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时间:2022-09-16 15:19:5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精选7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家的年散文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精选7篇)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1

  小时候,一入腊月,年就开始从村里那两盘饱经沧桑的老石磨上悄悄地转动起来。那时过年,乡亲们的生活比较艰苦,但家家都要蒸上一些白面馒头、黄团子和黑菜角子,足足够过年待客和自家人吃上半个正月的。因此推年磨数量大而集中,全村百来户人家需要抓阄排号轮番作业,几乎整个腊月,两盘坚硬沉重的石磨白天黑夜不停地旋转着,带着父老乡亲们走向新年。

  我家老少四辈,十三口人,是村里数得着的大家庭,因此母亲会及早动手做准备,她把平时不舍得吃积攒下来的麦子全部拿出来,放在院子里压水井旁的大石槽内,淘洗晾干,再从东屋的水泥缸里、柳条囤中弄出许多玉米、谷子、山芋干等杂粮,挑捡晒干,装了满满几大口袋,让父亲、大哥他们扛到家后维科大爷家磨房排队等待。我家的年磨通常需要两天时间才能推好,如果赶在夜里交接,我常常会拖着磨棍打盹,但总又在母亲的哄骗下,想着推完磨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馍馍,精神抖擞地攥紧磨棍,跟着大人们围着磨道推起来,似乎觉得是在一圈圈走近新年。

  推年磨的同时,家家户户还要清扫整理房屋。挑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把家里的东西全挪到院子里,用鸡毛掸子一遍遍地打扫墙壁和房顶,扫去沉积一年的灰尘,然后一件件地擦拭家具等物品,再搬回去,适当调整位置,立马新鲜许多。收拾好的屋子,也敞亮了许多,买张年画挂上,过年的感觉就有了。

  推完年磨,清扫好屋子,接着蒸制发馍馍。在我的记忆里,老家人过年操办的三大项———蒸馍、过油、剁馅子,要数蒸馍最隆重。每年我家要蒸上百斤面的发馍,父母亲提前多日做好充分准备,开蒸的头天晚上,父亲用温热水和好面,盖上棉被棉袄之类,然后放在锅屋柴火窝里等待发酵。第二天,一盆盆发了酵的面,像一朵朵硕大的蘑菇,煞是喜人。母亲看见直说“真好,真好!一切都发,一年都发”。她高兴地脱掉小棉袄,卷起衣袖,用灵巧的双手揉出一个个俊美的发馍,好似展览馆里别致精美的工艺品。

  姐姐、哥哥们轮番负责烧锅,他们双手抱着风箱的把手抽拉,把一捆一捆柴火填进灶膛,火苗吐着红红的火舌在灶膛里跳动,变成袅袅炊烟缭绕在房顶,一股股热气腾腾的五谷香味从厨房里冒出来,弥漫在小院里,飘在村子的上空,飘向遥远的田野,年的气味就有了。

  年越来越近,村里有的.人早就买好了大红纸,找人为自己家里写几幅春联。每年这时候,村里最忙乎的两个算是贵德大爷和庆珍哥了。腊月二十过后,邻里乡亲就登门向他们求字。贵德大爷是个有大学问的人,老私塾先生,毛笔字很有功底,写春联像写字帖一样认真,要面子的人家都找他写,常常忙到年三十上午,自家的事一点也顾不上。庆珍哥的毛笔字没有拜过师学过艺,是自己创的,写起来随便涂抹,不顾章法,但红纸写上黑字看上去也美观大方。庆珍哥为人写春联既执着又热情,年还没到就老早备好笔墨纸张等着,不论男女老少,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因此村里绝大多数写春联的任务,都由他来完成。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一大早起床,首先把院落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一遍,然后给猪羊鸡狗添上足足的食料,人过年,也不忘让动物跟着享乐,乡亲们很早就懂得与自然界和谐了。吃午饭前,各家拿出写好的春联,买好的门神、灶王爷画像,按顺序一张张贴好,顿时,整个村庄被渲染得红红火火,焕然一新。鞭炮声也噼里啪啦响起来,此起彼伏,年味越来越浓。

