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的抒情散文
怀念的抒情散文1
童年:曾经那些抱怨,是后来再也尝不到的味道。
乡下四五点钟便早已经是灯火通明,在厨房里开始忙碌,把厨具再清理一遍,把要装饭的木桶让米填满,柴火烧于锅间,前锅蒸饭,后锅煮开水。
偶尔羡慕起镇上那吃早点的特色,爱吃的混沌、面条、茶叶蛋,不爱吃的粉、油条、包子,偶尔想告别这每天都是米饭配饭菜的日子,这一吃,便吃了十年。
后来的生活总是过得越来越好,高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电饭锅取代了蒸饭的木桶,煤气取代了炉火,各种他乡不合胃口的特色早餐取代了米饭,可是,我还是那个胃,还是吃不惯电饭煲里的饭,还是有曾经那一份养育之情在内心深处,不减,不减。
初中:那一句喜欢虽然青涩,那一份霸道虽然不该。
白色的纸张写下内心的真挚,黑色的蜡笔勾画你不理解的真心。白色跑道,真的会有童话般的期待发生,傻傻地值得,傻傻地心酸。你说真正的陪伴真的就是在身边陪伴,假借着要融入集体的小心思,只是能多看一眼,多说几句话,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
那爱自由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我就倔强地上课吵英语老师上课,下了课挨几个板子又何妨?我就任性地和同伴拉帮结派,说我霸道说我高冷又怎样?我还觉得洒脱,不必在乎那琐事杂事,我还习惯一个人的内心,没那么多牵挂与束缚。
后来的不止一个人,总是喜忧参半,但如果可以,应该是要多点平等。
高中:不悔梦归处,只是偶尔想选择没出现过。
毕业时的眼泪应该是真,毕业时的礼物应该最珍贵,单纯的时代,有过的快乐应该是真,有过的回忆应该是甜美。
如果少点倔强与逞强,就少了点伤害与遗憾,只是懂了,要多久以后才会恢复曾经熟悉呢?
现今:自是回不去的岁月,岁月沉淀,路人纷飞,东瓶西镜,摆设慌张,偶然碎念,应是不变安康。
怀念的抒情散文2
这样的秋日,是适合怀念的。
处处飘飞的银杏叶,像是宋词里的一枚写意书签,有着陈年凄美的意味。连吹过的风,也带着经年的烟尘。旧人,旧事,旧时天气,是适合放在秋这样的季节里做背景的。
在北海公园门前,驻足,凝视这四个字,够古朴,凝重,也够温暖,亲切。这种感觉是从内心深处涌起的,有种隐秘的,难以言说的喜悦。灵魂在刹那间仿佛被什么击中,想要表达,亲近,诉说,却总觉得俗了。很多年了,它始终存在于我想象的空间里,美丽而模糊。然而,就在我最失意的时刻里,我与它相逢。这一切,就像是上帝苦心的安排。
喜欢,不因它是皇家园林,更不是因它的亭台楼阁,秀美风景。金农说,此间忽有斯人可想。我只是想起了一个人,和他的文字。他是一个孤独而丰富的人。现在这个孤独的人已经走了。留下的是他的灵魂。这个人的名字叫——史铁生。
他说,北海的菊花开了。那一年,他摇着轮椅来这里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这是他笔下的菊花,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多热烈。一如他的生命,素朴顽强。今天,我又一次看到了这些菊花,它们笑对秋风,傲对寒霜。可是,那个人呢?他的灵魂栖息在哪一朵花上?哪一朵花又是他的化身?
园中人流如织。拍照,喧哗,尖叫,人们似乎对一些东西孰视无睹。世界太喧哗了,难免听不到心灵的声音。我静静走在林荫路上,这个时刻,沉默是对斯人最好的怀念。沉默亦是一种高贵,我想,他必定也是赞同的。他摇着轮椅走在北京的每一个胡同时,也是沉默的。沉默里有对生命与永恒的追问探寻。那一行行车辙里,深深浅浅,盛满了一个人的文学之梦
远远看到湖水中一大片残荷,虽凋零枯萎,却并无衰败之意。荷叶,莲蓬,虽略显枯黄,却有着人到中年的饱满与洒脱。它们迎着秋风,展现着别样的姿态美。斜阳秋水,晚霞碧柳映衬下的残荷有一种安静的油画般的美。残缺的事物,总会蕴含着惊心动魄的美。亦如他。灵魂完整,就足够了。
尼采说过,热爱生命。哲人的话太抽象了,而他却用行动与文字形象的诠释了“生命”这个词的广度与厚度。
许多年前,给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他的文章,记得最后一句是: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他确实好好儿的活过,爱过。这句话,可以说给每个人听吧?有多少人,拥有青春,健康,财富,却不知道要好好的活呀!
