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台山散文
前些天,陪老家朋友爬云台山游玩。
虽过了立春,可山上依然寒冷,树木萧瑟,生机全无,倒是偶尔掠过的鸟儿的鸣叫声打破了山里的宁静。
我们乘坐景区班车前往茱萸峰。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车窗外景色一览无余,尽管没有绿色盈帘,但,蓝的天,悠悠的白云以及山坡上未消融的积雪,别具特色,也有可观之处。毕竟,现在是旅游淡季,我也没有在这个时节上过山。而途中的十几个穿山隧道,却让朋友惊喜十分,我向朋友介绍说,这就是当地有名的叠彩洞。
下了车,与三三两两的游客一道开始爬山。朋友星星说,今天来的正好,人少,像是我们的专场。在茱萸峰下著名诗人王维雕像前,我给他们几个拍了几张照片。看到了路边提示牌,到山顶大概七百余台阶,谈不上高。但,对几个已过不惑之年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了。我和辉弟打前站,艳彬、星星、田他仨在后面。等我俩赶到药王洞,还不见三人的身影。于是,我和辉弟在药王洞逗留了一会儿。环顾四周,我们都被药王洞外的那株千年红豆杉所吸引,驻足仰视,细细打量。看了树下的铭牌才知道,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药王洞疑似天然洞穴,相传孙思邈曾在此炼药,故名。进了洞穴,感觉洞中宏大,中间香案供有孙思邈雕像。据了解,相传孙思邈在这一带长期采药、炼丹、行医。洞中有金代当地人李天佑等捐资雕刻的孙思邈及其两位门徒的石像。当年,孙思邈一边采药、潜心撰写《千金方》,一边讲读老庄道学、练习吐纳呼吸术,过着半医半道的隐居修行生活。想到这,不由得记起七年前,自己游览药王洞时曾写过两首打油诗,其一:洞穴混天成,遁入忽觉冷。虔心拜药王,妙手济苍生。还有一首:斯人已去矣,千金伴孤灯。回首白云处,犹闻捣药声。今天,又一次故地重游,多少有点感慨了。
继续沿路而上,在路边见有一通石碑,道是:永远禁止碑,清朝同治年间世人所立。原来,当时有人常在茱萸峰处,甚至倾家荡产,故立此碑,警示后人以戒赌风。等到了茱萸峰顶已中午十二点,退伍兵出身的辉弟也有点气喘吁吁了。可是,艳彬他仨还在后面。
在玄帝宫台阶上极目远望,群山绵延,视野开阔,令人神情飞扬。正可谓“登高望远”,果然名不虚传。由于事先与玄帝宫住持联系了,我俩刚到真武殿门口,就见住持正站在那里,估计他已等候多时了。见状,我忙上前拱手施礼。道长五十来岁,中等个子,身着道服,脚穿道靴,头插道簪,颇具道风仙骨。由于是故人相见,又是第一次在玄帝宫,格外亲切。寒暄了几句,便领我们去他的茶室小叙。别说,跑了大半天,还真口渴了。他的办公室和茶室紧挨着,在真武大殿后边。办公室门口挂有道教协会的牌子,看来他就在此处理日常事务。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道长端来花生、酥饼和小点心,忙着沏茶倒水。道长的茶室不大,但很精致。中间有一茶台,配有几把官帽椅。墙上挂有书法作品,书写的是无上子的诗:
云游天外几经年,访道寻仙览圣贤。
落寞空怀传道志,寄情山水忘人间。
大道无言在五千,多言数穷守心田。
庄周穷尽魄中血,方得真传在人间。
后来才知道,无上子系道长的道号,书者华山门下万方则是道长的皈依弟子。
道长说话和气,平易近人,侃侃而谈。喝了两泡茶,艳彬他们才赶过来。于是,一阵寒暄后,大家一起喝茶。谈话中得知,道长的道名戴宇辉,1963年出生,安徽阜阳蒙城人。说起出家的原因,他坦诚地说,因为他上学时喜欢化学。他的化学老师特别推崇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并说炼丹术在古代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老师的影响下,他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还有就是,他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神经出现问题,他因为没有奶吃,再加上兄弟众多,家境贫困,他从小就营养不足,体弱多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落榜,苦闷中就产生了出家修行健身的念头。他先是在家乡的`一个寺院长住,1984年到武当山,并在那里正式出家。1992年任武当山太和宫知客,1994年后下山云游,1996年重回武当山。