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

时间:2024-05-22 13:06:03 日志日记 我要投稿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3篇【优】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日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志吧。日志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3篇【优】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

  作为语文工作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爱学生,尊重学生。

  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每次学习活动都有机会参与,尊重他们的参与学习成果,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容易建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对此,我设计了平等对话、自选参与和质疑优先的教学方式。

  1、平等对话式。对话,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关系,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生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教师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平等对话构造师生理解的语境,让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感情、人生体验、生命意识渗入文本,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就会得到激励,学生的个体精神就会得到飞扬。

  2、自选参与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参与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选择恰当的实践形式。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会提供下面几种方式让学生选择:

  (1)有感情朗读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段;

  (2)分角色朗读人物精彩对话片断;

  (3)找伙伴表演课文内容片段;

  (4)猜想一下人物心里所想的话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水平去选择方式去开展言语实践,主动性更好,课堂气氛更热烈,学习效果更明显。

  3、质疑优先。质疑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解的追寻与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当质疑得到重视和保证,学生的个性就会在问题的引导下得

  到各取所需的发展,从而形成无数个“独自精彩”的个体。我们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外,还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求的热望就会得到维持。

  二、接纳、宽容学生。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都有进步的可能;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具体做法一是实施“信任课堂”。在上课我总会说:“上节课大家挺努力的,表现不错,老师很高兴。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会更努力,表现会更出色,也相信大家一定行的。”当学生学有困难时,我总会说:“你行的,你再想想(或是“你再试试”)”等,让学生在信任与期待中努力学习。二是实施“期待学期”。在每个学期初,我都会拿张这学期末的试卷考考学生,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看,还没学过的东西你们都能做出一些来,说明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通过努力一定变得更聪明,一定会学得更好。”恰当的期望之所以会创造奇迹,是因为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只要学生肯思考,只要学生肯参与实践,只要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我都会肯定,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呵护其上进心。有了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普遍很活跃。

  三、赏识学生。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因此做老师的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不断进取,帮助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重视,会认为老师在真心的爱着他们,从而产生感激产生报恩心理,产生信心,产生动力,不断追求成功。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2

  在远程培训研修的日子里,观看老师和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贴近课堂;专家们精辟的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杨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尤其是我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得以解决。

  困惑一:我们倡导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是低段学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对策:(1)在讨论前,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困惑二:传统观念下的课堂环节观与真实课堂教学的矛盾。以往的教学,考虑环节是否完美,是否紧凑。而真实的教学中以学生的体验、探索为主,由此产生许多预料之外的新情境、新因素、新问题,教师要改变固定课堂环节观,做到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师生产生积极的交流,产生互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强烈,从而往往出现拖堂现象,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降低课堂效益的现象。

  对策:我们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他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与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困惑三:教材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它使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而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则显得导向欠明,这样让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工具性训练的度,尤其针对青年教师来说,就显得难度更大,这便成为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对策: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人文素质”,还是“工具素质”,都不是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而抽象存在的。我们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当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外积累,扩大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个教师语文教学的指航标,把握目标,准确定位,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一定会从中感受到领悟新课标真谛所带来的喜悦。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3

  20xx年3月30日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首先感谢为我们搭建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平台的单位和领导,其次感谢为我们教学的各位老师,使我们每位学员的每一天都觉得收获很大,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南昌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胡桃根为我们讲《小学数学听课评课杂谈》,有丰城市本地剑声中学、省学科带头人鄢细民校长所说的《做一名有追求的骨干教师》,有高安四小、省骨干教师朱金够老师为我们讲《教育“心”力量》,有丰城市拖船中心小学的特级教师陈永辉老师所说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还有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宋显庆为我们讲《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和九江特级教师万里春教师的《追求良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教授、研究员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学生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听了他们的讲解,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甚至于忽视这一方面。听了讲座,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不应仅仅着眼于一些短期利益,而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而不局限于单一解答方法的教学;不要盲目地迷信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而应辨证地看待它

  除了理论知识以外,这次培训还为我们安排了南昌市南师附小数学示范课。看着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收放自如的教学手段,尤其是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内容而有自己的创新,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要认真钻研,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应该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通过研修学习,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我不断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向有经念的教师请教。

  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通这次学习,对我感触很深。真真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多少没学到”,简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作为跨时代的教师,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用几十年前你老师教你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吗?我想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增长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

