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烟雨经典散文
有人说,太湖美得像一段美艳的故事。倘若这话当真,怕是够读上一生一世了……
早春的太湖滩,温柔而安谧。微风鼓浪,轻轻抚摸着松软的滩地。鹅黄的芦芽儿,在不知不觉中探出了尖尖的头角。
这方圆八百里的太湖啊,天水茫茫,无边无际,让我这个从小在大山里长大连一条河都很少见的旱鸭子有些发晕。从陆巷码头刚登上“海天号”游艇,便开始翻江倒海地晕起水来。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折腾,总算到了太湖中最大的岛屿——西山。
明《湖山图》载:太湖有七十二峰,西洞庭山为最大而尊峙于中央,群峰环拱,远近参差,若圭若壁,湖光三万六千顷,澄碧如镜。
大凡山美,皆因水秀;二者相彰,方得佳境。西山之美,莫不如斯。
登缥缈峰观太湖韵味无穷,钻林屋洞听涛如聆仙乐……西山可游之处很多,可惜我晕得实在厉害,只好在石公山庄停下来休息。
石公山庄隐在碧波绿叶间,只露一角飞檐,仿佛一只从灵隐寺飞来歇脚的仙鹤。石公岛很古朴,寂寞得像帝王们从深山弄来的太湖石,玩弄够了弃在那里,被湖水浸蚀得千疮百孔。
夜幕降临,湖上飘起了红色的航标灯,湖畔华灯齐放,太湖鳞光点点,朦胧如梦。下榻湖畔宾馆,站在望月亭上,面对烟波浩渺的太湖,看月亮款款而出,半遮半掩,羞羞答答的样子,方真正领悟唐《仕女图》之佳妙。据说,农历九月十三,在岛上可以看到日月相会,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
月下的太湖可能从来没有这样安逸过。九曲栏桥直通望日亭,馆娃宫下流水无声,是怕惊醒这一湖春梦吧?那夜半钟声远远地传进太湖,是否会惊落一轮明月?又或者飘进那家客船,掬一捧乡思泪呢?!
回到床上,枕着波涛,盖着月光,总也无眠。同行的`梅村中学教师阿章不忍看我欲睡不能的样子,便凑过来神侃:“哎,你来晚了吔?!元月二十九日这儿可热闹透了。”我不知怎样的热闹值得如此大惊小怪,且听君侃下去。
“看没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我想了想,有点儿犯迷糊,“看是看了,不过这和太湖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你知道八十集中的最后一场戏‘火烧赤壁’是在哪儿拍的吗?就是这太湖。元月二十九日黄昏,寒风凛冽的太湖,秦砖汉瓦的古战场尘土飞扬,队伍骚动。旱寨的一百二十座军帐,曹操的点将台;水寨的一百五十艘船模,以及二十吨燃料和发烟材料同时点燃。顿时,五万五千平方米的‘曹营’火光冲天,大火由东南向西北猛烈燃烧:军帐、辕门、点将台、望楼等付之一炬,尘烟滚滚。漫漫火海中,兵戎相见,吼声震天,惨烈而壮观。黑夜中,‘曹营’士兵在大火中逃命跳水求生,惊心动魄……”
想不到这美人一样的太湖竟遭此“劫难",而烈焰飞腾的场景早已烟消云散,只留下这瞬间重现的历史残迹……
第二天醒来天光已大亮,阿章斜倚窗栏听那首远处飘来的流传苏州久远的民歌《太湖美》。据说,这首歌近年被无锡当作了自己的市歌,,听来有趣。是啊,世间的事原本就说不清的——就像这太湖,是苏州的还是无锡的?谁又能道个明白?
忽然记起郭老(郭沫若)的两句题诗,“太湖佳绝处,率先在鼋头”。这鼋头不是在无锡么?!
太湖,又名震泽。
烟雨琐事,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