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美于艺,返朴归真日志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视频点击量很高,一位自称要用音乐成为旷世古今的世界首富的人,登上了央视舞台,却遭现场观众及评委极力吐槽,评委坦言,“我觉得你称不上是一位歌手,因为你无法带给我美的享受”。
个人认为,面对这样一种少数现象的存在,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我们,应该在自己对本专业内容及本质的理解逐渐清晰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一个问题,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我一直在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我愈发地感觉到,作为艺术的学习者,无论自己学习的是哪一门专业,我们都不能,也不应该把眼光仅仅放在自己所学的这一个门类上,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自己所学习的,不仅仅是某一个艺术类专业,而是艺术这个大的门类。
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态度和思考的方向,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各自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我认为,对于所有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断变化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探讨“艺术”这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开始,进而逐渐细化到各个具体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要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发散性地去寻找其他艺术门类与它的共同点。
任何艺术形式,要想长久地存活,都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演员、平台、受众。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于书房习字,信手写道:“感恩、知命、惜福、消业”,徒弟问,“说相声怎么做到这八个字?”郭爷大笑说:“为苍生,说人话”。
著名演员何冰在被问及对戏剧的理解时说道,“戏剧,就是演员用行动以审美的方式揭示人生真相”。
这个理论看似只适用于戏剧艺术,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两个关键词——审美、真相。
因此,我认为,这两个词适用于所有艺术形式。
其实,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艺术始终在夹缝中生存,所以,我们更应该始终清醒地明白,艺术的本质,是诉说美,说实话。
理解了艺术的本质以后,当我们回到各自的专业领域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理解自然地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立体了。
前几天,中国音乐学院马金泉教授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举办了独唱音乐会,我有幸前去观看,感受颇多,也让我对一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思考,那就是,“演”和“唱”到底孰轻孰重?
对于音乐会,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究竟是“听音乐会”还是“看音乐会”呢,显然,我选择了后者。
对于声乐工作者来说,单纯的歌唱是不足以诠释音乐所要表达的全部意愿和美感的,所以,我们要“演唱”。
“演唱”二字,应该分开来谈。
一为“演”,即表演。当然,声乐演唱中的“演”与传统意义上的表演是有很大区别的,后者当中诸如“感情线”、“动作线”之类的`要素,相比之下要求要低一些,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要把相关人物进行准确立体的呈现,以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更好地配合歌唱来诉说情感。
二为“唱”,即歌唱。这自然就涉及到声乐技术问题,歌唱家刘斌在青歌赛上说过,歌唱演员在舞台上的演唱需要有两个支撑——技能支撑和意能支撑。诚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做到技能支撑的持久和牢固,但一场正规的音乐会,至少要一到两个小时,技术再娴熟的歌唱家,在一场音乐会当中,也会有疲惫的时候,因此,作为一个好的歌唱演员,上述两个支撑,缺一不可。
马老师以及特邀嘉宾迪里拜尔老师都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但依然能够把一场音乐会演绎的如此完整,除了扎实的歌唱技术支撑以外,意能支撑是必不可少的。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老师以及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老师如今都致力于声乐教育,并把自己的演唱经验以网络慕课的形式与广大声乐学习者及爱好者进行交流。
观看二位的慕课讲授视频,不难发现,二位讲授的侧重点有明显的不同。
戴老师的讲授内容更多的侧重于诸如咬字、声音位置等歌唱技术的指导与教授,而廖老师的讲授内容则更多地侧重于诸如声音强弱、情感处理等作品风格把握及音乐性表现的指导与感受,而这种区别,恰好分别诠释了“演”和“唱”两部分在声乐作品演绎当中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在舞台上,“演”往往会影响到“唱”,那是由于演员的歌唱技术还没有达到可以“游刃有余”的程度导致的,诚然,我们必须要在稳定好歌唱技术的基础上,再去谈“演”,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演”和“唱”是一个整体,二者同样重要。
这个问题的解决自然会引发我们对另外一个问题的思考——我们的艺术教育究竟应该注重“技能”还是“审美”。
当前,我们的艺术教育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注重“技能”的机械性训练,轻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诚然,应试教育是现阶段最适合我们的受教育方式和最公平的竞争方式,但我认为,艺术教育有它自身的独特性,那就是,它真正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取得多高的分数,而是培养学生对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即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之,艺术绝不是虚无的,它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展现的美,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展现的,是最单纯,最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