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在福特·科波拉导演的《现代启示录》里,有一个片段一直忘不掉。
在灯火昏黄的密林石壁中,库尔兹上校终于得到了他欣羡许久的生的解脱。在被利斧砍倒的那一刹那,暗红色的血不住的从额头往外涌,尚处弥留的他,睁着眼睛,嘴里不住的呢喃着:“horror,horror......”
在人不长的一生中,可怖的事情实然太多。有的人有密集恐惧症,看到过于繁密的物件,便会止不住的眩晕恐惧;有的人则是昆虫恐惧症,一见到昆虫就会惊地跳起脚来;还有的人患的是社交恐惧症,畏惧抗拒着与他人的交往。只是无论是哪一种恐惧,其背后所怀揣着的都是一颗渴望被了解的心。因而从某种意义而言,孤独或许就是这世上最大的恐怖。
我自小便害怕孤独,厌倦一个人的独处,固执的认定孤独者无异于行走在黑夜中的小丑,背负着卑贱屈辱的标志。
只是依旧事与愿违。成绩平平,性子慢热,加上挨过两次刀子的身体,我自然算不上什么被追捧的对象。一晃近20年过去,那个标志似都已融入了我的骨子里。
在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那个过于孤独,极度渴望被爱,而被憎恶占据的小鬼。
我会故意扯前排女孩子的头发,打闹,损人;
我会故意不做作业,带一大堆课外书去学校,上课也翻阅闲书;
我会大声的和父母吵闹,无论有没有道理,他们说什么我便斗牛般顶回去,直至最后摔门而出。
依稀记得多少个放学的夜晚,跑到了离家不远处的锦江河畔边,沿着两岸的河堤漫无边际的闲逛。又或是低头坐在木质的浮桥上,静默的望向远方,河水清幽将一旁的霓虹映射入眼,周遭寒风呼啸,夜色如墨。浮桥上人来人往,世界却小的好像只有我一人。
所有人都对此很不解,同学们觉得这个人“真怪”;老师说这个学生不务正业,该是没救了;父母则笃定这是青春叛逆期的固有现象。
没有人知道,那个男孩的心事。在说过几次,得到讥讽或是沉默的回应后,他的心门便封印了起来。他所做的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他想要别人再看他一眼,再看一眼;他想要在他摔门而出的那一瞬间,能有人从背后有力的伸出一只手,将他抱紧,轻柔的说上声:
“别走,我们懂你”
有时候,温柔的力量足以击溃一切倔强。
因为孤独,因为渴望被了解,我开始艳羡那些人缘超好的人。他们似乎从来都不会单独出现,身旁总是围绕着一群人。总有人陪着他们一起上下课,一起嬉戏打闹,一起游走于青春与成人之间。我当时就想“多好啊,那样就不会孤独了吧。”于是乎,开始刻意模仿那些人的样子,只是最终都画虎不成反类犬,在闹过几次笑话后,匆匆结束了那场闹剧。
也许生来就适合与孤独作伴吧。
接下来的几年光景中,有关孤独的挣扎都渐渐的淡了下来。我开始将它当作是一个习惯,一个并不太好的习惯。我会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自己喜欢的书、电影,听一些有感觉的音乐;觉得烦躁便骑上自行车去小西湖或是城郊的小村子里散个心;会与自己喜欢的人交谈,不喜欢的点头微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只是不曾想身边也有了些许可以交心的朋友,不曾想有一天也会去欣赏黑夜之外的阳光、绿荫与大海。
可依旧不敢去奢求被懂得,每个人都是那般的独特,那般的不可代替。你怎能去希望着世界以你为中心,围着你转圈圈。这并不是说要你背上厚重的外壳,与世隔绝;而是要你在敞开心扉,与他人抵足长谈时明白,世界不一定报以你真诚。我们都需要摆好心态。
站在如今的节点回望过去,时间与物是人非令许多人与事之间的脉络变得清晰。我看见了那些人缘极好的人,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看见他们也在黑夜里仰望繁星。原来他们也从没有真正被了解,只是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出演了一场场青春绚烂而苍白的舞台剧罢了。
村上春树说:“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陪伴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看望你的人,陪你哭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
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我很庆幸,这些人我大多都遇上过,甚至到现在还拥有着。是他们的温暖让我远离了孤独所带来的侵蚀,没有变成一个扭曲而乖戾的怪人。真的很感谢。
待到岁月的积淀将孤独的面纱摘下,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陷入了一个误区。真正的孤独是可以被选择的,你有的是热闹的选择,偶尔不选而已。很美很高冷。别人不懂而你也不必介意别人懂不懂。而你却一直把它和孤立混为一谈。
若是有一天,你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许多朋友,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自己一下子少了许多负担与承诺,却让生命多了几分厚重的踏实。
“原来孤独也没什么不好的嘛!”你由衷的赞叹
因为你收获了一个真正的自我,这个自我能以一个更饱满且专注的态度,去与自己喜爱的人一起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我一直都很渴望能有一个时光倒流的机会,让我去看一看过往的自己。让我能在那个漆黑寂静的夜晚,拍一拍一旁低头啜泣的男孩,温柔地对他说一声: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