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他摇着轮椅走在夕阳里的背影,想象他一个人在地坛徘徊到夜深的情景;我想象,他独自走过的那些四季轮回,那些夹杂眼泪与沉默的思考;我想象,他眼睛里充满的对于生活的向往,对文字的钟情,对人生的思索。再丰富的想象,也无法触及他内心那巨大的伤与痛。但,他是生活的巨人。他始终面带微笑,平静看待一切,包括死亡。他说,死是一个必然会来临的节日。
无助而彷徨的夜里,被病魔缠身的日子里,我翻阅他的文字,那些伤痛里迸发呐喊出的文字一次次带给我力量,带给我信心与勇气。
走在他曾来过的地方,心里暖暖的,一直被什么东西感动着,想落泪,想唱歌,想笑。我想,他也许会听见。这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低语。
文字,是给懂的人看的。你若懂得,我便安好。希望他的灵魂,在这里,安好。
怀念的抒情散文3
怀念是一种心理活动,眼睛是看不见的,你能看见我脸上的喜怒哀乐,但你看不见我心里的复杂变化,心这个东西,无影无踪,人常说脑子是思考问题,脑子是记载事物的,一切的思维活动可以说都是经过脑子来辨别考虑的。但是很少有人说我脑子在想你,你如果说脑子在想你,人们可能真说你有病,其实你说的千真万确,但别人怎么也不会相信的,你说我这颗心在想你,对方就相信了,那怕是假的,别人也不会怀疑你说的是空话,至古以来,想人都说用心,谁说用脑子呢?
从古到今,人很有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个特点,不同于对方,就是双胞胎,也是有很多差别的,并非是绝对的一模一样,人不一样,爱情也就不一样,生活方式也就不一样了,一个去了远方,一个就去想,想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思念是什么?就是对方的模样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整个空间,好象别人都不存在似的,唯有心中的恋人在自己的眼前展现,心中好象只有恋人的形象。
对有些人的思念可以梦想成真,古人有一句话,“金石可镂”金石都可以雕刻,世上的事情还有什么办不成的呢?只要相爱,彼此总会走到一起来的,怀念的这颗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相通心灵的人,的确能感到对方的思念,对方在想自己,自己也在想对方。好象自己对恋人的怀念,是一种特殊的电波,发射到了对方的心灵深处。
不要看世界很大,不要看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范围,确是很小的,人很多,真正属于自己朋友的人也是聊聊无几,人都是这样,不是说刚自己。当你走出自己的家,外面的人你数都数不过来,是朋友的没有几个,就是周围的熟面孔,相见有时候也只不过点个头,或者眨一下眼,也就算打招呼了。
你看别人家乱哄哄的,没有什么头绪,你一进人家的家,人家就发现,会对你产生怀疑。你看很乱,是你觉得生活乱,不是别人觉得乱,乱是自己的心乱了,不是人家的生活乱了,不要看舞厅乱哄哄的,一男一女没有章法,真正你去跳舞,绝色美人一大串,都是有家的,舞曲一起,各自都配成了对,你仔细观察,没有语言的男女,一个很特别的眼神,对方都能观察来,走到一起是自然成章的事,这就心在互想牵系着。
怀念能看见吗?谁也看不见,我不爱你,你不爱我,就是我们彼此同住一个院子,也未必有一句热心的话,说不上同住一个院子,几十年了,谁都未看过谁一眼,甭要看这一眼,这一眼也是人生的付出,不是说随便可以把目光就投到谁的身上的,让人不舒服。
投过来的目光,一旦被对方的心接收到了,会引起人浑身发烧,羞的人脸红,目光是看事物,如果产生恋情,那却是火辣辣的,就由不得你了。
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认识很多的人,但真正在心灵中永远记着并不多,都是因为心灵不相通,可是很少见的人,一旦印入脑海,似乎永不忘,他就是老了,你都能分辨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一直在你的心中有一定的位置,没有位置,什么都会忘记,就是自己的模样,回忆起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何尝更多的人呢?
人为什么都长的都不一样呢?不一样就是为了让恋人能认得,能记下,有了牵系。长的一样,还有什么意思呢,世界都是一种花,就不叫万紫千红了,大海不涌起千层浪,还叫什么大气魄呢?