  三十晚上又称除夕之夜,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大都回来了,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只有这顿饭才叫年夜饭。无特殊情况,三十晚上是不许串门的,辛苦一年的庄户人家,这一晚过得最开心、最踏实。人人希望以前的所有烦心事成为过去,祈祷一切美好如意的生活从此开始,全家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炉边,嗑着瓜子,剥着花生,说着贴心话,相互结伴熬年夜。屋外欢庆的鞭炮声响彻夜空,星星点点的亮光在村里各个角落闪烁,年的气氛更浓了。

  大年初一,在老家人看来才算年真正到了。天还没亮,声声鞭炮就唤醒沉寂的村庄,各家早早打开户门,接受一波波拜年的人流。亲人邻里登门给长辈们拜年,必须磕头、作揖,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在老家流传,一切真诚的祝福都包含在恭恭敬敬的动作中。

  人们不论在赶集上店的大街上,还是走亲串友的路途中,见面都要亲切道声“过年好”,“新年发财”。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底,人们都沉浸在年的祝福声中,家家包裹在年的欢乐气氛里。

  在年的轮回中,父母一年年老去,自己一年年长大。自从离开老家,生活在城市里,那些古老的习俗,繁琐的礼节渐渐少了,品尝着一年比一年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只有在心底体味着曾经的老家的年味。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2

  每年春节我们都回老家过,虽然生活细节方面有些不适应,但老家浓浓的年味儿深深感染着我、打动着我。

  回老家过年,觉得有年味儿,其中一个原因是老家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老家的婆婆媳妇就开始忙活了。包包子、炸面鱼、蒸饽饽、炸鱼、炖肉、氽丸子等。今年是小进年,老人说:“小进年,忙不完。”确实有这种感觉,我们腊月二十八回家的时候,公公婆婆还在忙着,炉子上炖着牛肉,桌子上摆着刚出锅的大饽饽。完。”确实有这种感觉,我们腊月二十八回家的时候,公公婆婆还在忙着,炉子上炖着牛肉,桌子上摆着刚出锅的大饽饽。

  从腊月三十早上开始吃饭就有讲究了。早上吃面条,吃完饭后家庭主妇开始布置挂影,布置祭品,撒尘等,从这时候开始,按照农村的风俗,结了婚的闺女是不能到娘家来的。中午这顿饭很讲究,要炒菜、喝酒,下午开始包饺子,一般要准备两顿饺子,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的。

  三十晚上的饺子要包上硬币、红枣、栗子、年糕等,寓意是发财、立子、年年高等。今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我和老公都是第一口吃的栗子,感觉是很好的彩头,早立子嘛。晚饭后一家人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开始看春晚节目,吃着瓜子、花生、糖等零食,评判着电视节目的优劣,一家人说着笑着,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初一早上,早早地起床,吃了饺子,就开始大拜年了,见面寒暄的第一句话就是“过年好”,哪怕是昨天刚见面的熟人,也要寒暄、握手。我很喜欢老家拜年的风俗,特别是那些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拜起年来真是气派,一大家子人呼拉拉来了一大屋子,里间、外间满是,这家人还没走,那家人又来了,只好前拨让后拨,大家说着笑着,看看挂的影,数数这家人还有几支人脉,评论评论这家的饽饽好不好,热闹非凡。不过现在这样的大家庭越来越少了,我们家只有我、老公和儿子三个人的队伍,显得有点不气派,哈哈。

  初二是传统的拜姑姑的日子,有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安排在这一天。初三是回娘家的日子。其他的日子就没有太多的讲究了,各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了。