  很遗憾,培训这么快就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期待着下一次培训的到来。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4

  放假了,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今天学习了"古诗文教学",何郁老师讲的实在实用,开篇就有这样一段话:"研究初中古诗

  文教学,必须要关注中考语文对古诗文的考查。中考的导向很重要,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不要责怪我们的老师太现实,太功利,他们首先是要对孩子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离开这个前提,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是不是很实在_说到我们每个一线教师心里了。还有就只这样一段话:"

  新课标说,“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语多么朴实,但字字句句又都说到了语文教学的根子上。现在社会这么浮躁,许多人急功近利,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生为什么语文能力和素养上不去,一个关键问题是无法沉潜下来读书。许多学生做题,是看着题目就开始做答,浮躁得连考试提供的文本都没有耐心读完。这样做题,分数又怎么可能会好呢?我们有些语文老师,也成天地埋头做题、讲题,也不读书,久而久之,脑子就僵化了,心灵里也没有源头活水了,除了跟学生讲一点做题技巧外,就没得讲的了,长此下去,语文成绩又怎么能提高呢?

  要学好语文,更要读课外书,甚至要读一点闲书,无用的书。这是修炼我们的心灵、情感和精神气象必须要做的功课。否则,我们的心灵就会日渐干涸。新课标说得多好啊!它说,“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当然,要做到这样,也不是太容易,一方面,我们要抵挡得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安静下来,做一做心灵的功课。

  老师们,热爱读书吧,当你热爱读书时,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也会热爱读书的。当我们在校园里营造出了人人热爱读书的氛围,那个时候,我们语文学习的春天就来到了!"

  学习之后我有一种兴奋,也有一张振奋:春天要来了!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5

  作为语文工作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爱学生,尊重学生。

  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每次学习活动都有机会参与,尊重他们的参与学习成果,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容易建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对此,我设计了平等对话、自选参与和质疑优先的教学方式。

  1。平等对话式。对话,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关系,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生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教师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平等对话构造师生理解的.语境,让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感情、人生体验、生命意识渗入文本,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就会得到激励,学生的个体精神就会得到飞扬。

  2。自选参与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参与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选择恰当的实践形式。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会提供下面几种方式让学生选择:(1)有感情朗读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段;(2)分角色朗读人物精彩对话片断;(3)找伙伴表演课文内容片段;(4)猜想一下人物心里所想的话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水平去选择方式去开展言语实践,主动性更好,课堂气氛更热烈,学习效果更明显。

  3。质疑优先。质疑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解的追寻与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当质疑得到重视和保证,学生的个性就会在问题的引导下得

  到各取所需的发展,从而形成无数个“独自精彩”的个体。我们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外,还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求的热望就会得到维持。

  二、接纳、宽容学生。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都有进步的可能;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具体做法一是实施“信任课堂”。在上课我总会说:“上节课大家挺努力的,表现不错,老师很高兴。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会更努力,表现会更出色,也相信大家一定行的。”当学生学有困难时,我总会说:“你行的,你再想想(或是“你再试试”)”等,让学生在信任与期待中努力学习。二是实施“期待学期”。在每个学期初,我都会拿张这学期末的试卷考考学生,然后对他们说:“你们看,还没学过的东西你们都能做出一些来,说明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通过努力一定变得更聪明,一定会学得更好。”恰当的期望之所以会创造奇迹,是因为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只要学生肯思考,只要学生肯参与实践,只要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我都会肯定,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呵护其上进心。有了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普遍很活跃。

  三、赏识学生。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因此做老师的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不断进取,帮助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重视,

  会认为老师在真心的爱着他们,从而产生感激产生报恩心理,产生信心,产生动力,不断追求成功。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6

  在远程培训研修的日子里,我认真观看了专家老师们的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范例,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方面我有更深刻的认识。初中学生作文难教也难写,主要因为初中作文教学上仍然存在应试式的非积极心态,而这种非积极心态又主要根源于以“文”为本位的旧作文教学机制。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机制。这个新机制,应该是以“人”为本位的,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的,能将人的性格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能技巧获得统一起来的,将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开放的植根于现代教学观念及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上的新作文教学机制。

  如何建构这种教学机制,我想谈谈自己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组合“实物”和“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怎样运用“实物”和“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一、以“媒”激趣,用“媒”引导,培养学生动态观察力

