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辞路行的散文随笔

时间:2021-05-02 09:27:42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辞路行的散文随笔

  我和母亲在说外公去世的事情。外公是16岁参加剿匪的老革命,刚刚去世不到一月。

辞路行的散文随笔

  外公不到一岁时,他的父亲跟着贺龙闹革命,和红六军在西湾起义后不幸被捕,地方团练将他绑在一棵漆树上,一刀一刀砍死。抗战胜利那年,不到16岁的外公,投身参加了解放战争,解放后又带队清缴地方土匪,经历了太多生生死死。记得外公八十岁刚过时,腿脚行动已有所不便,却依然乐天乐地。外公说,争取活到九十岁,不找死,不怕死。外公在自己还能主事时,早已对自己的后事做好安排,煤油买了五十斤,碗筷买了一百副,酒精火锅炉子十二个,火铳药十斤,还提前预付了一万块丧葬费。这在那时的乡下,可是流水席十二台的标准,三天三夜的丧鼓,流水宴席不断,该是得有两百桌以上。这哪里是预备一件悲伤之事,简直跟几十年不遇的大喜事似的。

  我去上坟前,母亲有些伤心地说,你外公连路都没有辞成,走时心里怕是还有什么牵挂,你就多给他烧些纸钱,多放几挂鞭炮吧。外公没有辞路,因为他已经腿脚不便,有着实际的原因。其实他最是眷念亲情,退休后在镇上住了二十余年,临到行动不便,这才搬到乡下,要在三个儿子家轮流“坐庄”,他上一辈的七姑八姨都已不在人世,与他同辈的亲友也已所剩无几,外公属于能活到临近极限的那一批人。像外公这样的高寿者,能去辞辞路的人家,基本也就只有子女辈了。然而最后一两年,这种轮流也轮不下去了,外公躺到了床上,需要有年轻力壮的子女陪伴度过最后的时光。外公去世的那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潸然而哭,他终究在差二十天满九十岁时走了,而有好几个地方,他该来辞路却没能来,包括我所在的深圳。

  我问母亲,我们这儿的老人是不是都要在最后几年辞路?母亲点点头,给我讲了一件春大爷爷来辞路的事。春大爷爷住在山的另一边,和世居的我们隔着七八里地。春大爷爷去世得早,我还没怎么成人,印象并不深刻。母亲说,那年,春大爷爷背着一个细背篓,来到我家,进门却不放下,专等父母帮他把背篓接下。母亲接过背篓端放在地,看到背篓底下垫了几根树枝,上面搁一盒饼子,一斤红糖。春大爷爷说:我今年就进七十二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专门来辞个路,来看看你们,给娃们带点吃的东西。整个凌家湾的人,都是共一座十一世的祖坟,如今已到了十八世。春大爷爷在我家吃了饭,也不住一晚,一家一家地走,不为别的,专门辞路,差不多用了半个月。后来大家说起来,才知道春大爷爷每到一家,说的都是相同的话,专门来辞路,给娃带点吃的,却从没有将饼子和糖给到谁家,走完了最后一户,又带了回去。不过,自此春大爷爷就真的再没有出过家门,与他所走过的路恩断义绝,在满七十三岁那年无疾而逝。据说,春大爷爷的葬礼风风光光的,整个凌家湾的人全都到场,连出了五服的宗亲也不例外。整个丧礼连开三天,鞭铳齐鸣,唢呐高奏,锣鼓喧天,村里人说,春大爷爷是到阴间享福去了。