  回老家过年,深深感动我的还有老家浓浓的人情味儿。每当我回家总有邻居家的大娘婶子来问侯我,这个说“媳妇回来了”,那个说“飞飞妈妈你挺好的?”,那个热乎劲儿就别说了,让人心里特别暖,我曾给老公打哈哈说:“你看,别看我是大学毕业,知识分子,到了你家我都没有名字了,成了儿子和老公的附属品了。”老家的人虽然都文化程度不高,但人情味儿很浓。我家的大枣饽饽都是邻居家的媳妇们帮忙揉面做成的,别小看揉面这个活,要有力气,还要有时间,时间越长,揉的面越细越软,老家有句很老很老的话,说“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其中的一个方面说的就是面要好好地揉。我婆婆做面食的技术很好,每到过年过节,总有邻居请她去帮忙,她也乐得去帮助她们,所以我家揉面这样的力气活总有人抢着帮忙。也不是婆婆大人自夸,我家的饽饽确实做得又白又煊又好看。说到老家的年,元宵节也是算在里面的,程序与春节是相似的,只是供品不一样,多了一样“升虫”(寓意是年年升),供养的饽饽的做法也和春节有了差别。

  前几年的“升虫”都是婆婆自己做,这几年上了年纪,眼也花了,婆婆就买了现成的,说实话,我婆婆做的比买的好多了。看看婆婆做的饽饽就知道老人家的手艺有多好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私家车也方面,路途也不远,能回老家过年总是件幸福的事,父母在,家就在。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3

  临近年边,小区里晾晒的咸鱼腊肉格外多了起来。不由的我也分外思念起老家的各色年味,特别是小时候十足的年味。那会,杀年猪该是其中特别热闹、极为喜庆的传统年俗了。

  多年以前,老家人生活条件普遍不好,能够宰杀一头自家养的肥猪过年,那可是很让人羡慕,也是很奢侈的事。记忆中,家里的猪栏修葺不少,母亲亲手喂养的大小猪也不在少数,但自家杀年猪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或许是经历的少,留存脑海的记忆反倒深刻。

  大概在姐姐订婚的那年,我刚满九岁。母亲足足喂养一年多的两头大白猪很是争气,长得肥头大耳、膘肥体壮,体重早已超标,走在路上慢慢悠悠、左右摆动,像一对双胞胎似得。那一年,家里还清了积压多年的债务,庄稼也有了好的收成。母亲寻思了好久,与父亲几经商量,决定赶在年边奢侈一回,杀一头肥猪过年,另一头放在来年开春时卖个好价钱,这样家里买化肥、娃娃们交学费的钱大抵是够的。

  杀年猪的头天晚上,村里的“一把刀”根叔再三嘱咐要让猪空腹,方便杀猪时取下水(内脏)。母亲亲手喂养多时,对大白猪心生不舍,便忍不住还是往猪槽里舀了些米糠剩饭。

  次日一大早,根叔带着三个年轻小伙来到我家,母亲早已烧好了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候着。根叔不急着杀猪,而是在门前空地上先架好两张长条凳,搭好剁肉用的门板,再将带来的椭圆形木桶安放妥当,这才领着大伙向猪栏奔去。大白猪从没见过众人围观的阵势,似乎觉得情况不太妙,便一改往日温柔温驯的模样,开始绕着圈舍乱窜。根叔人高马大,抡起胳膊一下将肥猪掀翻在地,年轻小伙们连忙上前帮衬。在众人连拉带推下,大白猪被请到了门前空地,并迅速摁倒在长条凳上。几个壮小伙有抓猪腿的、有抓尾巴的,根叔两腿交叉牢牢摁住猪头,左手抓住猪嘴巴,右手持一把长长的杀猪刀,直接捅向猪脖颈的中央部位。大白猪声嘶力竭的嚎叫,我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站在旁边傻傻看热闹。根叔不愧是村里的“一把刀”,动作麻利而熟练,杀猪刀循着大白猪的.身体迅速插向心脏位置,只剩刀柄在外面。此时,父亲早已端着装了盐水的大木盆弓腰站在猪头前接猪血,大哥待在不远处忙着燃放鞭炮。只见一股鲜血喷薄而出,大白猪疯狂的嚎叫,使劲扭动着身体,无奈血流的太快,一股一股的往外涌。不到一支烟的功夫,猪的叫声渐弱,四肢开始伸直,尾巴耷拉下来,脖颈刀口往外涌着血泡沫,大白猪死了。