  运用学生表演或借助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对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有感染力、可视性强的“表演”或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到习作活动中来,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

  在初一学生的作文入门教学中,我将学生领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段动画《汤姆和杰瑞》,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兴趣被调动起来。一段结束,我直接布置学生把刚才的内容描写下来,学生很乐意,立即进入了写作。可刚写了一半,学生就开始抓耳挠腮,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小声探问。原因很简单,没有仔细观察。他们要求再次播放媒体内容的愿望十分强烈,我逐段重放媒体内容时,发现同学们观察得特别仔细……

  二、减“形”去“声”,去“头”藏“尾”,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学生要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这就要求学生作文,尽管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开展较丰富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浮想联翩呢?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运用形象或媒体教学是一种较有效的手段。对运用媒体进行习作教学要按部就班地恰当处理。如何处理呢?第一步,选准材料,在多媒体材料或学生表演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理解或曾经历过的材料,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有体验、有话可说。第二步,设计写作目标及采取的方法手段。要根据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形象(有时可以是学生现场表演)或多媒体录像资料作适当的取舍。比如要培养学生的对话描写能力,可以对所选(对话描写内容丰富)多媒体材料采取“去‘声’处理”——保留“形象”、去除“媒体声音”。学生观看媒体时,形象鲜明,就是缺少人物对话和画面其它声音。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为这段材料配音,配音的过程就是一个艰苦表演及培养对话描写能力的过程。比如要培养学生的动作描写能力,可以采取“减‘形’法”——去除“形象”、保留“媒体声音”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采取去“头”藏“尾”——藏掉媒体的前半部或后半部,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第三步,设计好某一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方案。如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对话描写能力,(第二步所举的那个例子可以放在学生进行正式配音前)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准备:

  1、根据媒体或表演展开想象,把人物对话写下来;

  2、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动作等;

  3、使人物语言富有个性,自然贴切。

  三、以“文”富“形”,用“情”点“形”,有效升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一次作文课上,我用金山画王和动画flash制作了一段人物活动场景,学生“观赏”了之后,个个觉得没“意思”,少“趣味”,什么原因?学生发现动画中人物动作生硬,缺少语言,神态全无。这时,我不失时机地问学生,我们怎样才能使这段动画变得“行声有色”呢?学生纷纷展开讨论。接着我指出,如果没有语言、缺少动作、毫无表情,那就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而是“木偶”、“僵尸”,只有通过认真观察,不断丰富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尤其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的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才能使这段动画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展开探讨,进行“创作”。一会儿,我动画上的“人物形象”就在同学们的“笔下”变得感情细腻、血肉丰满了。这种方法我归纳为四个字“以文富形”。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写作应做到,“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培养学生作文情感,主要依靠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也要靠我们语文老师通过形象来升华。这就是要做到“用情点形”。在作文课上,放一段国际时事,让学生有感而发,就其中某一件或几件作一两句评价;有时放一两段电视或动画,让学生评判其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有时直接由班级学生之间的争端谈起,让学生来评判是非。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感受用笔写下来,这些往往就是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教者不必去在矿井“描写要深刻细致,议论抒情要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理论,学生自然会从平时的积累中慢慢理解。

  利用“形象”进行作文教学,可以摆脱老师枯燥地味地说教作文,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7

  作为重庆市巴南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师网络培训项目的一名学员,在学习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学习流程和要求,全程参与了初中语文全部专题内容的学习;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必修、选修作业、与其他学员开展互动评论。通过学习研修,开阔了教学眼界,拓宽了教学视野,增长了教学知识,交流了教学经验,提升了教学技巧和能力。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和扎实推进,打下了较好基础。现将主要学习及感受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通过对专家引领性课程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这对于从事一线教学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通过一系列系统的讲授与学习,我作为学习者的角度来说,觉得这样的培训方式与内容更易于接受,更加能集中一点加以突破,达到研修和目的和效果。

  二、经过这多天的平台培训,让人没想到网络研修却是如此的丰富,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学校的学习生活:上课做作业,还有指导老师的精彩点评更上让人心生敬佩之心。在这一平台上,有一线教师的上课实录来弥补理论的空洞,有教授的理论为我们导航,有各地同仁的精辟点评,有专家的即时评说,有课后反思研讨,有困惑的解答,有鲜明热烈的在线研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未曾料想的。