十一年前年受邀到云台山玄帝宫常住,任玄帝宫住持和当地道教协会会长,从此与云台山结下了很深的道缘。通过交谈,我们对道长的人生经历有了大致了解。他说,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理念不仅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有着深远影响,对于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听了他的一席话,我脑海里顿时闪现出了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吕洞宾、张三丰的形象。看着我们一脸的虔诚,他接着意味深长地说,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现在很多人,一听说道教就误以为是给别人算算命、看看风水、拜拜神仙用的,其实真正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后,他又讲起了《道德经》,详细阐述了“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上善若水”、“天道承负”等教义内涵。只是我们几个人对道教文化知之甚少,大多时候我们都是洗耳恭听。道长聊得最多的是道教的现状以及他修道的感悟。他希望我们要学会看开、放下,向善、随缘。
看着时间不早,道长起身为我们准备斋饭。我忙对道长说:“叨扰了道长,真是不好意思。”道长微微一笑,说:“既然是朋友,就不必客气了。”说罢,起身去了后院。几个人边品香茶边回味刚才道长的一席话,觉得获益匪浅,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不大会儿,玄帝宫的义工为我们端来一大盆热腾腾的鸡蛋面过来,香气四溢。而后,道长又端来一碗家乡的咸菜供我们食用。兴许是饥饿的缘故,我们毫不客气地端碗舀饭。当天正好是先师圣诞日,道长中午戒斋。在旁只是劝我们多吃些,不要见外。别说,面条味道真不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吃斋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最后几个人竟将一大盆面条吃完了。刚开始面条端过来时,还担心吃不完,没想到被我们一扫而光,真是没想到。
用过斋饭,道长又邀喝茶。几个人连声对道长的盛情款待表示谢意。又喝了几泡茶,怕耽搁道长诵经,我们便起身告辞。道长又陪我们到真武殿外的观景台赏景,并向我们介绍起当初真武殿的建造情形。他说,他初到玄帝观时,看到这里百废待兴,感慨万千。因为他来自武当山,没想到真武大帝的成仙之地破败如此,因此暗发宏愿,要尽快恢复玄帝宫的规模,并进行发扬广大。为此,他四处奔走,筹集善款,前后准备了六年时间,进行筹资、规划、设计。2003年,开始对玄帝宫进行全面修复扩建。在他和众道士、信士的不懈努力下,历时十余年,先后修复了真武祖师殿、财神殿、娘娘殿、关帝庙等建筑,平整登山道路,重塑祖师圣像,重建了云台观和重阳阁,开放了云台观道教活动场所。在他的主持下,又利用玄帝宫的功德钱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活动,数年来累计为贫困学生资助金额两百多万元。道长的不凡经历,普济众生的慈悲情怀,让我们肃然起敬。此景此情,我顿萌生起和道长合影的想法。道长欣然应允,愉快地与我们合影留念。
辞别了道长,几个人还在回味着与道长的谈话内容。道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说真的,此次云台山之行,爬山,赏景,品茶,悟道,吃斋,既领略了云台山冬日秀美风光,又了解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不虚此行。
2018.02.14
【登云台山散文】相关文章:
登白鸡峰漫记散文11-15
登梧桐山散文11-05
云台山游记——灵气之水03-21
白登被围01-09
《全宋词》高登07-05
登广州塔作文08-22
诗人利登生平简介08-28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07-17
平步登云成语解释01-13
《登飞来峰》古诗鉴赏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