  根叔和众小伙直起腰来松了口气。稍稍歇息后,大伙抡起大白猪扔进椭圆形的木桶,母亲忙着不停往桶里倒着滚开水。根叔用舀子往猪身上挨着浇,边浇边用手拽猪毛。如果能用手拽下来就可以用刮猪刀刮毛了。长长的杀猪刀和带卷的刮毛刀都是根叔的专用工具,也是杀年猪的终极利器。刮毛刀在猪身上上下翻飞,根叔一边叼着烟,一边在猪身上不停的刮刮拔拔,刮完毛用净水一冲,只消半个时辰,一头白白胖胖的大“白”猪即刻展现在众人面前。

  接下来,根叔开始使出“庖丁”式的功夫将白条猪开膛破肚,再分割解肉。当时那个场面,如今想起来总觉有些血腥,但年幼无知的小伙伴们顾不了那么多,只当是现场看热闹,尽享年俗的味道。根叔取出一根铁钩,将猪身体倒挂在靠墙边的木梯上,然后卸下猪头,剖开猪肚子,割开胸膛取出猪下水。整个开膛破肚的过程,根叔用刀的力度恰到好处,猪油、肥肉、内脏逐一分开割好,断然不会浪费一丁点。清理完内脏,再用刀斧沿猪的脊背位置劈成两半,然后平放在剁肉的门板上。根叔的刀工极好,经他的斩切解肉,两扇猪肉分成前后腿子、里脊、排骨、猪蹄儿等,分门别类放置在各个盆里。

  杀年猪的那一天,全家上下都很开心,也格外的忙碌。根叔和青年小伙上门忙活了大半天,自然是要恭恭敬敬、好生的招待一番。此外按老家的习俗,当天中午或晚上,还要烧上一大桌的杀猪菜,邀请本村的长者和亲戚朋友来家中吃上一顿,俗称“杀猪饭”。

  那些年,村民的生活条件艰苦,但民风淳朴,重视礼节。宰杀年猪的人家,必然会向家中的长辈,以及娘舅家里赠送一些上好的猪肉,以示孝敬和尊重。即使是家境不好,也宁肯自家少留一些,亦或少卖一些猪肉,馈赠定然是不能免的。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4

  在外工作多年,地方特色美食尝过不少,唯独忘不了老家的年粑,那淡淡的清香在年边时尤其想念。

  老家的年粑不仅有家的味道,而且做工精细、独此一家。每年寒冬腊月,村里各家各户都会赶在年前做一些年粑,让家人饱口福还可馈赠亲友。做年粑活多、工序杂,往往要连着忙上好几天。

  先是碾米粉,老家那会没有专门的机器,全靠村里唯一的大碾房加工。每年做年粑时,碾房格外忙碌。父亲一般要提前半月与看守碾房的曹大爷打招呼,还得排队上岗。眼看碾米粉的日期到了,母亲赶在头天晚上把几箩筐糯米和少许的籼米用清水浸泡。糯米中掺和籼米,做出的年粑粘性适中,口感才好。但掺和多少籼米也有讲究,如果籼米放多了,年粑的粘性不足还容易开裂,掺少了粘性重、口感差。这个环节母亲拿捏的`比较准,每回做出的粑色香味俱全。

  米浸泡一夜后沥干水,即可送进碾房了。天蒙蒙亮,父亲挑上箩筐走在前,我牵着老水牛跟在后,朝村里的大碾房奔去。碾房虽说破旧,但经久耐用,碾出的粉又细又滑。碾米粉的场景至今我还记得,老水牛脖子上套着牛轭,沿石槽外的泥地不紧不慢的绕场兜圈,拖动笨重的木轴,从而驱动巨大的石碾,将放进石槽的米粒一遍遍碾过,一直到碾成细粉。那一刻,我特别的开心,可以悠闲的坐在碾上,就像骑旋转木马一样,绕完一圈数一圈,双脚还不停的晃荡。大约两个时辰左右,箩筐的米才能全部碾成雪白的粉。

