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也伤情的黄土地的散文随笔
千百年来,黄河从黄土高原挟着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黄河下游地区,填海造陆,汇聚沃野,改造良田,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基本土壤。
记得很久以前,在某部文学作品里看到了这样的黄河风俗——“穿沙土”。每当黄河流域有新生儿的降临之时,他们的母亲便会拿出早早为孩子们准备的沙土裤。实际上这是一个带着领口的布袋,领口两边是肩部,可以打开。把选来的黄河细沙炒熟,待放凉变温后,把宝宝轻柔放进去,让他躺在温热的沙土上。母亲一手抓领口,一手托底,来回上下地摇匀,整个裤内就温热起来。这时的小宝宝只把头露出在外边,在里面自由自在,既暖和又快乐。
当时看到这样的描写的时候,就很是令人动容。想来,黄河不仅给了流域周围人们的灌溉粮食的水源,更是养育每一个新生儿的土壤。给我了温热的黄土味道,虽然我不曾亲眼见过黄河的声威,但是它的一切,包括泥沙都是我神往的所在。那一定、一定是很踏实很华夏的味道,是我以后去异国求学时最亲切的母河。
这次所看的电影《黄土地》,也是真真切切与黄土相关的,但却又并不是给予养育的温暖那么简单。《黄土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在受到新思想的启发下,逃离强迫下的婚姻,却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故事。导演也许只是在千里走陕北之后想讲述一个见闻: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梦想是如何被唤醒、又是如何死亡的。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杀死梦想的,正是养育你的黄土地。它在养育你的同时;它也禁锢着你,甚至杀害了你。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沉悲哀。
故事进行之中,有一个新思想的载体,那就是革命者顾青,而在黄土地深深扎根的封建旧思想,与之相比,新的显得那么的脆弱。他一面鼓励着少女追求自由自主,另一面,他却不敢承担责任,以免对她父亲和对组织交代的麻烦,从这一点看,他又是十分懦弱的。虽然故事的最后,翠巧之死,给人绝望的沉重,但是她的弟弟憨憨的“反常”之举又给人了新的希望。旧的挣扎虽以失败告终,但新生力量绝不会轻易被阻断。
电影之中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镜头,就是占据了镜头四分之三的地面,而人的头是不见的了。这仿佛是在告诉人们,父亲、翠巧、憨憨这样的典型人物永远是黄土的小小一角,他们被压迫着,亦是被迫着向生活妥协。结尾之时,画面构图又有了改变,黄土地仅是画面的四分之一,天空占据了它别的部分。在我们看来,天空往往给人以舒心的希望。这正是在说别新事物入侵的黄土地也有所改变了。这样不规则的构图确实给人带来了新鲜之感,突破了传统陈规,却不免缺少了些美感,显得有些刻意和僵硬。但这创新之举确是值得赞赏。
原来,黄土地不仅再是那给予新生儿的温床,更是扼杀新思想之地。愿我们能好好珍惜她的好,也让她真正成为我们的希望之地。
【温情也伤情的黄土地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忧伤的黄土地散文随笔04-30
伤情抒情散文随笔01-09
温情无疆散文随笔04-29
温情的元宵散文随笔05-02
温情车灯散文随笔08-22
小屋里的温情散文随笔04-29
关于也不愿也不想的散文随笔05-06
女也散文随笔09-13
伤情的句子精选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