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节气是美的散文随笔

时间:2021-04-27 19:31:44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节气是美的散文随笔

  还记得小时候背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多美啊。从一月到十二月,从春季到冬季,从年头到年尾,都有着相应的时令节气,比起日历中跳动更换着的冷冰冰的数字更能牵动人的情怀,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

节气是美的散文随笔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文明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在劳动生产中发现了自然规律,制定出岁时历法,来指导农事。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传统生活智慧的结晶,他们将时间的韵味藏在这两个字的节气中,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进行农事生产。春是年之始,古代的春节其实是立春之日,万物出生,万象更新,人们期盼新一年的顺利。布谷鸟“布谷布谷”叫着,催促人们耕种,这是大自然的符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切皆有其序,人们的生活随着气候物候的变迁进行,拿春来说,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雨知时节,滋润大地;惊蛰一声春雷,大气磅礴,万物都为之苏醒;“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清明时节雨纷纷”,古人出游踏青,一片祥和;“雨生百谷”,作物茁壮生长。农业文明贴近大地,敬畏自然,时令节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在节气的流变中忙碌前行,他们的生命年轮里,镌刻着每个季节的声音和影子,镌刻着自然的雨声和阳光。现在的节气,紊乱得不像话,人们也多抛弃了节气这部农事书,依靠机械冰冷的科技,感受不到节气的.那种古朴却很是深蕴的力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节气指导农事生产与生活,还由此生发出许多按时令季节而行的传统节日。从头数,春节、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伏日、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交年节(即过小年)。这些传统节日也大多与农事、社会生活相关,多为全民、集体性活动。古人们在节日里或祭祀祈福,或全民出游,都可看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与于认真,寄寓着他们美好的愿望。从远古到今天,诗词歌赋里也唱着关于节日的美好。王安石的《元日》,人们在新年伊始喝一杯暖暖的屠苏酒,希冀和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才是中国本土的情人节,青年男女,赏灯游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社祭祀,乡人一起饮酒;“暮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巳时节,外出赏春,在水边洗去霉气;“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秋游,登高插茱萸。……节气,时令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着浓浓的文化魅力。

  节气的变迁还关乎植物的生长,渔季的顺序,鸟儿的留与候,还有“吃”,也是离不开的。二月杏月,“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三月桃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四月槐花开,五月榴花开,六月荷月,“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八月桂花开,九月菊月,十一月葭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长江的江鲜也有其时令,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可是不能乱了序。还有民以食为天的“吃”,元宵吃汤圆,寒食吃冷食,清明有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腊八喝粥,还有十二月很隆重的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南方人会吃汤圆,北方人则吃水饺。节气,不只记录日升月落,春华秋实,还有温暖的人间烟火。

  从小生活在北方,宁夏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天就温暖,夏天就炎热,秋天就清凉,冬天就寒冷。一直不是很喜欢长沙,在这里看不到一年中季节的更替,校园里的树,一年四季一本正经地绿着,冬天再冷的时候也一样,看不出变化。家里到了冬天,树上的叶子早就落光了,只留下枝丫,光秃秃的,灰扑扑,很容易就给你冬天的感觉,天也总是灰的,辽远苍茫,还有大西北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往你脖子里钻,让你后悔没有围上厚厚的围巾。写到这里,就开始想家,想回家去,度过夏至,踏过霜降,去迎接冬天,然后细数春节的到来,届时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在人间烟火的浓浓情味里沉醉。

  节气,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它很有力量,在几千年前,它可指导农事生产与社会生活。它蕴藏着时间韵味,让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人间烟火的温暖,它,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