  米粉挑回家后,母亲早已生好大灶的柴火,只待蒸年粑了。多年来的实战检验,父亲已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身系围裙,带上皮袖套,脸上罩一白口罩,在厨房大灶前来回的穿梭。蒸年粑是细活,既磨人、又要真功夫。米粉均匀撒在垫有棉纱布的细筛上,放在大灶上蒸。先蒸上薄薄一层,接着往上撒粉继续蒸,如此反复几个来回,直到蒸出类似板车轮胎大小般的“圆盘”,蒸上完整一个大致要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这个时候,厨房里最热闹了,大家围炉而坐、谈笑风生。娃娃们叽叽喳喳,嘴馋的厉害,两眼不时瞟向热气腾腾的大灶。“年粑好喽!”伴随着父亲的一声呼唤,直冒热气的“圆盘”出炉了。母亲连忙拿出几个碗碟,切下几小块刚熟的年粑,放上白糖,让大伙先过过瘾。“好吃!真好吃!”娃娃们一边大块朵颐,一边赞不绝口。

  蒸熟的年粑,父亲会逐个端到老屋的堂前,摊在摆好棕叶的竹垫上,让其慢慢冷却。粑需要逐个蒸,有时数量太多,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干完活,年粑做好了,人也快倒下了。

  次日一早,堂前的竹垫上摊了一个又一个“圆盘”,看上去正在东倒西歪的睡着,毫无顾忌的样子。没来得及细细端详,父亲便喊上我,将它们逐一唤醒,扶起身来,“脱”去粘牢的棕叶,再将其切割成扇形小块,放进大缸里用水浸起来,这样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儿时的我,总是想着法子取乐,一会将扶起的“圆盘”向前翻滚,一会又将 “圆盘” 堆砌成“小屋”,玩的不亦乐乎。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煮上一大锅年粑,全家人能饱上一整天,肚子准不会咕咕乱叫。水缸里的年粑捞出后沥干水,放进锅里或煮或煎,味道绝对清香可口。对于娃娃们来说,将切成小片的年粑用小树枝穿上,放在火笼上烤熟,那便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了。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5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再把想家的泪水装进信笺。”每逢年关,那一股“回家潮”似乎势不可挡,在人们心中好像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不管有多远的路,都挡不住回家过年的脚步。

  我们祖宗留下的这个“年”,竟能让千万只“候鸟”大迁徙,如此重要的“年”到底是啥?“年”就是回家,回到父母在的家,一家人幸福地围坐在一起吃那顿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它之所以重要。就因为那顿饭是一年的“唯一”,而且是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唯一!

  不知老伴儿怎么就突然心血来潮,非要回家过年不可,她说“大家都能回家过年,咱咋就不能回去?已经很久没回老家了,真是很想念那过年气氛,也很想回味农村的年夜饭!”谁不想家?老家那边有我的亲人、同学、同事、发小,老伴儿的念头也是我多年的念头。归心似箭,说走就走,我们两位老人家背上了行装兴冲冲地就加入到了这支浩荡的返乡队伍中。

  经过一天马不停蹄地周转、颠簸,终于踏上了阔别数十年的家乡土地,在醒目的山头屯站牌下,哥哥和孩子们正焦急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下车了,我期盼已久的老家,宽平的水泥街路,直线排列的一盏盏路灯,整齐高大的杨柳树,错落有致、白墙红脊的砖瓦房,还有小楼、别墅、广场、绿地,环境竟然那么的整洁、幽静。同是一片蓝天,同是一个小屯儿,今天呈现给我的则是全新的面貌!

