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陶澍陵的龟驮碑之谜散文

时间:2021-05-05 13:54:1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陶澍陵的龟驮碑之谜散文

  湖南安化,又名曰小淹,稍作停留之意。据说是清朝的道光帝南巡,途径此地,遇资水暴涨,滞留数日,故名之。在安华,数风流人物,得算陶澍。据史书记载,陶澍于1779年生于安化县小淹乡,字子霖,号云订。他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在陶澍病逝后,道光皇帝降旨在小淹镇沙弯坪修建陵墓,由朝廷拨银兴建。陵园占地50亩,环筑围墙,右门入侧处有御碑亭,亭内两只巨大的石龟背负一块道光皇帝御赐的、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的碑文,进门左侧为陶澍墓,墓前有墓表、石俑、石马、石虎、石兔,显得庄严肃穆。

陶澍陵的龟驮碑之谜散文

  且不述陶澍之陵如何的威武雄壮,我们单说御碑亭内的双石龟驮碑的抬装。据说,朝廷当时召集了全国数十名有名的能工巧匠,并从广东一带用船水运过来数百吨的石材,仅两年的时间,石碑和石龟就雕刻完成,准备抬装。这时难题来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既要稳妥地将厚达四十厘米,宽近一百五十厘米,高达三米,重约二百吨大碑放在龟背上,又不损伤这两只石乌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而此时朝廷工期又紧,煞是急坏了陵园修建者。于是上报朝廷,在朝野之中广纳良策。一时间,朝野各地呈报的计策无数,但都被陵园修建者一一否定,因为按其办法,都不能充分保证石碑和石龟的完整。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石碑仍卧在工棚,无法立于龟背,周围的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在家烧香求神,以求解决之法。话说也怪,就在这年六月,本是大热天的日子,此地却一连好几天既出太阳又下雨,气温出奇的凉爽。而在陶澍的陵园,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鸟类,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周围的老百姓这下更加惊奇,每天聚在陵园观看。这时,有一智叟发现,在鸟群之中,有一只体型稍大的黑鸟,像是鸟群众的领导,每天都是由它带领鸟群飞来。他对周围的人说:“这肯定是天上的神仙显灵,派鸟来告诉我们方法来了,只是可惜我们都不懂鸟语,可惜可惜呀!”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有一个人说:“大家安静,听我说,我听说在九龙池山上,有一位能人异士,名叫公冶长,能听懂鸟语,并能与鸟交谈。不妨我们去找一找他。”一呼百应,立即就有十来个年轻人相邀上路了。

  公冶长,安华一奇人,常年居住在九龙池山上,靠采集中草药为生。据说他在闲暇之时,常细听鸟类叫声,久而久之,逐渐领会各种鸟类的语言,并能与鸟类交谈。十来个年轻人,在山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找到了公冶长,当他听到这一奇怪的现象,也是顿生疑惑,决定前往陵园一试。当他们来到陵园时,现象依旧,太阳细雨相交,鸟类满园嬉戏,好一派热闹景观。公冶长叫停随行,独自一人来到陵园的鸟群之中,口中发出鸟叫一般的声音,鸟儿们听到他的叫声不但不飞走,还渐渐围拢过。公冶长盘腿坐下,与鸟儿们酣畅的交谈,全然无视园外的能工巧匠和乡亲们。约过两更的功夫,公冶长朝鸟儿们作了作揖,转身出来,随之鸟儿们也叽叽喳喳飞散了。公冶长出来以后,笑着对乡亲们说:“各位,我刚才已经和鸟儿们交谈了,它们说他们是奉玉皇大帝之命,特来协助乡亲们为陶澍太保立碑的,陶澍,是天上的文武之星下凡,现虽凡寿已尽,业已成仙,为他立龟驮碑,也是上天之命,其实石龟与石碑的抬装并不难,只需谨记一个原则,龟不见碑,碑不见龟。至于具体操作,头鸟说工匠们只要听到这一原则便可想到。”说罢便急着回山采药去了。

  工匠们得知这一原则后,立即进行集体讨论,最后决定先安防好两只石龟,然后用土深埋,经过打压夯实,让其土层能承受几百吨的碾压。再把石碑运至安装口,边挖土边竖立起来。这样,在抬装过程中,龟不见碑,碑也不见龟。工匠们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石碑顺利安装到石龟的安装口里。等到巨碑固定好后,工匠们小心挖去龟背上填埋的土层,陶澍的石龟驮碑就威严的竖立御碑亭。

  陶澍的石碑被石龟驮了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了,但依然巍然耸立。默默的将将这位安华巨人的事迹向后人传颂。同时,有关这石龟驮碑的民间故事,也在乡亲们口中一代一代往下传。

【陶澍陵的龟驮碑之谜散文】相关文章:

却望礼泉旧帝陵散文12-14

陶氏-姓陶的名人-陶姓起名字-陶姓的起源与家谱07-23

陶壅07-09

《韩碑》唐诗赏析01-27

桂陵之战的故事11-05

艾陵之战的故事04-08

李元霸死亡之谜06-19

曹冲死亡之谜05-18

刘备死亡之谜05-10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