  母亲讲春大爷爷的故事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伛偻的背影,艰难地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间。我知道,那条山路就是春大爷爷的青春人生,或许是他知道天命将尽,想实实在在地再走一遭。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春大爷爷为什么要在背篓里装一盒饼子一斤红糖,每到一家都说带给谁,却始终谁也没给,最终又带了回去。母亲接待过好些个亲人的辞路,对辞路的老人有着格外的怜惜。母亲说,他们来了开门见山,见面第一句就说,这回是专门来辞路的,而此时的他们,丝毫不像一个即将离世者,身体虽老,看着尚可,耳聪目慧,脸上的笑容让人一下子就感觉是亲人来了,哪里有一点像将走之人?让进屋里,先陪着说话,然后定要做一顿好吃的饭菜。面对一个自称的将逝者,心里明明很是怅然怜惜,嘴里却要坚称能再活个十年八年,行为上却不能不当作即将发生的事,这可就是生见的最后一面,共桌的最后一顿饭,再见就是阴阳两隔了,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于是一家人陪着,让我们亲昵地叫着大爷爷,漫不经意地回忆起过去的陈年旧事,把弯弯角角的亲戚上下左右历数一遍,谁家的娃出息了,谁家的姑娘生了龙凤胎,谁家的孩子过继给到别处,随了别家的姓,一个家族或外戚已然湮灭的历史,顿时轻烟云般升腾,焕发着荣光和温情。这个时候,春大爷爷的眼角闪现着幸福的泪光,始终没有滴落下来,被他一把悄悄拭去。

  我恍然觉得,辞路是一个生命的'仪式,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终的交代与回望,蕴含着眷念与不舍,也饱含着希望和乐观,真情,朴实,自然。向一条走过的路诀别,向自己走过的所有的路告别,然后顺着天命,行走在自家的房屋田地,静候着生命的轮回。木棺十年二十年前就备好了,墓位也看好了风水,石碑上对联请人写了几幅,连“故显考”之类的生平都已拟定,只把那一大串子子孙孙的名字留给后人添加,因为这需要不断增加,后面延续着无限的省略号呢。辞过路的老人,忽然就豁达了,卸掉了生活的一切负担,爽朗乐观起来,一切都准备好了,内亲外戚都已走过,健在的老伙计来往了一回,现在不是向着死亡,而是向着成为列祖列宗,向着成为被祭拜的神。从此,山川入梦,大地入梦,他开始相信自己能保佑身后的男男女女,凝聚流传起一个姓氏的千年百年,兴旺红火,风调雨顺。

  时间须臾而去。现今的村子,老人总数日渐地少,看起来却似比先前要多。我知道,这是一种时间的错觉,青壮年人已经从村子里淅米而出,平常进入视野的,只能是这些老者了。母亲说,现在已少有人来辞路了,别看家家户户的都是楼房,一多半空着没人,谁要是来辞路,走上一两天,未必见到想见的人,一日三餐得自己带着饭。倒让人奇怪的是,有个嫁到山那边的田姓女人,快八十岁了,在我们村子里已然没有至亲,晚一辈两辈的人都迁进了城里,老屋场只剩下一栋倒塌的房屋,早已一片荒芜。弟弟说,前年的冬天,这个外嫁数十年的老太婆,居然不声不响来到村里,也背着一只细小的竹背篓,柱一根黑幽幽的拐杖,走路几乎要一步一歇了,独自在老屋周围的路上转悠。有人还看见她去了另几处屋场,也都空寂得只剩下日光了。这个生长于兹的田姓女人,已经老到村里人都不认识她了,不知道有没有哪个村中老人,还能勾起些许尘封的记忆,唤起一些关于她的传说?直到荒草丛中升起一缕青烟,有人才蓦然想起,那里正是田家的祖墓,这个老太婆该是田家出去的人了。想必,她也是来辞路的,明知道娘家没有人了,明明知道少小的路杂草丛生,依然要走上一天两天,照着心中那一条条老路再走一遭,没有亲人也罢,没有烟火也罢。我想,这个老太婆,定然久久抚摸过那里的草,定然手捧着荒草中的泥,幸福和凄怆交织,算是就此与故土诀别了。

  村庄里传说,梦见逝者,逝者是不说话的。外公逝去不久,有一天我就梦见了他。真的是这样,梦中的外公,从城里回到乡下,悲壮地看着我,一言不发,看得我冷飕飕的,生出一些惧怕,蓦然就醒了。

【辞路行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行不由西州路成语故事08-10

朱颜辞镜花辞树散文欣赏11-17

木兰辞赏析06-09

语文宋词欣赏:御街行·松门石路秋风扫06-01

蜡辞 / 伊耆氏蜡辞原文及赏析08-18

隐约其辞的近义词01-14

木兰辞中木兰的形象06-09

《宫辞》唐诗鉴赏02-04

关于辞羊年迎猴年的春联12-26

辞猴年迎鸡年对联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