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阳光的味道日志

时间:2021-04-15 14:17:43 日志日记 我要投稿

阳光的味道日志

  一

阳光的味道日志

  久违了阳光,日子被浓雾缠绵。

  在苍茫中穿行的车,无法把浓雾划开。灰白的雾无边无际,遮住了所有。眼睛所到之处,除了茫茫的灰白,还是茫茫的灰白。司机把防雾灯打开,那光柱也只能射出几米远,然后就在雾中消失了。

  冬天的早晨,我无法分清由黑夜到白昼的边界,就好像一艘太空飞船被强大的磁场拽进了黑洞一般。没有风声,没有流水声,什么声音也没有。如果不是间歇性的导航仪带有金属质感的机器语音提醒,我们的车队一定会寸步难行。车速慢到了蜗牛一般,慢慢向前爬。车内的人缄了口,却把眉头皱了起来,我不知道大家的心中是否和车窗外边的浓雾一般迷茫。

  我是应同事潇的邀约参与这次考察的。潇是位热情大方的美女,代表单位在村里挂职。那天打来电话,说想带领村班子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几处农业园区参观考察,来寻找一些适合村里经济发展的项目,知道我对农业比较熟悉,特邀我一起参加,我很欣然。

  二

  潇那个村庄我去过两次,在黄河岸边的一个臂弯里,静静地远离喧嚣。

  村里很静,成年人在天还未全亮的时候就到城里去了,学生们上了学,把村子交给了老年人和一些在街头巷尾蹲着不动或来回溜达的土狗,还有村边柴堆旁边扒拉草屑,寻找几粒遗落粮食或者虫儿的土鸡。一只公鸡羽色鲜亮,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高昂着头,看着七八只母鸡不断地忙碌。走在村里,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我久违的故乡的小村又一次复活,用温馨将我静静拥抱。

  第一次去这个小村的时候,潇已经挂职了一段时间,她带着村民们修了路,疏通了排水沟,村庄的面貌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有些庭院门口,栽上了花儿。一些常见的花卉不像城里的花园一般修剪得整齐,却也开的绚烂且肆无忌惮。木槿花开了好久,还在温柔地坚持。大丽菊招摇的很,格外醒目。牵牛花攀缘着墙头,把喇叭吹向天空。我最爱的还是那扁豆花和丝瓜花,它们会让我忆起乡愁。

  乡愁是很多人永远的心结,特别是如今的许多村庄正在消失,那些围绕着村庄的土路和田埂,小溪和野塘,大树和老鸹窝淡出视线的时候,乡愁就愈发浓郁起来。当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倏然不见,那些在村庄上空缭绕了多少年的美丽传说,也就无影无踪了。

  再回首,雾遮断归程。再回首,泪眼已朦胧。

  我把那个村子当成了自己的故乡,至少它唤醒了我尘封的记忆。那时候,秋色正深。

  三

  这一次在雾中穿行,时光已是隆冬。

  如今的冬天,失却了好多经典的气象。雪越来越少了,入冬下了一场,没等孩子们放学以后把雪人堆起来,就消失不见了。然后这个冬天,雪的影子再也没有来过。更不用说村庄在雪的覆盖下静静地呼吸,屋顶上的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才让人把一个村庄从原野里辨别出来。至于用竹竿从屋檐上敲下一段凌柱,咧着嘴唏嘘着把它嚼得像冰糖一般嘎吱嘎吱响,对如今的孩子们就只能是传说了。

  但冬天还是来了。

  城市扩张的步子减缓了,许多往年在工地上用一根绳索把自己吊在大楼外半天空的云雾里悠悠荡荡的村民,今年的活路格外清冷。他们不再去城里打工,而是回到了村里。城里的工地隐约在了雾霾之中,村庄的小路也隐约在了雾霾之中。雾霾是这个冬天的底色,也是这个冬天的主题。它遮住了望眼,让许多人迷茫,看不清前程。

  秋天开在村庄里的那些花,早已化作了尘埃。至于扁豆和丝瓜有多少收获,我没有特别关注,我只是想这个冬天,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也是一种奢望了。

  看着车里沉默的村民,潇还是想法打破了寂静。她向村民介绍了我,说我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对农业发展有很深的研究,对如何让村民在村庄里创业有独到见解,还谈到我的电视讲座《三农经济学》。几位村民对我投过来热切的目光,我只好悻悻地笑。

  尴尬总是被打破了,我开始看他们的脸,一色的黝黑。而他们的目光却是真诚的,我想起了故乡的那些旧邻,也是这样的目光。于是开始攀谈,说些村里的事情,庄稼的收成,土鸡蛋的价格,还说到了秋天的扁豆和丝瓜。他们说,那些东西是不能换钱的,明年你到村里去,想摘多少就摘多少。

  心里变得温润起来,这是一种久违的亲情,属于遥远的记忆。那时候的乡村,在钞票稀缺时光里,用来换一些果蔬和零食的,是浓浓的亲情。我这一刻被感动了,看了一眼潇,看了一眼跟我故乡旧邻一样的村民,暗暗许诺,一定和他们一起,穿越这浓浓的雾,等到阳光的味道。

