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的那些事散文
谈起读书,在我们初为学生,教室墙壁上大多挂着名人名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些名言警句,在我们上学认字的过程中,已经耳濡目染对我们以后读书,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离开学校后,渐渐变成一个文学爱好者,还能继续废寝忘食,爱不释卷,甘当一个书虫。很大程度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变故,或遇困境,不得志,苦闷绝望无处宣泄。这时,一本好书就成了最好的朋友。沉浸在一本本书里,能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委屈,不得志,苦闷绝望全部忘掉。慢慢的,读书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觉行为。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传承下来汗牛充栋的典籍,无异是中国文化的根。读着诗经,四大名著,感叹我们的先贤大儒,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无比珍贵!到了现,当代中外文学发展,更走向了一个新高度!徜徉在鲁迅,巴金,茅盾,老舍,王蒙,柳青,路遥。莎士比亚,高尔基,肖洛霍夫,海明威,泰戈尔,法朗士,川端康成。等等众多名人大家创作的著作之中,迷失在那么多鲜明,典型人物群像里,无尽的观感愉悦,慰藉,精神的滋养共鸣,受益。潜移默化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读书到魏文帝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宋真宗赵恒“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境界时。自然萌发是不是自己也能写一写感悟,心得,将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让更多人看到,共鸣,认可。
著名作家一篇“怀念第一篇文章变铅字的真情”散文中,写到他知道自己一篇习作,被一期刊编辑部采用,变成铅字。将他兴奋,激动的心情描写的栩栩如生”。哦,名人也有青涩时啊?
回想起,我第一篇文章,在市级报纸上发表时,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用欣喜若狂形容也恰如其分。随着,在省级报纸,期刊上发的小文渐渐多了,幻想着,啥时候咱也出本书?“见意于篇籍,而声名传于后”。但了解基本出书流程后,才知道出本书难度之高,超出想象。现在出本书,大多数是自费出书(少数名家除外),且费用不菲!书出版后,还得自销卖书。现阶段,自己还没有闲散银两,去出一本孤芳自赏的书。
谈到自销卖书,见到过,背着装满新书的包,四处跑着卖书的文友。那年,我在一个单位任负责人。熟悉的文友背着他刚出版的书去找我,我叫来财务负责人,他说“单位没这项支出啊”,不好办。最后找到了一个办法,按给职工发奖励方式,才解决。这个场景记忆犹新。
看到太多自费出书的文友,四处托人卖书的窘况,让人欷歔不已。如有那么一天,自己具备能力出本孤芳自赏的书,一定将力所能及,全部赠阅书放在首位。让自己的书不去承受不该承受的无奈?赋予她心声传递,与友人共鸣的功能。
【浅谈书的那些事散文】相关文章:
珍藏在心尖的那些事的散文11-09
那些希冀的等待散文04-29
高三的那些回忆散文11-03
那地方那些花儿|散文11-19
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事作文08-24
学车的那些事儿记事散文11-19
那些年我走过的日子散文05-03
那些年,你曾是我的红颜散文11-14
初一那些事作文600字11-22
其实我还在回忆那些往事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