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在棍棒下延伸日志
小时候,特别怕父亲,那生气的眼神、怒火的样子,让我望而生畏,心有余悸。年少无知的我,即爱又怕,不敢与父亲讲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听大人说,自己顺着做,很少有自己顶嘴的机会。
记得我6岁的时候,还没读小学,鬼头鬼脑,淘气又固执。为了能够吃上漳浦肉圆,悄悄跟在父母后面。那时村里人赶集都要到五公里外的街上去,父亲用自行车拉着老妈,走在乡村小道上。不经意间,母亲发现了我行踪,在车上大声喊我回去。可我就是不听,又偷偷跟着,后来父亲也停下来催促我回家去,可我不管他俩怎么催促劝说,我就是不听,非常固执,就是想一直跑着,跟着。跟了一段路,父亲真的生气 ,看我不注意,停下车,突然追了上来,抓住我的小手,拿起路边小树枝就一顿猛抽。我边哭边喊着:“不敢,不敢啦。”那时被打得像小兔子一样乱窜乱跳,可惨啦,大小腿被打得红通通的,火辣辣的感觉,皮肤像是被开水烫的一样痛,泣不成声,非常可怜。老妈看我被打不成样,劝阻并责怪父亲几句,说到:小孩还小不能打得这么狠,有不对也要好好说。我不敢看老爸眼神,低头跟老妈回家。就这样对父亲的严厉相当畏惧,一直伴随我的小学生活。
90年代初,也许是生活给了父亲太多的压力,那时家里兄弟姐妹5人,个个嗷嗷待哺待育,人多收入少。父亲在乡政府上班,早出晚归,那时也有下村驻点,一住大半月。母亲忙乡下农活,从来没有闲着。就这样父母在遇到子女不听话、使性子,往往是用严厉的手段来惩戒教育子女,促使我改掉许多坏的毛病,同时也磨掉的个性和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阶段,父亲就很少训我,教育我总是那句话:“书要好好读,考上好学校才有出路。”95年我考上省重点中专,父亲为了我的专业,费了不少心思,托关系找领导申请调换,为的是今后有一个好就业前景,亲自往学校跑了三四趟,那段时间父亲瘦了许多。不管有多辛苦,只要子女有出息,能长进,其实他内心是幸福的。哪怕借钱或贷款,也要供子女上学,父辈这一代人就是这样想的。
四年中专转眼过去,毕业时本来可以到企业上班。可父亲觉得工作岗位不太好,让我去当兵,考军校,寻找更好的出路。那时要想当家门口兵,可不容易,父亲想尽各种办法,求人帮忙办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后来如愿当上兵,在新兵连的时候,父亲还专程去看望我,鼓励我。当兵第二年回家探亲,听母亲讲到:父亲到新兵连看我,回到家里,跟母亲讲起我的情况,他自己都心疼得流下眼泪,说我被训得又黑又瘦,尖嘴猴腮,一笑起来满面是皱纹。而后经过努力考上军校,那一刻,成就他老人家一生对子女的希望。父亲多年的'付出,终于有所回报,这也是他最大的欣慰。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坚强的父亲用坚实的肩膀为家里作出榜样。退休不退志,如今还在为儿孙忙碌着。尽管身患肿瘤,手术后依然乐观向上,依然鼓励儿孙努力工作,奋发有为。严格背后是伟大的爱心,艰苦终点是胜利的凯旋。父爱如山,永远耸立在子女心中;父恩如海,永远澎湃在儿女的心间。无论岁月如何碾转轮回,深沉的父爱犹如长江之水滚滚向前,奔流在儿孙后辈的血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