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走进哈佛散文

时间:2021-05-05 11:27:1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走进哈佛散文

  在单位忙乎了一上午,下班后,独自来到中关村图书大厦转悠。

走进哈佛散文

  正在书海中徜徉,突然,听到扩音器里说,下午一点半,在五层多功能厅举办“读不完的哈佛”讲座。主讲是《阅读哈佛》一书的作者、北京语言学院的张华教授。看看时间,正好来得及,机会难得,太高兴了。

  乘电梯匆匆来到五层,多功能厅里已坐了许多人。找个座位悄悄坐下,讲座正点开始。张华教授很年轻,态度和蔼可亲,他一边放着幻灯片,一边用缓慢地语速讲述着哈佛大学的校园、建筑、周边环境,风情人情……

  我入迷地听着,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最羡慕最渴望的就是大学生活了,可偏偏与大学生活无缘。虽然上了成人大学,但毕竟与全日制的学生不同。下岗后来到北京打工,一有闲暇的时光就往大学里跑,多少也感受一下大学里的气氛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个角落里都熟悉了。看学子们在绿荫下勤奋学习,或者躲在教室的窗户下听老师讲课,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通过张教授地讲解,我又了解了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学。那些橙红色的教学楼、宿舍楼,还有一位母亲为纪念在泰坦尼克号事件去世的儿子捐建的图书馆,绝无赝品的博物馆。张教授还展示了一些有趣的照片,让我从一些细节上了解了哈佛大学。在哈佛,没有种族歧视。我从展示的照片上,认识到一位中国的女孩,是研究生总部的学生会主席。哈佛不唯利是图,它会为每一位有才华的学子提供助学金,哈佛有世界一流的教授与学者……

  张教授还讲到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如哈佛有一位人类学教授,他认为人类学就是要研究普通人的命运。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大人物的经历是属于政治的,政治必然带着偏见和成见。而小人物的命运才是人类最真实的写照。

  提到人人关心的环保问题,张教授说,人们的生活所需其实很少。科学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简单、再简单,只取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些东西,不必贪求过多,占有过多。他说哈佛大学建筑的主色调,也许会由现在的橙红色变成绿色,以提醒人们关注环境问题,提倡回归自然。哈佛大学就像其他有活力的学府一样,即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又随着社会的'前进不断改变自己。

  我第一次看到哈佛大学的校徽,它上面有三本书。听张教授说,原来校徽上的三本书并没有打开,不知何时,又改为打开的状态,很有寓意。我认真地看着哈佛的校徽,那三本书的放置,就像一个人的两只眼睛、一只嘴巴的位置。书的世界不正反映着人类的过去,承载着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吗?

  我还听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事。如每到大考之前,有些学生为了释放心理上的压力,会在乐队的助威下,在学校裸奔;一位校长因说了女性在科研上天生不如男性的话而被哄下台;还有湖边的同性恋者搂抱在一起,校方竟不反对,附近的教堂还会为同性恋者举行婚礼……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张教授结束了精彩的讲课。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多功能厅,回味着听到、看到的一切,感到真是受益匪浅。虽然没有进入大学校园,但我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大学。我也一直坚信,知识的宝库会向任何一个渴望它的人敞开。特别是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知识的象牙塔不存在了,没有进入大学,同样能学到大学里学的知识。

  感谢张华教授,感谢中关村图书大厦。

  (写于2010年)

【走进哈佛散文】相关文章:

望你今夜走进我的梦散文11-19

哈佛讲给新生励志故事01-20

哈佛大学励志语录02-20

读了《我的哈佛岁月》有感10-16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05-02

风雨哈佛路经典名台词12-25

哈佛大学励志语录整理02-21

哈佛大学的励志名言02-16

哈佛大学励志名言大全02-16

哈佛家训名著读后感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