  变化太大了!当年全屯儿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我家的那三间安有明亮玻璃门窗、不透风、不漏雨的`土坯房,算是屯儿里最好的,现已找不到了它的踪迹了。家家含有节能、采光、保暖设计的住宅,内部装修也多了几分奢华色彩,闭路电视、自来水、太阳能、固定和移动电话都进入了农民的家庭。到了哥哥家,嫂子就像是在做演示,她一项一项打开给我们看,又指指院里的农业机械,无比兴奋地对比着这么多年来发生的变化。“你离开家乡时农村还很穷,平日粗茶淡饭填饱肚子,有时还得以杂粮野菜充饥,过年都成了负担。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今天能过上这么红火的好日子,还得归功现在的政策好啊!”

  是的,老家真的变了,变得天翻地覆、今非昔比了。过去的贫穷,深深烙印在我们一代人身上。我在小屯儿出生,在小屯儿上过学、教过书,是那年国家重新恢复了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我参加首届高考后便离开了家乡,在这里我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我是地地道道小屯儿里的根苗,家乡的变化我应该算个见证人。

  农村的变化,不仅仅是体现在生活水平上,最难能可贵的是精神上的变化。我听说节前屯儿里已经组织了好几次科技培训了,电视台的农业讲座和农村经济信息是一档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新品种新栽培方面的书刊更是备受欢迎。他们由相信迷信到相信科学,由关心家事到关心国家事,这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进步。东家长、西家短,谁家的谁和谁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一类的闲言碎语,已不再是农民谈论的热门话题了。社会在一步步走向文明,家乡人也越来越文明了。

  在大千世界的万变中,唯独没有变的是农村人的善良、真诚和好客。他们居住在一个屯儿的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聚到谁家都是家,可以无拘无束、敞开胸怀地吃起来、喝起来。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的无隙、那么的亲密,你来到这里,你就是这里的贵宾,他们会拿出来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你。那浓红茶、那小烧酒、那农家菜、那热炕头,还有心肠的热劲,简直能把你热到血液沸腾!

  变的是环境,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年味儿,过年的味道依旧,喜气洋洋依旧。家乡人最讲亲情、最讲乡情、最讲友情,不变的年味儿,正是源于这种不变的亲情味、乡情味、友情味!

  抛开物理学概念,在任何地点、任何场合时间的长短都是相等的,可是跟以往比就觉得今年春节假期过得很快,什么是“度日如年”,什么是“光阴似箭”,对这两个不复杂的词儿,我似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老伴感慨地说:“还是老家的年好啊,我找到了一直在找的感觉!”

  家乡养育了我,我与家乡血脉紧紧相连。割舍不断的情结,忘不了的乡愁。我默默地祝愿,祝愿我家乡的父老今后日子能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6

  在西安的日子里,每年回家也就是过一个春节才回去,一年之际,乡下的变化很大,到处都是现代化的新房,你会发现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现在已经是腊月下旬的时间了,人们都忙着准备所有要过年的货物,在城里,你会看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灯笼,在树梢上点缀的很有别致,真的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气氛。

  这几天的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陆续回家过年的人不少,都与家人团圆过个祥和的新年。在当地的街上,各类的蔬菜都在呈现迅速式的涨价,在冬季,很多蔬菜都是外地进回来的,就是当地农民,也仅仅只有白菜、蒜苗等,其他蔬菜冬季地里没有的,而对于那些已经盖起新房的人们,则更是不一样了。

  当然,对于老家的旧房,它依然是沧桑的历史,过去的岁月都会在这里印记,让我回忆很多往事。

  就如我在山水画中提到,很古朴的老房子位于大山中,显得它是田园的生活,老家的山中土房,真正才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在山水中的感受,在你看到石板房顶冒出几缕青烟,便是一种宁静的感受。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纯朴,一种城市的喧闹的生活,总会是让人觉得很枯燥,那种农家的小院,显出我对自然的向往。现在的老家那里,已经越来越觉得冷静了,因为,很多人已经搬迁了,都到公路边盖房子了,半山腰中的土方已经慢慢地清静了,或者你想看到哪一户人家高高挂着灯笼和红色的对联,一处农院没有人烟,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更让人觉得冷谈。每一个人都是觉得过年人多很好,人越多就越吉祥,能发财啊。

