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经典散文随笔
家乡东明村在一个非常闭塞的小山区,前有楦子山,后有凤凰山,上有鸣羊山,下有奶母山,有人说它的型状就像一个马糟。虽然山上苍松翠柏常年郁郁葱葱,自然景色非常优美,但座座山高大、陡峭,无论是去鸣羊山后的东青镇,还是去奶母山下的寨山乡都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一边是犹如刀斧神工般的绝壁,一边是数丈之深的悬崖,有的地方只能一人侧身而过。千百年来,我的父老乡亲们都是在这样的山路上来来往往,通往山外的世界,一切全靠肩挑背磨不说,其间不乏因路而丧失生命和致残的。有个叫王福安的,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睡到半夜的他,突然听见隔壁的儿子大声呻吟。当时正处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见儿子肚子疼得厉害,福安马上背起儿子快步向鸣羊山后的东青镇奔去。刚走到一个叫枷石弯的地方,突然觉得脚下一滑,紧接着身子一歪,就和身上的儿子一起滚下了悬崖。儿子只呻吟了两声,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这样凄惨地离他而去,而他的一条腿也断了骨头,终身残疾。以后,谁的脚崴啦,谁家的牛又滚岩啦,谁家的小孩又从路上落下去了啦,这些在我当时的家乡都是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
直到十年后,家乡的路才有了变化。在全体村民大会上,那届村委会一班人当众高举右手,许下诺言,路不通就集体辞职。那时我们这里已经兴起了打工浪潮,凡是能够出去的青壮年都去了外面,留在家里的不是老就是小,年龄相当的,又大都因病痛和残疾而没有劳动力。面对此情此景他们没有退缩。劳力不够就四方筹集钱款,到县城请机械代替。凡是在村里挂职的干部那一年的工资完全捐了出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一条可以通过简易农用车的土路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时,王福安已经死去。她老婆长跪在地,不停地拍着身下新修的公路,两眼热泪滚滚,嘴里喃喃着:“福安啊,儿子啊,要是当时有了这路,你们现在也还活着,就不做那冤死鬼了。”
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这条公路的诞生,虽然不再有掉岩和伤筋动骨的危险,但那些用泥土和砂石铺就的路面,每当车子一开过,就会扬起满天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几场暴雨过后,本来平好的`路面,一夜之间就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有的地方山岩垮塌,桥毁路断。不能来车不说,就是来往的行人也要绕很长的路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遇上连日的霉雨天气,事情还比暴雨以后的情况更为糟糕,那时路上完全是泥泞一片。人行其上,稍不注意就是一个仰翻,进出村里的路几乎完全中断。
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想修洋房的先富之人,计划早已定在心中,就是落实不到具体的行动上。因为路一断,车不能通行,就别说以后运输大件的建筑材料了。为此他们只能干着急,眼巴巴地看着别的人家一天天盖洋房,开汽车。直到两年前,在大家的怨声和期待中,新一届村委会走马上任。通往外面的路再也不能修修补补了,必须有大动作,才能一劳永逸,使之不再成为乡村建设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这是他们上任伊始的共识,在细心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后,他们大胆地提出了用混凝土彻底硬化路面的想法。
进出山里的路大约有十几里,对于一个没有丁点积累,又不能摊派和积资分文的村委会来说谈何容易。面对几十万的资金缺口在村委会内部已经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算了吧,尽早收场,免得惹些笑话。少说这些垂头丧气的话!书记王德模当机立断,再次明确了方向。有了为大家认真做事的思想和信念,就有了行动的源动力。
他们分头行动,找关系,求朋友,申请项目,发动在外有实力的村民捐款。住着最简易旅店,吃着最便宜的饭菜,有时为了节省没有必要的开支,步行十几里山路,他们的努力终于感动了有关方面的领导,经过周密仔细的调查了解,他们申请的项目终获批准。而后又马不停蹄地组织实施,经过4个多月夜以继日的施工,一条又宽又平的水泥路从家乡的最边缘处直通到鸣羊山后的东青镇,并在堡牌垭与寨山乡的公路相接。
我的家乡彻底摆脱了当年风吹一身灰,雨下一身泥,肩挑背磨,一切靠天、靠体力的历史。他们因路的畅通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水泥路面硬化以后的半年时间里,先后就有4个家庭盖起了楼房,有5个家庭买了私家轿车,那天,王福安最小的儿子只一溜就把他新买的轿车开回了家。
【家乡的路经典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家乡的散文随笔700字08-04
月下的诗人经典散文随笔07-26
一路前行励志经典文章01-15
一路有你经典台词01-22
知路爱路护路征文04-12
回家的路诗文04-22
梦见散文随笔05-21
爱情散文随笔01-21
关于散文随笔10-13
路的高一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