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散文随笔
今天是母亲节,也算是洋节。但并没有像圣诞节那样,因为与元旦春节太近而叫人有点反感,反而叫人倍感亲切。由于这是伟大的母亲的节日,然全天下的儿女心中都能引起共鸣呀!
一首唐诗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孝道。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的,母爱如温暖的春阳普照大地,给万物以无私的恩泽,儿女只能心存感恩,才会报答母爱于万一。
而我呢,母亲已于多年前逝去,让刚刚成年的我,没有来得及好好报答她的哺育之恩,而且留下了一丝痛苦的记忆,也算是深深的遗憾吧。
那年那月那事,我已不愿提起,但并没有忘记。那些愉快的时光,那些惨痛的教训,那些幸福而温馨的洒满阳光的记忆。
一
怀着丧母的悲痛,我回到了单位继续着无聊而又无奈的工作。白天忙,什么都忘了;晚上贴上床,释放了身心的疲惫。
“给我倒些水!”
听到母亲的呼唤,我挣扎着想从炕上爬起来,却不能够。
母亲最后一次病倒,自三月十八至八月,瘫痪在床水米难进,子女轮流床前守孝。在这期间,我学会了做饭,洗衣,更是佩服母亲生命的坚韧顽强。她神智由糊涂到清醒的一段时间里,是靠着内心多么强大的毅力而与病魔作斗争,手拽布条攀着腿已经能够坐起来了。这令我们万分的兴奋,满以为这下母亲可以康复,可以到大医院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可临近中秋的夜晚,她却。
我使劲挣扎起来,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了母亲,原来我在学校啊,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耳边还回响着母亲要喝水的声音,却没有为她倒来,我趴枕头上低声地啜泣着。
二
小时候我们小哥几个在爷爷家玩,奶奶看到孙子们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想给些吃食奖励我们一番,但给糖果没有,摘些杏子没熟。有了,她老人家提出了一竹篮白腾腾的馒头,一人一个,大家满心欢喜。
我却不要,说:“不要不要,我一会回去吃我妈给我做的红馍去呀!”
听到我这么说,哥哥姐姐都笑了:“傻蛋,放的白馍不吃,还要吃红馍,红馍有啥好吃的?”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她也笑了。原来,我所说的红馍,就是用黑面做成的。但我还是坚持说:“我就是爱吃你做的红馍!”
的确,母亲的手很巧,饭做得好是出了名的。村里为工作组和学校的先生派饭,总该给我们家里领。母亲经常说:“都是一把面,饭由人做哩!”普普通通的.材料,母亲总能变出不同的口味、新鲜的花样来。
她还会绣花,把自养的蚕茧纺成丝线,再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做成小巧玲珑的香包一样的玩意,待端午节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甚是好看。
做花馍,也算母亲的强项,每每有人为外孙满月做“囫囵馍”(把面团成小车轮一样的形状,在把捏好的各色面偶粘在周围,放在锅里蒸成)的时候都来请的。平常的每年七月七,母亲也极乐于为孩子们烙“娃娃馍”(当然还是要八面加工成各种虫鸟的形状,再用花椒籽点上眼睛),穿成一串挂在脖子上,总比别人的吃着香甜。
三
父亲在我们这个家族是老大,母亲自然是长嫂,确实起到了像“包公戏里”唱的“长嫂如母”的作用。
听说,分家前她陪伴父亲忙里忙外,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吃了不少苦,几个叔父的上学、成家、得子,姑姑的抚养、出嫁,以及平常的人来客去、门户礼节,她一管到底。
分家后,她和父亲一起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养儿育女,赡养老人,关照兄妹,吃了不少亏。每每受委屈时,她总默默地流泪;和别人起了争端,她总是让一大步;被别人误解,她也是忍上一忍。
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没长眼睛,天长眼睛着哩,亏还能把人吃死不成?”
她也经常到三十里外的舅舅家去,帮外婆洗洗涮涮、料理家务,舅舅们一直都很尊重她。
小时候,我穿着表哥的衣服感到很舒服。因为大舅在外地工作,把表哥放在家里不放心,每次回家都顺带买件衣服给他。表哥退下来的衣服,自然很快都成了我们几个小老表的了。母亲有几次还把我的衣服借给邻居家的孩子走亲戚穿,把我的鞋子送给他们,为此,我还哭过鼻子呢。
四
母亲识字不多,但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六个儿女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她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经常拿着我们的课本看,尽管她只有看懂连环画的能力;记得她也给我讲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还有谁谁求学的故事,这些都是大舅讲给她的或是她从秦腔戏上听到的。
提起在地质队工作的大舅,她很自豪:“你大舅文采好,字也写的好,你们一定要向你大舅一样好好读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每当我犯了犟脾气的时候,她也会说出“马列主义,灵活运用”的话来,我便会喜笑颜开,破涕为笑的。
母亲有时也很严厉。
因为自我懂事起,父亲便不再打骂我,他善良敦厚的一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的多病,麻烦透了母亲。四处求医问药,不见成效。有时犯急,她也求神问卦,还是见效不大。肉我不吃,硬饭也怕,冷天咳嗽,热天盗汗,回身无力。母亲便让我忌冷,穿暖,防感冒。
最厉害的一次,是村里水库抽水浇地,我学着邻家哥哥的样子从大渠里挑水浇门口的树。被在大渠边洗衣服的母亲看到了,直撵过来,我摇摇晃晃的挑着水往回跑。她见我不停,就顺手抽了个树条子,猛一挥手,我的脊背上便一阵生疼。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哭着说:“妈,我再也不敢啦!”她勒令我把桶挑了回去,才作罢。
但对于子女的读书,她是百分之百的支持的。她经常对父亲说:“我能念到哪里,我们就供到哪里,哪怕借钱也叫娃把书要念了哩。”
五
母亲的个性,是影响了我们这些儿女的性格,不多事、最坚韧。
感谢母亲,报答母爱。
母亲去了,我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珍爱生命,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更大极限,回报阳光,回报大地,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和快乐。
【慈母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慈母多败儿散文随笔08-27
慈母11-12
慈母爱09-02
慈母情深03-26
慈母心07-24
慈母泪05-12
慈母情深04-25
慈母深情05-01
慈母情深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