  三、通过研修,我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当看到别的老师旁征博引,理论结合实际,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论积累实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老师洋洋洒洒,或做散文或诗情勃发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老师激情万丈的时候,我有时却难免会偷偷懒,这一切都让我十分惭愧。是啊,我确实需要把自己的一桶水注满,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8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我想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一、要重视朗读训练

  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得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当中,而学生所得甚少;而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少。

  下面是一年级下册《月亮的心愿》一个片断: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珍珍很孝敬妈妈。

  师:从哪些地方感到珍珍很孝敬妈妈,关心妈妈呢?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

  生:她不去春游了。

  师:她为什么不去春游了?她想干什么?此时窗外的月亮会怎么想呢?明天下雨意味着什么呢?你能理解月亮的心愿吗?

  这不像是一年级的课,像中高年级的课文分析。一年级的课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有没有需要理解呢?有,那就是要读出作者写这些话蕴含的感情。孩子刚刚认了十几个生字,读一遍就要谈出自己感受,多难为孩子啊!有的老师可能说:“可学生能说得出来。”是的,有个别学生说得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呢?他们能把课文读通就不错了,过高的要求只会令他们望而却步。不要用那无谓的分析磨灭学生爱读书的天性了。

  有的老师会不解地问:“那不提问,怎么读书呢?”不提问就不知道怎么指导学生读书了,这确实是在一部会老师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的老师没有以前分析的条条框框,但是怎么读,却很模糊,课文都是泛泛读读,这样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阅读教学三个任务:“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的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概而言之,就是读书,没有读书,就不能称其为语文教学。现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三多一少”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样一来,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习作都有不少困难,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很多学生读不好书,写不通话,为了克服这种毛病,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中转变过来,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要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要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

  二、慎用多媒体课件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而是读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不利用而非要将其做成多媒体。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所以说,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体化。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手段也不都是落后的。我们经常使用的、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好像不多见的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是成本低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前七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要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改革本身包括继承。现在一说到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摒弃原来一切教学手方法,课堂教学就要展现全新的局面。于是,就出现一些极端,

  一上课就合作,一学习就探究,热衷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如:阅读教学不是以读书为重点,而是以讨论为主导。读一段课文没有半分钟,而安排讨论却用了3——5分钟。如有一位老师这样上《洲际导弹的自述》:《洲际导弹的自述》这篇课文很长,我抽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有读完,再加上课文中有些专业的术语读起来比较拗口,我就想利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但是,老师却只是零星地安排了一些读书的时间,整整一堂课,老师没有安排一次能读完全文甚至读完一个段落的时间。我千方百计地“抢读”,把老师给的定的零星读书时间加起来,也没能读上文章的三分之一。而学生,则在频繁地“四人小组”的活动中,进行着没有没了的不知所云的“探讨”。有一位老师这样上《桥梁远景图》:首先让学生欣赏师生共同搜寻的各种桥梁的图片,然后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桥梁,为学校设计一座现代化的桥梁等等。上《碧螺春》的时候是这样安排的:1、首先教师演示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观看泡碧螺春的录像;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3、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关于碧螺春哪些知识?4、师生

  共同归纳,制定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1)关于茶的种类;(2)关于茶的泡制;(3)关于茶的制作;

  (4)关于中国的茶文化;(5)关于茶的起源。忽视了文本(课文)解读,而让学生讨论这些懵懵懂懂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让学生的感受浮光掠影。

  所以说,改革是要抛弃一切不合理的东西,而不全盘地“自我否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优秀经验,要继承,有些要根据现在出现的新情况,加以改造,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丰富,推陈出新,促进其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课堂教学要追求“三实”,即“真实、朴实、扎实”

  当前某些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一些老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并没有吃透,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很多“化简为繁”的“风景”:一节课上,一会儿合作学习,一会儿探究学习:一会儿表演课本剧;一会儿讨论对话??声光电多媒体,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一拥而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却是对语文本体的迷失。

  如有的老师在教第六册《燕子》时,首先就让学生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捉虫的本领;接着交流候鸟的有关知识,介绍有关候鸟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画燕子图,唱燕子歌,跳燕子舞等等。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未着过际。因为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是一堂失败的课。新课程提倡学科融合,并非是在语文课上充斥非语文活动。“融合”,即将相关学科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形式,融入语文教学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活动、游戏、画画、表演??是借种种形式活跃、辅助、促进语文学习。

  其实我们语文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是要把复杂的课文教简单了,把深奥的道理教浅显了。要把语文课上得清爽简洁,干净利落,这是一种境界。千万不要叠床架屋,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太过于复杂,更不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大杂烩!

