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李子散文随笔
我的故乡洪琴村,坐落在皖南山区的青山绿水之间,鳞次栉比的粉墙青瓦古民宅被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抱绕着,溪水在各色鹅卵石中欢唱。那富于徽州色彩的马头风火墙,在铺着光滑青石板的小巷两旁高高屹立,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象征着故乡人民困难面前不弯腰的大无畏精神。乡亲们战天斗地的故事和业绩车载船装,先辈们用汗水浇灌起来的一片片李树林便是历史的见证之一。
每当春风送暖的季节,雪白的李花就迎着东风怒放,和桃红柳绿交相辉映。火树银花的壮观气派给宁静的山村带来勃勃生机。到了挥汗如雨的炎夏,一树树李子挂满枝头。翡翠丛中缀玛瑙的景象,充满着丰收的喜悦。那些晶莹剔透的李子,可是困苦年代我们小朋友心中的希望,睡梦中的灯塔。打从花现果的时候起,就盼着它快快长大成熟,以解口馋。课余和节假日跟着农家同学到李子园去玩耍,好像现在的孩子得到迪斯尼乐园门票那样欢愉。大家尽情地吸吮着李子发散出来的香甜气息,陶醉在对李子大快朵颐的快乐之中。那时候生活清苦,玩得汗流浃背,顺手就能摘到水汪汪的香甜李子下肚,那股滋味现在回忆起来,并不亚于酷暑中来了一杯冰冻果汁。果园中有不成文的规定,南来北往的过路人,暑天在李树下歇脚,摘把李子解渴,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这些村中小孩自然更加无拘无束,爬到树顶上去挑摘大的好的吃,睡在地上把李枝扳到嘴边来吃,吃得牙齿染成紫色,牙龈发酸,才在日落西山的绯红晚霞中离去。玩得快活似神仙,把学校的功课抛到九霄云外。
李树林不仅是小朋友的乐园,更重要的是农家的聚宝盆。“吃饭靠种田,花钱靠李园”,一担担李子挑往外乡,一把把钞票带回村来,油盐酱醋和添衣买药等都靠着它,还有小孩子的学费。一旦李子丰收,手头就宽松多了。
离开家乡数十年,纵然往事如烟都在逐渐淡忘之中,但那些给山村寂寞少年带来快慰和困苦中为乡民们伸出友谊之手的李树,总是难以忘怀。旅居美国之后,尽管我居住的加州号称“水果之乡”,一年四季市上各色水果应有尽有,可是故乡的李子还经常与我在梦境神会。
搬入新居之后,规划前庭后院的绿色,栽种李子树自然就成为首选,我慎重其事地把精心选购来的一株李树苗,栽在后花园大花台的正中,并给予殷勤的肥水管理。它似乎也有灵性理解海外游子之心,跳出家乡农谚“桃三、杏四、李五”的'框框,第三个年头就给我带来梦寐以求的故乡景色。一树李花开得热热闹闹,银装素裹,十分耀眼,令全家振奋不已。我站在李树下,让微风中吹落下来的花瓣飘落在身上,体会唐诗中“闻花落地听无声”的恬适意境,回味幼时和家乡小朋友在李园中享受纷纷扬扬李花雨的欢乐情景。此后天天望着结出的小李子渐渐长大,以至晶莹中出现我熟识的紫红色,并发散出幼时闻惯的李子香。好呀!这不就是家乡李园中的美丽景致吗,于是我沉醉在走进故乡李树林的快乐之中。别人看来一株平平常常的李子树,对我却成了一解思乡之苦的可贵园景。
遗憾的是,我栽的李树虽然是美国花市的优良品种,结出的李子几乎颗颗都水灵灵的皮薄肉厚汁多,可是总吃不出家乡李子的滋味来。是没有把乡亲们的培植技术学到手?还是物换星移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忘了本,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自己至今未找到答案。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故乡的李子总是不时在脑海中出现,现在身居他国为异客,尝不到它那带有乡土芬芳的特殊香甜滋味,也看不到手植李树和送我李子吃的憨厚乡民的熟识面孔,陪伴我去李树林玩耍的少年朋友,也只能在梦中相见。唯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乡的李子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李子仪 《卜算子》译文及赏析02-10
梦见散文随笔05-21
爱情散文随笔01-21
关于散文随笔10-13
关于故乡的谚语03-17
我的故乡作文05-09
家乡的散文随笔700字08-04
月下的诗人经典散文随笔07-26
故乡故乡经典现代诗歌11-30
善待自己散文随笔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