下猜测,这漂亮的粽子该是漂亮女孩子的杰作吧?故四下打探。有熟悉情况的人告诉他们:人家都是大妈级别了,死了这条心吧!
小黄退休回了上海。当年为了儿子学裹粽子,现如今儿子也不吃粽子了,这叫小黄挺失落。好在还有亲友喜好这一口,所以年年端午照例少不了裹粽子。近些年,居委会端午组织裹粽子,小黄便是主力军。她裹的粽子样子扎实好看,吃口细腻清香,来她摊位买的人排成队。谁知事后居委会领导找小黄谈话,说有人反映小黄的粽子肉搁多了,居委会总要留点收益吧,下次少放点。小黄委屈道:我按规定放的肉,粽子总要裹得货真价实吧?我知道后为之打抱不平:居委会还拿裹粽子赢利,咱可不陪着玩,再没下次了!
对于我的“抱不平”小黄并不认可。隔年又到了小区裹粽子活动,小黄照例是满腔热情地披挂上阵。于是,小黄在小区里又有了名声:小黄阿姨裹的肉粽最好吃!
有好事者结伴来向小黄学习裹粽子。然而都是抱着急于求成立竿见影之心态,尽管小黄耐心示范,还是米粒撒得满桌满地,也没见谁学出了门道。面对众位裹粽子“高徒”,我倒是悟出了点道理:现如今成品粽子满商店的千骄百媚,自己学裹粽子,还真得有一点佛学的静心和亲情的爱心才是!
这回,小黄算是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