怀念谁能看见呢?情人能看见,你看不见,因为你不是对方的恋人,你要有有了恋人,感觉就不一样了,怀念这东西是不公布于外的,只是给恋人的,是一种特殊的影像,也是一种别人无法接受的电波,只有有情人在生活中才能彼此去感受。
怀念的抒情散文4
TO年华深处的少年:
不知你的城市是否又下过雪,不知现在的你是否安好,亦不知你是否幸福、快乐。
当我决定要写这封这封漫长的信时,我的城市正在下雪。我记得我和你说过的,我喜欢下雨天,胜过阳光明媚的晴天。所以,在这个下雨天,我写下这封信给你,亦给我们那不明朗的过去。
有人说,相遇太晚,就会忘记宿命。而我们可能恰恰是因为相遇太早,所以不至于忘记宿命,只是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了一些残缺不全的烙印罢了。而这些斑驳的记忆,却足足可以让我回味一辈子。
兜兜转转的这些年,发生过的画面,被我在午夜里像放电影一样播放了无数遍,有些东西也许是因为太过苍白,所以在几经辗转过后,在现实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空洞无力。
现在回过头想想发生在我们之间的所有事,其实和那些狗血的剧情没什么两样。当时的我们就像有些人说的一样,我们大抵不过是觉得生活太过空虚,寂寥,所以才会以那样狗血的方式进入彼此的生命,又或者说,是进入了我的生命。
不记得哪个青年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所有的青涩都是最美的,而最后的遗憾,印象是最深的。当时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很有共鸣,觉得它就如同我们的轨迹在我的生命里一样,青涩却不失美丽。所以,总有那么一个理由可以使我在夜深人静时把它翻来覆去的回忆无数遍,即使他几乎已经耗尽我半生去爱别人的能力。
我没有向更多人提及我的这一段过去,因为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有些东西也没有必要众所周知。有些故事只适合自己藏起来,在无人时拿出来慢慢翻阅。
走进陌生的城市,认识陌生的人群,独自游览陌生的风景,这些都是离开你以后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直到后来才发现,没有你参与的人生,我也可以过得如此平静,只是会在看到某些似曾相识的画面时,突然想起你。
说过的想要一起看一场雪,看一次海,在如今看来,那也不过是当时一时兴起脱口而出的一句弱不禁风的话罢了。时过境迁,很多东西都是经不起时间冲刷的。最终我们还是会回到各自的世界,回到最初的起点,即使,人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人。
这个世界很大,我们会遇见的人很多,但真正能让你怀念一辈子的人却没有几个。我不知道那些你曾经来过的画面我会回味多久,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喜欢上一个人。你知道的,我不会轻易说爱这个字,是因为这个字眼太过沉重,所以不会轻易说出口,除非,我是真的爱过。
而如今,我缱绻在你看不到的世界里,默默地观望着那一整个你来过的曾经,我以为曾经那么绝决的离开,我可以做到如我那信誓旦旦的决然,可当泪肆无忌惮的滑落时,我才明白,有些东西真的不是说忘就能忘的。有些东西,当你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记住时,却在某个瞬间忘得干干净净。而有些东西,当你拼了命的想要忘记时,却清晰的要命,可以把你折磨得不眠不休。
于是,当所有这些明朗或不明朗接踵而至时,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在我的世界里筑墙构瓦,把自己围得严严实实。
也罢,既然欲忘不能,那我就把这一段时光深藏,藏入心底最柔弱的地方。
当岁月老去,当你情我浓的日子不在,当我们的背离越来越远,面对曾经,我只能说声谢谢,谢谢曾经你来过,也谢谢我爱过。
——如今的路人
我们这一辈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不期而遇一个人,然后随心所遇爱上一个人,最后遥遥无期怀念一个人。来来去去,兜兜转转,到最后,守候在自己身边的,却不是自己最初遇到的那个人。
在我们一晃而过的十年,几十年当中,无非就是爱上一个人,伤害一个人,怀念一个人,遗忘一个人。而所有的这些是是非非,亦只是生命齿轮上还没有契合的一道轨迹罢了,最终,当所有生命的齿轮重逢,然后契合,这些所有的棱角都会被时间摆平。而到那时,所有的波澜终将会归为平静。
只愿这一切被时光雕琢之后,心,可以波澜不惊。
怀念的抒情散文5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纵使我百般不舍,告别的日子最后还是如期而至。相聚时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虽然人已散,但怀念常在。
