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方姑娘的老饕之路散文随笔
“扶霞”,一个土味儿的中文译字,充满乡土风情。从这名字就能猜到,作者虽然是个西方人,必定是个“中国通”。
是不是“中国通”,先看她懂不懂吃。果不其然,扶霞在《鱼翅与花椒》这本书里,不但把中国的主要菜系摸得门儿清,甚至钻研到了隐秘的“野味儿”和上等的调料,挑选食材、亲手烹饪、走访藏在巷子里的最地道小店这些就更不在话下了。怕是很多平素喜欢以“吃货”自居的国人,在这个英国姑娘面前也要甘拜下风了。
每一个吃货对美食都有一颗热情似火的心,扶霞也不例外。在中国,扶霞可是经历了美食上的“脱胎换骨”,从最初看到很多菜肴就觉得“恶心”、“丑拒”的小白,真正成了一个对各路菜系如数家珍、不光会吃会做还懂极品调料的“老饕”。这本《鱼翅与花椒》,可以说是她的“吃货进阶史”了。
接纳一种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是一种挑战。很多人止步于“误解”,就像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文明未开化、中国菜“恶心”、“中国人什么都吃”,也有很多中国人觉得西方菜粗犷原始、半生不熟、生菜直接凉拌了、不讲究做法。互相觉得对方是野蛮人,这就是典型的误解。
想要互相了解,就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接纳,而不能先入为主的否定、居高临下的评判。这种心态也许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我们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对外交流,跟外国人之间充满了各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误解,宛如青葱懵懂的少年跌跌撞撞地探索新世界。如今回忆起那段岁月来,不觉莞尔。
扶霞对中国菜的探索,也是这样开始的。她跟其他西方同学的差别就在于敢尝试、愿意融入,能打破误解。想做吃货,哪少得了尝新鲜呢。
第一关自然是眼睛。很多东西看着就让人害怕,胆小者真是没法下筷子。但扶霞愿意接受这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吃食。尝尝又何妨,万一好吃呢?不尝可就错过机会了。
第二关就是嘴巴了。万种美食都要从口入,用牙齿细细咀嚼,用舌头慢慢品尝。扶霞最初到中国就去了以麻辣闻名的四川。川菜的味道足啊,再加上许多东西嚼起来口感独特,这就足以让许多人逃之夭夭了。扶霞却不怕,什么都敢送到嘴里品尝。
第三关当然是动手。作为吃货,扶霞自然跃跃欲试,想要在厨房大展身手,用巧手把食材变成美食。一个西方姑娘,不但跟成都很多餐馆的老板交朋友、学做菜,还硬是去报了专业厨师培训班,成为班上唯一一位身份特殊的外国学员。她拼命学做菜相关的词语、记各种笔记,摈弃西方各式花样工具,单凭一把普通菜刀,“回归到烹饪的基本,没有捷径,无法偷懒”,苦练刀工,拿捏调味,掌握火候。有这份决心,想不变成“资深吃货”都难。
第四关却是动腿。说道动腿,可不只是日常钻小巷子、挖掘地道美食小店了。扶霞可是把东北、甘肃、湖南、北京、福建、扬州这些地方都跑遍了。她不但要寻找最地道的地方菜,还要寻找那些隐蔽的“野味儿”农家乐,甚至专程去寻访最最地道的花椒产地,品尝清溪花椒。也只有名副其实的“老饕”,才肯这样不辞劳苦吧。
饮食是民族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扶霞从吃上深深地了解了华夏民族。逛历史博物馆,查饮食相关的历史资料,出版介绍中国美食的书籍,“老饕”扶霞把她的中国美食探索之路走上了巅峰。
经过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洗礼,扶霞早已成为半个中国人。她对中国饮食的了解胜过许多中国人。尝遍各种丰盛美食之后,扶霞更懂一碗清粥的质朴和舒适。“老饕”已悄然隐身,笑看更多“会吃的人”怎么吃。
回到书名《鱼翅与花椒》。如果说鱼翅代表一种饮食文化中该适可而止的道德界限,那么花椒则代表了中国人对味觉的终极追求。在界限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追求极致的味觉享受,这才是吃货的终极目标。
“中国人会吃啊,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一个西方姑娘的老饕之路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老饕的造句05-21
理想之路散文随笔09-12
写作之路散文随笔01-13
老饕神话故事04-22
林姑娘散文随笔09-15
回家之路的散文随笔09-23
芦花姑娘散文随笔10-11
春姑娘来了散文随笔05-16
我的人生之路散文随笔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