  四

  可那一天的阳光一直也没来。

  我们在雾里参观了好几处现代农业园区,一些新的设施和技术,让那些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村民眼界大开。他们兴奋起来,好似村头的那只大公鸡看到了东升的红日一般,开始煽动着金色的羽翼,发出悦耳的鸣叫。我的兴奋度绝对没有他们高,因为这类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我见到的太多了。钢筋混凝土筑起来的大棚,安装了自动控温控湿的电子设备,全过程监控的物联网技术,还有自动收放的卷帘机,每一棵苗子根部的滴管,在我眼里都不新鲜。

  我曾带队参观过许多更为先进的设施农业,但我知道至少目前,它们还不属于如我故乡旧邻一般的这些村民。许多的农业现代化设施,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示范性园区,永远也不会计算每一层保温膜下边覆盖的经济效益。那些资金,就像从我们车边逆向行驶的`另一辆汽车,但见眼前一道灯光闪亮,然后就消失在茫茫的雾霾之中,再也不见踪影。

  我对潇说,村里的经济,还是实在一些更好。潇也点头,她知道没有办法争取那么多的资金让那个黄河臂弯里的小村的田野一夜之间抖擞起来。倒是在三河湖看到小拱棚里看到郁郁青青的韭菜的时候,我的眼前亮了。我对村民说,多听听这里的经验,特别是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来发展主导产业。

  生怕刺激了大家,我就换了半开玩笑的口吻,告诉他们大半辈子在农村,或许将来都不会种地了。几个村民就点头,脸上有些焦虑,还有人点上了一支烟,一边吸一边思索着什么。白烟从他鼻孔冒出来,立刻就和雾霾混在了一起,没有了平时袅袅的盘旋升腾。

  五

  升腾或许就是希望,我真心希望把他们的热情点燃,就像在雾里看到隐隐约约的烟头的那一点红光。

  路过城的西外环,一股浓烈的味道飘进了车中,霎那间有了被窒息的感觉。喘不过气来,大脑开始变得苍白,和车窗外的大雾一样苍白,仿佛就要走到世界的末日了。

  这种味道绝对不属于乡村,即使乡村里这几年建起的许多大型畜牧业基地,那些猪粪鸡粪牛粪的臭味,在今天从车外一进来的味道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我掏出一块白手巾,从保温杯里倒上了一些水,捂在口鼻部位,艰难地呼吸。当车子穿越这片区域的时候,我的眼里全是泪水,心里是无尽的悲哀。因了泪水的遮掩,我没有看到车上的他人是怎样穿越那个地狱般的所在的。

  好在我们穿越了黄河。黄河很瘦,无精打采的样子,在桥的两侧只能看到很短的一段,而且被沙洲分成了好几路,疲惫地蜿蜒进了浓雾之中,不见首尾。黄河两岸的城,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生出了高大的楼房。楼房也笼罩在雾中,看不到楼顶。

  潇很尴尬,她说明明看了天气预报,说好今天晴天的,怎么会是这样?我也笑笑,说这是光明前的黑暗,熬过去就好了。

  六

  如何熬过这光明前的黑暗,我想到了村里秋天开的木槿花,它的花语叫做温柔的坚持。

  坚持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在如今这种躁动不断的岁月。打开被雾霾罩住的心扉,需要我们鼓起勇气。所有迷惑眼睛的东西,都应该让一场凛冽的北风一扫而光。尽管北风带来的是寒冷,却也成了让我们自由呼吸的救世主。

  北风会尽快吹过来吗?

  那天回程的时候,天色已晚。我们在一个隆冬的短昼,看到了现代化的大棚里因为不见阳光而发育不良的青椒茄子西红柿,还有那些草莓,也看到了在黑暗中依旧可以生长的蘑菇。蘑菇们正在发育,它们的菌丝蔓延了培养基,把一个个菇体从基料中伸展出来。没有阳光也能生长,黑暗不能阻拦它们的生命进程。

  然后就是最后一个基地了,万亩莲藕基地。尽管天色很晚了,雾又加重了许多,潇还是要坚持让大家下车参观。因为在她挂职的那个村子里,有很大一片洼地,生长了野生的水草和芦苇。潇和村级班子商议,在这个冬天把它整理出来,明年栽培莲藕。

  藕塘边很忙碌,从黄河对岸的县里过来的商贩正在等待踩藕的人把叫做“葫芦头”的那种藕从池塘里捞出来。藕池的主人站在岸上,眼前是一台磅秤,等待计算今年的收成。他是我的相识,春夏时节我经常在他的藕池拍摄白鹭和黑翅长脚鹬。他看到我递过来一支烟,我摆摆手回绝了。然后就代表潇和村民们邀请他找时间到村里指导种藕。他答应的很爽快,而且还说给大家留下藕种。

  此刻,留下的藕种依旧在池底的淤泥之中谨守着黑暗,等待明年春天的到来。而那些村民们,已经开始在雾霾重整理那片池塘了。

  我好似看到,那个黄河臂弯里的小村庄,在村子的东南角的那片野水中,一片片碧绿的新荷叶,从水底钻出尖尖的角,然后把一顶又一顶绿伞撑开,高高擎起。在无穷的碧绿之中,洁白的莲花盛开,任凭蜜蜂和蝴蝶吮吸甘甜的花蜜,在风中与白鹭夜鹭池鹭一起舞蹈。

  那个时节,小村里城市里到处都是阳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