不知不觉,离开校园已经有好些年了。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小事、复杂的人际关系,磨掉了年少轻狂时的棱角和稚嫩,我渐渐变得圆滑,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样的自己有些陌生,就更怀念从前和大家共度的青春年华。
那时候的我们,都带有一点傲气,却格外意气相投,愿意为彼此两肋插刀。我们就像一家人,没有隔夜仇,总能在吵吵闹闹之中把不愉快的氛围赶走。毕业前,我们都有各自的方向,很快就要各奔东西,但是我们约好了要时常联系。即使不能常见面,也不能就这样失去这么深厚的友谊。
然而,我们的生活步调已经不一样,无法像从前一样同进同出,做什么事情都能有个伴。我们有了各自的圈子和生活,渐渐减少了联系的次数。尽管我们越来越少参与彼此的生活,但是我们的情谊仍在。只要聊起来了,时间和距离都无法分薄我们对彼此的关心。
多希望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我依然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大家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然后大家一起去上课,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依然大胆地睡觉、聊天、玩手机,或者一起逃课,期末的时候才来临急抱佛脚。
人已散,怀念常在。上下班的路上,我总能看到青春飞扬的学生背着书包结伴上学。看着他们,我都会莞尔一笑,笑他们的精力充沛,笑我们青春已逝,但感情依然如从前。
怀念的抒情散文6
母亲离去已经十年了,我始终相信,那边不会再有苦痛。一个往复,谁也躲不开的规律,却因了情感的纠缠,痛彻心扉。
我想我应该是一个隐忍的人,没有锋芒毕露的性格,挨欺负都不会主动说出来,或许连受伤都会比别人痛而不动声色。母亲离去以后的日子,我总有些思念不愿说出,甚至不想去面对,生怕这样对母亲会是一种打扰,也担心别人误解我的内心。
母亲是独女,只有小学文化,这在当时已经很不容易了。在东北的闭塞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并没有让母亲永远地束缚在那块很小的天地,母亲凭着自己的努力去了铁厂,去了县里,后来进了城。母亲曾经的老家,我只在小时候放暑假时去过几次,印象不是很深刻。一个很小的园子,种着青菜。一间土坯房,糊着旧旧泛出乳黄色窗纸的窗户,铺着草席的土炕,上面有蓝白相间花纹的被褥,土炕对面地上的箱座上有两个深褐色的箱子,旁边放着一盏煤油灯。说是煤油灯,还是太奢侈了,实际上灯油是菜油,发出黄豆粒般的光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屋子里永远散发出一股发霉的味道。我的记忆里,姥爷是个‘怪人’,从不和我多说话,也许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我不受待见,反道是姥姥对我还好。假期里我在农村的那些天,有的是事情做,跟小伙伴们去放马,去河边玩水,上园子摘菜,爬树摘杏,偷吃留做种子的花生……新鲜的感觉渐渐地淡了,最后我终于无法忍受每天反复被‘小咬’咬的几十个包而嚷嚷着回家。后来我想,母亲当时是怎样挨过来的呢?
母亲患的是类风湿关节炎——不死的癌症,却生不如死。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愿麻烦旁人,一次下楼梯不小心摔骨折以后,病愈加重了。我印象里最深的是母亲那双手,因侵蚀关节变形,没有一点好看的模样。母亲最后的一段日子,我替母亲梳头,按摩手掌,回想当初,母亲若不是洗洗涮涮操劳透支太多,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没有也许,真实残忍。青烟袅袅,模糊间,倾听灵魂的声音,天堂里能够感知这份思念。
从前,当我还赖在暖暖的被窝里,而在厨房里忙碌了半天的母亲会把手插在我的枕头下面,然后叫我起床,帮我穿衣服;从前,当我生病的时候,母亲用手试着我的额头,然后给我喂药,做好吃的;从前,当我做错事以后,母亲会毫不留情地出手,让我明白浅显的道理;后来,我长大了,一时的任性与叛逆,疏远对母亲的亲情;后来,我觉得自己行了了,胡诌一些所谓的大理论去争辩;后来,当我终于有些懂事的时候,母亲老了,为不麻烦我,拒绝我的举手之劳。我想,母亲一味地付出,就是想让我有一个安稳的环境,以后能体面地生活……
20xx年2月14日,母亲永远离开了,解脱了。再也不会有一双温暖的手抱着我,领着我走路,递给我书包,给我织唯一的一件毛衣,不会了,再也不会了。而我,不应悲伤,我已经长大了,我会永远地怀念。母亲,一路走好!
一路前行
不是我不舍得
只要您快乐
我宁愿渐渐褪去
原本灿烂的色彩
那是我的梦
还您一份恬淡的安静
一切因爱
回忆真实的场景
又怎能拼凑完整
您对我付出的全部
在内心渐渐丰盈
那是您的梦
让我坦荡地去面对未来
怀念的抒情散文7
我总是不相信父亲真的去世,总认为这是一次长久的远行,可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终究没有等到父亲的归来。
爸爸——爸爸——爸爸
您去哪了?
我在纵横交错的路上寻找
不知您是从哪条道上远行
我对着四面八方呼唤
却听不到您的一丝回音
爸爸——爸爸
难道
我想再与你相聚
只能在梦中相会?
