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西部走笔之四散文随笔

时间:2021-05-01 12:22:2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西部走笔之四散文随笔

  我们找了家饭店,简单的吃了点午饭,迅速将行李全搬上了车,把它放到了后备箱内,关好后备箱。我们一家老小都坐上了车,儿子打开高德导航,定位到青海湖边。

西部走笔之四散文随笔

  由于有导航的指引,我们的车顺风顺水,没有多大功夫就出了城,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G109弯进入G109,再沿G109,朝G109(东)/武威/白银/银川方向,进入G22,后来又沿S103行驶,过柴达木立交桥,朝格尔木方向,进入西湟高速公路。沿西湟高速公路朝倒淌河方向进入西湟高速公路。

  不知过了好久,儿子见我们闷在车厢内很有些疲倦,看到前面车子已经驶出了甘肃省,进入到了青海省界的收费站。

  他笑着对我们说:“过了青海省收费站,我们都下车透透风、歇歇气,休息休息后再出发。”

  我们都同意,正说之间,前面就是收费站了,只看到一幅巨大的标语横在我们眼前,红底白字:“青海人民欢迎您!”

  这儿停车等待付费的车辆很多,我们从etc直接通过了收费站,车子靠边停在了路边偌大的停车场,看那远处的山梁上有一尊佛像,佛像周围的建筑别具一格,只听高音喇叭中播放着“倒淌河的传说”故事。

  倒淌河,藏语“柔莫涌”,意思是难舍的水。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众说不一。第一种说法是一段凄哀的传说: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藏途中,历经艰难困苦到达日月山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群山莽莽。思父母、念家乡,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水汇成了小河……这就是倒淌河的由来。

  其实,倒淌河的故事,据说有多个版本:在藏民中流传颇多的则是一个神话。有一天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小女儿造西海时,需要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最后一条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便从日月山牵来了一条小河,这条小河从此就由东向西流入到青海湖,这就是今天的倒淌河。又一种说法是小龙女找不到最后一条小河,去找老龙王,老龙王无奈之下,拔了自己的一根倒须而变成了今天的倒淌河。

  还有一种传说,传说这条小河曾经是女人河(美人河),用这里河水洗脸会明目养颜,还说她一条西天洒到人间的一条神河,有着神水之说,传说中女人用她洗浴会貌似天仙;老人常喝此河水,会长生不老;孩子们喝了会变得聪明伶俐,无病无灾……自古就有藏族孩子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被誉为“高原神水”之说……

  每一个传说都为她增添了一分神秘。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的确是一条美丽而神秘的河。

  我们虽然耳闻着这哀怨悲楚的“倒淌河故事”,其实出西宁西去青海湖,大约行程一百公里左右,有一座山叫日月山。翻过日月山才会看到一条小河顺向西流。

  民谚说“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所以这条清澈的小河被叫做倒淌河,顺着倒淌河西去不远便有一个高原小镇,因河而名叫倒淌河镇。镇中路边一小公园,公园里竖立着一尊雕像,为唐时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雕像的名字叫“古道流芳”。

  一尊雕像,向人们述说着这条沧桑古道上曾经发生的那些事儿,向人们明示了大唐公主几经艰辛走进西藏,沟通汉藏一家、人民交往的那些故事,昭示着后人借鉴历史开创未来走向新的明天: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成员之一,西藏永远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土地和财富。虽然说文成公主入藏距今已经1300多年了,但拉萨的神圣寺院—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门前还矗立着当年大唐与吐蕃“和同一家,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的会盟碑。我去大昭寺时,专门拜谒了这块见证着汉藏人民团结友谊亲如一家的会盟碑:在大树绿荫下,威武的矗立着,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庄严和神圣。

  我们慕名前往这高原小镇的雕塑像前,虔诚的合掌向这位伟大的和亲使者文成公主作揖磕拜,脑海中萦绕着这位历史人物。

  文成公主生于公元前625年,没有汉名,吐蕃人称她甲木萨,翻译成汉语为汉女神仙。她天生丽质,贤惠大方,从小在家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通晓诗书礼仪,崇尚佛教。文成公主从嫁给松赞干布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吐蕃,直到公元680年感染天花病逝。据说她是唐太宗远亲的女儿,唐朝的宗室女,因为吐蕃赞普的求亲而正是被册封,次年进入吐槽(即现在的西藏),从此开启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广泛交流。公元634年,松赞干布和唐太宗互派使者出使,后来前者又派使者到访,请求迎取一位唐朝的公主为王后,唐太宗没有接受和亲的提议。吐蕃的使者知道了吐谷浑王诺曷钵也来了唐朝,觉得是他让这次的求亲失败,并报告了松赞干布。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以这件事为由,派兵讨伐吐谷浑等各族,并打到了唐朝的松州,并表示如果和亲不成,就进攻唐朝,结果遭到唐军的大挫,败退到自己的领地。松赞干布很害怕,派使者请罪,并派人带着五千两黄金和一些珍宝作为聘礼第二次求亲。这次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特别挑选了一位精通诗书的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与他和亲。

  公元641年的元宵节,文成公主正是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派李道宗进行护送,在李道宗和吐蕃使者禄东赞的共同护送下,从长安到西宁最后到拉萨,一路跋山涉水进入西藏。松赞干布在柏海准备迎亲,对李道宗以女婿的标准行礼,然后带着文成公主一起回到拉萨,还专门为她修建了宫殿。

  文成公主驾到西藏后,受到了极高的尊重和待遇。聪慧、有学识、贤德的'文成公主在那里表现出了她的修养,对松赞干布体贴,对当地人加以体恤,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丈夫治理民族。即使是当地的大臣,也都会想她讨教唐朝的治国政策。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更为仰慕,专门让人修建了现在西藏有名的建筑布达拉宫,房间多达1000间,豪华庞大,足以表达他对公主的诚意。

  松赞干布本身很喜欢唐朝的文化,当得知文成公主不喜欢当地人遮面时,马上下令改掉这个习俗。他自己脱下了民族服装毡裘,换上了丝绸制作的衣服。另外,松赞干布还派吐蕃的贵族特地到长安的国学学习诗书。自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亲后,中原和吐蕃两地的关系长期处于和平状态,商旅和使臣交往也比较多。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此后的几十年文成公主依然致力于两国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并与当地人民交好。30年后,文成公主不幸得了天花病去世了,在吐蕃生活了长达40年之久,当地给她的丧礼规格也是极高的。

  文成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和亲的典范,极大地增加了两个民族关系的发展,她克服了远嫁异乡的恐惧,适应了吐蕃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具历史贡献的一位公主。本身的品质和能力也让两族人所敬仰。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被代代相传,值得后人铭记。

  高原的天气如小孩般的脸,刚才还是阳光灿烂,一会儿就乌云密布,任凭凉风飕飕,我们长久的驻足在文成公主的巨大雕像前,追思着她的千古流芳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