  其实,每一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小时候很渴望过年,能觉得有新衣服啊,有新的压岁钱啊,这边是童年的喜趣。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要对这个社会的政策是很好的,新的`生活观念也得到较大改善,不过,腊月的最后几天,人们还真的很忙,要备齐的年货都差不多了。尤其是在除夕的这一天下午,人们都要准备上香表,小鞭炮等到祖坟上烧香,据说有的地方,还炒四个小菜,端到祖坟那里供奉,在老家那里,没有这样的习惯,晚辈的把鞭炮一放,磕三个响头就是了。然后就得回家准备除夕的晚餐,这些年,我和家人一样,虔诚地做着这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场景,一年年地重复着,总让我有记忆的,也一年比一年更有滋味。

  而要对老家多年的旧屋,它便是让我时刻地出发心灵的唤想,能在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便是一幅永久的的画作,也是我心灵的召唤,而相反,那种现代式的房屋,我真得找不到需要入画的气息,觉得它的艺术缺少了趣味性,不再有农家人对土房子产生依恋,多年都故居土房只是人们对社会的形式所变,不由的人们也已经在改变自己的环境了,我不在乎别人会怎样说,很多人的看法,只是我对现实那里的生活有着触景生情的感受。

  多年都是自己随手写几幅对联贴在门上,以表喜庆,大年初一,则是自己人都在家里聚餐,来人了,则都是喜欢带着很多鞭炮,好好地放一阵子。如果说是黄道吉日,人们则是选择出行,要说是麻将,便是过年人们的喜好,几个人围在一起搓麻将,打几块钱放胡的就行了,而我对那些不感兴趣。要是泡茶,便是品茶的舍好,茶对人生的感悟就很多了,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而茶的文化极为至深,需要的是慢慢的研究。

  临近几日,到处都是云烟四海的人往家赶,让我忧心的是还是孤独的我,觉得很冷淡,身边没有最知己的人,而看到那些书画对我的寄养,不断地安慰我,让我觉得在生命中找到了自信。清淡的人生何足不快也?再穷没有到那个地步啊,一年不觉得就晃过去了,回想自己的成绩在哪里?收获怎样?我可以说,很多画画的人在年底就只顾着要出几张好作品,有的人订购的作品,我在一个教授所写的一段文字中看到,大年初一,拿的是金黄的卡纸画了一幅画,金卡纸寓意有黄金满屋,代表吉祥的意义,在新年的第一天,画张画的确是有意义的事情,很能够记录,新年开岁画,那些搞写作的人会静静地在桌前写篇文章,这样的记录生活的艺术之作,才令人神心向往。

  一个祥和的春节,一个即将到来的新年,要满怀信心地做好新的一年工作,要出新的作品,取得更大的成绩,新的一年到来,正月我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关键是要写许多素材,真得要好好地体验一下大自然的山水,我要把一切的情感都融汇在你的怀抱里,是你给我灵感,给我永不枯竭的创作素材,也愿在祥和的春节里得到更多的收获吧。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 篇7