难道再见一见您的颜容
只能在心的远景里凝望
爸爸,人间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
人间再也没有您一点消息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几年了,但当我每一次想起他老人家的时候,父亲在那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挣扎的身影便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脑海。那浓浓的父爱仿佛还萦绕在我的身心。当我想把它写出来时却又不知如何用恰当的语句来描述,只能用这浅薄、陈旧、直白的话语来诉说父亲大地一样厚重之爱的点滴。
我始终忘不了父亲是如何在别人歧视的眼光里含辛茹苦地支撑着大小十一口人的家庭;我始终忘不了父亲是如何用惊人的耐性,上孝敬着常年生病的爷爷奶奶,下抚育着不通事理又顽皮的七个孩子。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父亲面对我们家一次次人生失败后的无奈。
一辈子人穷志不穷的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兄弟七个当中哪怕只有一个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因此在我们上学的漫长岁月里。孤独无助的二老从来就不会因为什么事让我们缺过一节课。可是我们一个个不争气的家伙从来就没能使父亲有丝毫自豪的感觉,我们没有让父亲低垂的下巴上扬一点,当我们一个个都扛起锄头干起了人类最古老的活计时,我知道父亲的心就好比在大灾之年自己苦心经营的田却又长满了荒杆那样沉。面对父亲的一声长叹。我想父亲的心中一定长了一个大大的瘀结。
父亲是个很要强的父亲,他的眼光要比常人看的更远。在许多同龄的孩子扛起镢头采煤挖矿能及时给父亲减点负担的时候,他心中又萌生了新的念头,他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都能有一个轻巧养家糊口的能力。于是我们带着父亲殷切的期盼,带着家里连借带凑榨油般挤出的钱四处学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再一次辜负了他老人家的希望。
亲爱的父亲,你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但我们却没给您任何补偿,又一次给您带来莫大的失望。
所有的愿望都是那么遥远,那么无期,所有的付出一时也解决不了眼前困景。面对我们兄弟一天天长大,面对兄弟七个都要成家,面对远远不够住的.三间破屋,年近六旬的父亲带领我们开始了手工制砖。有好长一段时间父亲吃住都在砖窑上,吃的咸菜冷饭,睡的湿地潮被。好不容易场上有了几万砖坯,父亲脸上有了一点红晕,谁知不到半日,一场暴雨,一切努力化为乌有,父亲在雨中用瘦弱的身躯,张开满是裂口和老茧的双手,扶着五尺长的坯墙用尽全力不让砖坯倒下,但是脚下的水已没过脚面,眼睁睁地看着砖坯在身前身后一批批地倒下,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可是父亲还是没有松手。当时只有父亲和三哥二人,看到这情景,三哥赶忙上前扶住父亲说:“爸爸,不行了,算罢。”但是父亲看着已化作稀泥的砖坯好像在问,又好像在自言自语:“不行了?不行了。”可双手还没有离开那摇摇欲倒的几尺坯墙。
那哪是扶着砖坯,那原是扶着一个希望啊。
父亲的头有时是昂着的,但我知道他的心是垂着的;父亲的身体是瘦弱的,但我知道他的信念是坚强的。父亲啊,亲爱的父亲,你心之枝条上已呈受的太重太重。
我羡慕那些付出就有所收获的父亲们,我羡慕那些吃了苦换了甜的父亲们,我羡慕那些在农闲时聚在一起吹牛抬扛下棋玩牌的父亲们。这一切离我们的父亲太远太远了。
面对父亲在困苦岁月里的顽强挣扎,我心里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要让父亲的晚年过好。可是这一天再也没有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噩耗打破了我们还以为要和父亲长相守的梦,父亲在砖窑上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去世。
那是一九九二年农历九月初七,公历十月二日,一个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我再也没有听到过父亲那亲切的声音,从这一天起,我再也没有了父亲那温暖的关爱。
这以后的几天里,妈妈不让用死人的方式来对待父亲,她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好端端的人一夜之间,竟近在咫尺却再也不能对语,竟成为永恒的绝别。那几天母亲总是隔不长时间一边哭一边端着饭自己试好烫否后才一口一品地喂给父亲。但是父亲哪能再咽下,饭从父亲的嘴角溢出,湿了大片枕巾。
母亲说,父亲在世时没有躺着让别人伺候过,她要给父亲补偿。
我不伤感我们从此得撑起一方天地,只悲叹,父亲在世时竟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竟没有累过我们半分。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再没有了我每一次出门时您那千般叮咛,再没有了我每一次出门迟归时您那焦急等待的身影。您曾给我们成长路上打扫荆棘,您曾是我们身后那座坚实温暖的靠山。如今,再没有了。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你说什么时候咱们的房子修好,我们兄弟都成了家,你要好好歇歇。那一日,你没有等到;你说什么时候家里没有外债,那一日你没有等到;你说什么时候,咱们收秋种地不用肩挑,那一日,你没有等到。
你那对人生最朴实的愿望都化为一个永远没能等到的节日。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
如果
如果
如果
你不会
你不会
你不会
面对您博大而厚重的爱
任何语言都是那么苍白
我只能说
你是我最可敬可爱的人
儿的心是记载您永远的碑
怀念的抒情散文8
我的母亲带着对生活的无限眷恋离开我们了,我非常想念她。这种思恋之情真是无法言表,潸然泪下,尤其昨天是我儿子的生日,我很想我的儿子,我就想起了我的母亲是如何想我的,人都说养儿才知父母恩,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呀。其实世上最亲的莫过于生你的和你生的,这种情感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我母亲生上个世纪初,如果活到现在应该90多岁了。母亲应该算是大家闺秀,识文断字的,长的端庄秀丽,也是远近闻名的美女。我父亲家也是大地主人家,家境很富裕,妈妈嫁过去就是少奶奶了,后来跟着我当警长的父亲当了几年阔太太,享受了几年的荣华富贵,直到后来解放了。
母亲生性泼辣,敢想敢做,在东北刚解放的时候就是妇救会的干部,人送外号穆桂英,如果不是我姐姐太小(当时才几个月),我母亲就去当女兵了,可能还会去前线。
解放后,父母亲在辽宁的一个矿上工作,1962年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母亲跟着父亲,带着哥哥姐姐举家下放到老家农村。到老家的第二年母亲生了我,可以想象我们家的生活过的是多么窘迫,父母都是那样出身,年纪也不小了,一辈子也没有干过活,父亲只能给生产队放牛,挣最低的工分,母亲自从生了我身体一直不好,也不能干什么,直到哥哥长大了生活才有了改观,这几年母亲吃了不少的苦,受了许多白眼。
后来落实政策返城了,母亲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好景不常,父亲有的脑血栓,这可苦坏了母亲,母亲没日没夜的照顾着父亲,因为我和哥哥都很忙,没有帮上什么大忙,这点我如今都觉得很是愧疚。
母亲呀很对不起你呀,在你暮年的时候,很需要我的照顾的时候,我却为了我的幸福,我的家庭离你而去,远在他乡,让你尝尽了是念之苦。人都说人生三件不等:孝敬父母、教育子女,锻炼身体。这就话说的太对了,现在我多想孝敬你呀,你却离开我了,我无法补偿对你的愧疚之情。每当我回忆起你送我的时候,你站在车站久久的不肯离去,直到看不见我了,车开远你也不走,你每次送我的时候我都不敢回头,其实我已泪流满面,母亲呀我多想再见到你呀,哪怕在梦中呀。
母亲呀你知道吗,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流泪了,对你的思念已经无法控制了。我多想像小时候一样不到你的怀里呀,应情的享受一下母爱呀。
母亲呀你知道吗,女儿一辈子对得起任何人,唯独对不起您呀。让你孤独寂寞的度过你的晚年,女儿有愧于您呀,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好好报答你,报答你的养育之恩,让你幸福快乐的度过你的晚年。
母亲呀你知道吗,现在每当我看到和你年龄相仿的老妈妈,我都会很激动,就像见到你一样亲切,我都会凑上前去打声招呼,如需帮助我也会进我最的能力帮助她。
母亲呀,你知道吗,昨天是你最宠爱的外孙——于超24岁得生日,他已长成1。9米高的非常帅气的大小伙子,他今年大学毕业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你这个外孙很有出息,他是咱们的骄傲。
母亲呀,你是我最好的母亲,我想来生还做你的女儿,做你的乖女儿,孝敬你一辈子。
怀念的抒情散文9
“那年我离开老家,天空中有雨在下,肩上的背包沉沉的呀,装满外婆的牵挂,我看到她眼中有泪花,风中飞着她的白发,拉着我的手紧紧的呀,还有说不完的话……”一首侃侃的《老家》,把我的思绪再次拉回到过去,奶奶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我脑海:那慈祥的面容,那满头的银发,那圆圆的发髻,那或黑或蓝的带大襟衣服,那一圈一圈缠在小腿上的或黑或白的长布带,那双被裹过却不算小的穿着小口鞋的金莲,还有我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温馨、幸福时光,一幕幕全回来了……
儿时的记忆里,奶奶是勤劳的。每天天微微亮,她就起床,打扫屋里屋外、准备一家人的早饭,然后洗洗刷刷、喂鸡喂鸭,很少见她坐下来歇会儿,好像她有用不完的劲,家里也有干不完的活似的,她就是不停地忙东忙西。有时家人劝她休息休息,她就说干习惯了,闲着难受,奶奶是闲不住的。
儿时的记忆里,奶奶是个讲究人儿。和农村别的老人不一样,奶奶爱干净,她总是头发一丝不乱,衣着整整洁洁。虽着粗布旧衣,却收拾的利利落落,啥时候看见她,都是清清爽爽一老人。奶奶也不像别的老人那样爱唠叨,她总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言,直到八十多岁也是如此。她说人老了,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别惹小辈笑话,遭小辈厌烦。奶奶的这种洁身自爱直到她生病离世都未改变。
儿时的记忆里,奶奶很和蔼。虽然常听父亲和姑姑说,奶奶对他们的管教很严,家里的规矩很大,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一直是和蔼的,她对我们姐弟三人很是宠爱,尤其对我更是如此。小时候,我就是奶奶的一个小跟屁虫,她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她烧火时,我就蹲在灶门口,时不时往灶里扔些柴;她扫地时,我就拖着小撮箕,把她好不容易扫在一起的垃圾弄的一片狼藉;她洗衣服时,我就拿着小水瓢往盆里舀水,结果撒了一身一地……总之,不论奶奶做什么,我都要去“帮忙”,但是奶奶从没有大声骂过我,至多是轻轻拍拍我的手或是用手指点点我的额头。我在奶奶的宠爱中幸福的长大,父亲说,这叫隔代亲。
奶奶不但疼爱我们,对村里其他的孩子也很和善。那时农村孩子都多,农活也多,有的人家没人带孩子,就把孩子往我奶奶面前一丢,而奶奶就尽职尽责的照看着,还兼管饭。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年年农忙都如此。奶奶再累,从无怨言,她常说,谁还没个难处?伸把手就过去了,不是啥大事儿。奶奶用他的善良赢得了全村人的爱戴。每年过春节时,到我们家给奶奶拜年的人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还有那些已经嫁人的姑娘,每次回娘家都要抽时间和奶奶坐会儿,唠唠家常。奶奶的身边充满了温馨。