  对于老家,我就像一位虔诚的教徒,每年都要不辞辛劳地去朝拜,感受她的脉动,听取她的教诲,接受她的洗礼。虽然我在老家已没有直系亲属,虽然我在城里生活惯了,但是老家仍然是我心中的圣地,每年过年我必须回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发现老家变美了。美在路上,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在国家资金的扶持和当地群众投劳的共同作用于下,已经变成了一条玉带般的水泥路,原来没有车坐,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走完的路,现在坐村村通班车只需一个多小时,感觉老家离城近了很多。美在房上,原来土木结构低矮的瓦房,基本上被砖混结构的小洋楼代替,我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已被几排新型社区的楼房占据,不留一点痕迹,只有老家门前的小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才能依稀勾起童年的斑驳记忆。美在穿上,原来老家的人们,只要是件没有补丁的新衣服,穿在身上心里都是美滋滋的,现在的姑娘小伙穿的时尚新潮,讲究款式、质量和线条,打扮的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唯一没变的是老家的天空依然蔚蓝明净,阳光依然明媚灿烂,山峦依然绵延无边,河水依然清澈见底,空气依然一尘不染。还有村头那棵五百多年的古树,依然伸出她茂密修长的枝桠,放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说:“欢迎来我们村里做客”。

  回老家过年的第一件事是要见两位特殊的亲人。一位是疼我爱我、给我无尽关怀,在人间走过八十四个春秋的奶奶,一位是用尽生命的力量供养我们兄妹上学、积劳成疾、无钱医治,在四十七岁便匆匆离我们而去的父亲。如今,他们化作两座坟茔不知寂寞地守候在我们的老家,平时,我们忙工作忙生活,顾不上看看两位至亲一眼,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去他们坟头,给他们送点纸钱,让他们在天堂里不再受穷不再受苦不再受累。

  回老家过年一定要烤年火、守年根。“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火兆一年运,灯照一生明”,在老家的年俗中,“除夕之火”,是运程之兆。 生火多用树根形成的巨大“疙瘩”,以保证大火能够烤到初一的早上,一边生火一边用吊罐或铝锅炖肉,等到“疙瘩”烧成足够火炭时,肉也炖好了,这时,要将火炉的火分成几份,用火盆装上,分放在每间屋内烘房,预示来年红红火火。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便围坐在火炉旁包饺子、守年根,看着火的烈焰、聊着年的话题,感受年的气息,无比温馨美好。

  回老家过年必须喝老家的“茅台”——甜杆酒。它是一种让我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美味饮品,绿色天然的上好佳酿。相对于白酒复杂的工艺,甜杆酒制作简单,它以甜杆(又名糖高粱)为原料,清水伴曲发酵,人工制作蒸馏,性温、祛寒,适量饮用有活血、开胃、助消化等功效。它没有白酒的刚烈,也没有红酒的娇柔,口味纯正,平淡而不失韵味。老家人爱酒是出了名的,“无酒不成敬意,无酒不成宴席”,而甜杆酒便是当地人招待知己客人的上乘之选。到了老家,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每天都要炒上数盘自家种的菜,热上一壶滚烫的甜杆酒,边品边聊,甜杆酒特有的香甜由唇、舌尖向整个口腔弥漫,淡淡的,纯纯的美酒与浓浓的`乡情、友情一起灌进我的胃里,沁入我的五脏六腑,我享受着这人间的美味,感受着这浓浓的情。甜杆酒滋润了老家人纯净美丽的心灵,培养了老家人豪爽开朗而又不失温婉的性格,对甜杆酒的理解一如对家乡的情感:深沉不肤浅,平淡不浮躁,意味悠长,回味无穷。品着甜杆酒,感受着浓浓的乡情乡味,感恩着老家的忠实、憨厚、纯净与美丽!

  我常常想,老家好像一部迷人的画卷,只有慢慢欣赏,才能不会错过每一个景致;老家好像一部巨制史诗,只有不停地研读,才能越读越有韵味;老家好像我的私人空间,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无拘无束、放松身心……。

  老家是一块现代的世外桃源,它的景色那么美、吃喝那么好、人民那么亲、发展那么快,真的回去不想走,反倒是心里悄悄埋怨时间过得太快,我想:也许是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老家就为我打上了她的印记,一辈子想离也离不去啊!

【老家的年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老家的年味作文03-31

老家07-01

老家09-01

老家06-30

客车散文随笔01-10

裹脚散文随笔04-02

小年散文随笔01-26

棉布散文随笔04-22

父亲的散文随笔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