儿时的记忆里,奶奶是要强的。听村里人说,奶奶的一生很坎坷,她小时候是遗腹子,后来嫁人了,我爷爷又早早过世。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奶奶选择了承担。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想而知奶奶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自家妯娌的欺负,村里外人的嘲笑,奶奶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不公。很多人劝奶奶改嫁,但她始终不同意,她说:“三个孩子我哪个都不会丢下,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在哪儿,哪儿就是孩子的家。我不能让他们没了父亲,再到别人家去受气挨骂。”奶奶的要强和坚持给了父亲和姑姑一个家,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些幸福。晚年的奶奶常常会说起这些,她没有怨恨,只是说,看着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幸福的在一起,她知足了。我知道,面对子女们的孝心,孙子辈的懂事,奶奶的心是幸福的。
奶奶的要强还表现在另一方面。晚年的奶奶得了肺癌,因为年纪大,已不能再手术治疗,医生建议在家里用药。开始时家里人瞒着她,说是肺炎,她也相信了。后来一直不见好转,又越来越瘦,她就怀疑了。因为奶奶小时候念过一段私塾,认识一些字,她了解一些病的症状。虽然八十多了,她思维清晰,一点儿也不糊涂。她知道治不好了,就放弃治疗,开始绝食。不论家人怎么劝、哀求甚至下跪,都没用,滴水不沾,也不让打针。她说一方面不想拖累家人,另一方面她不想让自己变成那种被人伺候着拉屎撒尿的人,她干净了一辈子,她要干干净净的走。她说到做到,临走前她还坚持自己上厕所。奶奶走的很安详,听父亲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看到我和女儿。那时的我远在上海,女儿年幼又在生病,我的身体也不好,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家里人就没让我回去。这也是后来我一想起奶奶就愧疚,每次午夜梦回泪流满面的原因,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的不孝。奶奶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也把思念和伤痛永远留给了我。每念至此,泣不成声,笔难成文。这也是奶奶离开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愿提笔的缘故。
奶奶的一生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她靠一己之力养大了子女,又用满腔爱心带大了孙辈。她用品行赢得了家人的尊敬,收获了村里人的爱戴。奶奶是我人生中力量的源泉,何其有幸我有这样一位奶奶,让我的童年快乐无忧。因为奶奶的开明,我虽生在农村,却没受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这也让我在后来的生活中,面对女儿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时,有了反抗的勇气,坚持的力量。从今以后,我不再以泪水表达我的思念,我要过好自己的人生,以幸福让奶奶安息九泉,奶奶永远活在我心里!最后,还是以歌声来怀念奶奶:“那年我回到老家,天空中仍有雨在下,葡萄架下空空的呀,没有外婆讲童话,恍惚中我又见到她。”
怀念的抒情散文10
真正懂得父亲,是他的病重期间。
那时候,每一次回家,就发现父亲突然真的老了。仿佛老家门前的那颗槐树。树皮打褶、树干萎缩,满树枝的叶子开始泛黄……
其实,不是父亲突然老了。只是,我们关心不够。八十多岁的老头,仅仅怕影响我们工作,重病期间居然会瞒着我们。直到,病痛折磨他实在扛不住,母亲才叫我们几个轮流回家守护老爷子。
年迈的老父亲,此时,日常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他的病愈来愈重,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在病房,他不知道如何穿衣,总是扣错纽扣;裤子也只能是用一根布带子系上,甚至多次穿反了前后,颠倒了左右……即便是这样,一生要强的父亲,还是不愿意躺在医院,要我们这些下人们伺候。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美好留在人间。大病时,父亲做出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首先是他把烟戒掉;其次是坚持回家里养病。
医院医护条件当然比家里好,但是在他的坚持下,父亲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还是在家里渡过。因为,父亲平凡的生命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家和孩子们就是他最大的财富与最后的希望。
我终于恍然大悟,他一生的追求,就是照顾这个家。
村里人都很崇敬父亲,自小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为照顾奶奶和我叔子,出去打长工供弟弟读书,用一双手撑起这个家族。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到芜湖卷烟厂打长工;后来,为照顾一大家子人,二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回到庐江中学教务处打杂……
其实,年轻时父亲的理想是参军。母亲说,要不是当时家里孩子多,父亲可能就参加解放军。以父亲的精干,在部队弄个军官当当是没问题的。尽管他没文化,但是,父亲办事能力还是得到各方认可。三年自然灾害中,为拯救几近饿死的邻居,父亲从公家粮仓旁边扫出一袋稻子给邻居家充饥。为这桩善举的代价,父亲被告密者五花大绑游行示众过,因此,被免去生产队队长这一职务。此后,父亲被发配到芦席山碾磨、收稻,因公负伤后,转正遂成为第一代粮食人。
父亲的一生,对自己极为苛刻。他生活简单、朴素,却把最丰满的爱,都奉献给了这个家。
为照顾老暮的奶奶与年轻的弟兄,他放弃在外的优越物质条件,依然回家帮助我叔子念书。当年,生产队分家的时候,父亲硬是顶住各方压力把我叔子的家留在大队,并且,在生产队想方设法给他谋上一个会计的职务。别看父亲没啥文化,可是他明白事理。当年,许多干部被打倒时,父亲极尽所能在生产队分配轻巧事情给他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没文化的父亲,和本土许多精英们交上朋友。
母亲跟着父亲,虽然说没有享什么大福,但是,一辈子都没有下地干过农活。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担当?
挥着镰刀锄头,从地里走出来的父亲,对我们非常严肃,他所以吝啬地对待我们,无非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小,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们都是非常严厉。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我们柔情似水,他认为他的儿女不能只是在一片缠绵的慈爱中成长。为此,他只能扮成一座山,用坚强和力量充当我们身后的一个依仗。
大哥念师范后,大姐成为父亲的牵挂。本来,父亲是给大姐顶职的,但家里孩男孩子多,在大哥的建议下,最终给老二顶职。为安慰大姐,父亲愣是砸锅卖铁、四处筹钱给大姐凑学费,即便把家里准备盖房子的砖瓦钱退回来,也给大姐读巢湖师范。最后,到我念完粮校到粮站上班、娶妻生子后,父亲终于喘了口气,仿佛可以卸下担子。
这一生:从大哥到大姐,老二、老三与我,一路走来,父亲付出多少艰辛,才将我们抚育成人……记得那时候,父亲跑老二和我家是最多。看老二,是因为二哥在中心站上班,他在领导岗位、子承父业干得非常出色,老父亲感到很欣慰。到我家,是因为他惦念最小的孙子,时常跑过来看看。
父亲的好人缘,善有善报,还是得到些回报。
像大哥读师范一样,表姐考师范时,也有人举报她“超龄”。父亲找到郑校长,他们一道去教育局澄清此事,终于,表姐如愿以偿跨入教师岗位。另父亲退休后,单位还是舍不得父亲离岗。因为,父亲在岗30多年,送粮款从未出过一分钱的错。当他退休后,接任者终于捅一个大篓子,弄出在金桥丢失18万元现金的大案。
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父亲,除嗜烟好酒外,物质生活极为清贫。
退休后,他和母亲一直就住在老家的青砖瓦房内。房舍里除照明灯和黑白电视机,木头床和简单几样家具外,再没有任何奢侈品。他的退休工资,除孙子们回家添菜外,基本都舍不得用。就这样,父亲还时常送早餐给老三,帮着他看摊子。在父亲的心中,老三没有找着好工作,他觉得心里有愧疚。所以,他用忙碌来弥补对孩子们的爱。
想起父亲,我经常会在无人的角落心酸落泪。因为,我是个平凡的人,今生,恐无法完成父亲心中的夙愿。现在,我们唯有尽力去做好工作,努力去打拼,好好活着,才能无愧于这一份爱!
粮食企业改制时,那会儿,我所以极力跳到县委宣传部打工,不是为了那一份微薄的薪酬,其实就是想给父亲一丝安慰,给他脸上添点光彩。因为,我深知父亲,只要我们干得好,他才会活得开心。 一生要强的父亲,在临终时刻,我终于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繁华和纯净,一生不识字的他,却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
父病如山倒。那几夜,父亲吃喝要人喂,特别是撒尿拉屎更是需要人搀扶。但是,父亲从不大声嚷嚷,没有对我们讲过一句重话。他忍住痛,脸上始终微笑着。直到我值班时,我给他点上一支烟。尽管父亲的嘴角叼不住烟,但是他干燥的嘴唇依然不厌其烦地舔着烟嘴,轻声地问我家孩子学习怎么样?老大来的时候,他只是遗憾地伸出三个手指,意思就是到现在他怎么还只是三代人?
这种打击,那一刻,大哥落泪了。因为,大侄子的婚变,不光是他家的私事,也是我们这个家族的心病啊。
从来——真正的悲悯,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根”意识,仍如流水般流淌在至善者的心中。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父母和子女之间曾有的埋怨、不解等复杂情绪,都会在某一刻得到彻底释放。这一脉相承亲情的激励,相互伸展链接,才会让乡愁里的故土,唯一成为我们回家的路。思念如藤,很多年后,当我真正懂得父亲,明白他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付出的关爱,却是从他离开我们后才开始。
那个冬天,雪花静静地飘洒。我的耳畔时常响起筷子兄弟的《父亲》。因此,20xx年以后的每一个清明冬至,我们都会自觉地回家到父亲墓前祭拜。怀念父亲,那一份骨子里的父爱,并不会因为他长眠在青山绿梦中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爱会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