  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所看到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材上的课本展开,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或一组)训练目标。课堂上,读课文,想课文,说课文,基本上“万变”不离课本。可见,课文对语文教学作用真大,对于语文教师简直如同臂膀。因为,在他们心中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课本,教课文其实就是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答案通过课堂,通过训练一步步地有序地固化在学生思想中。叶圣陶先生早就语重心长地说,教材其实也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可是我们的教师却把“例子”当成了语文教学的通天的法宝,拼命地挖掘这“宝库”中的训练“资源”,他们仿佛就是“魔术师”,一篇短短的课文能衍生出许许多的练习题,有些问题连作者也感匪夷所思,在语文教研组,经常看到这样争论的场面:几个语文老师捧着习题在争论着答案是“A”还是“B”。细想一下,连老师也闹不明白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想昏了头,你说,这样的把“鸡毛”当成“令箭”的语文、语文教学,孩子们能喜欢吗?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9

  我学习每一个专家讲座,都觉得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是啊,我仿佛是一个饥渴的孩子,贪婪的吮吸着来自教育专家、精彩同行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营养。如此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对于当我学习“技术为我所用,教学因我而变”这一主题的时候,很有感触。经过同行的分析、专家的'点评、自己的思考,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讲究策略和方法,把握工作的主旋律,有条不紊的做好以每一件事情,真正做到杂而不乱。一个积极上进,渴求知识的老师来说,是多么难得和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我将抓住这次难得学习机会,进一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不断总结,努力将学到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运用到日常工作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们共同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研修,激发了动力,加快了继续努力、力求完美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克服惰性、无计划性,要通过各种学习,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切实为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而不懈努力。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向名师迈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争取有更多的、更新的教研成果。

  通过研修教师们收获了很多鼓励和感动。学员在的作业的留言里的那些鼓励的话语让教师更加的明白,其实友谊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是需要鼓励的,教学更是需要赏识的。我们总是被这些鼓励的发自内心真实的声音所感动着。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0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背景 下,"网络研修"备受欢迎。当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地方教师进修院校主管。通过几个月的网上研修学习,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多,盘点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年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整理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我觉得教学对于每个老师来说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教学方法尤其重要,下面我来和大家说说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觉得要全面且充分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优缺点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为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我们要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我会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其次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课内外结合。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体概括一下就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发觉里面的新事物。 二、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三、作为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四、给学生语文营造更广阔的想想空间,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五、 把教师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行到中去,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非常重要!这种尊重,要求老师要一视同仁,不因美丑、贫富、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与落后、个性的差异而有所折扣。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种尊重较之朋友间的尊重更有其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尊重学生即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又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懂得这些作为教师所应必备的素质,但我深知在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地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并非易事,我会加倍的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面这些就是我的一些感慨,今后我会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小学语文教师网络研修日志【2】

  经过十来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教师对语文课改还在适应阶段,在这就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呢?

  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课堂的时间浪费掉,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二、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三、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灵气一点,当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来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1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个事关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自己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无论是一个学生,还是其他的人,如果他对某一样东西,或某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其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学习,去了解,想知道这一样东西、这一件事情的来胧去脉。学生起了“想知道”的念头,他的学习积极性就来了。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就会有“我想学”“我要学”的现象出现,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是与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特制定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首先指导思想:“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后盾,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开展个人研修。其次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3.立足常规教学: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注重经验积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和个人博客里,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再次研修内容: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习作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习作类型及习作难点。

  3、课堂教学:设计一节本年段习作指导课,上一节作文研讨课,可结合区域合作体教研活动进行。

  4、案例分析:对习作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习作指导课的驾驭能力。

  5、撰写经验:撰写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论文,要求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关于习作的文章一篇

  6、研修总结:在年末时把近一年的研修历程,把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进步和体会结合起来写一篇个人研修分析与总结。

  7、参与论坛:必须具有参与意识,每星期至少在论坛回帖一次,每月至少在论坛发主题帖一个,无条件参与小学教研部组织的论坛里每一次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2

  参加骨干教师国培初中语文的学习研修,这既是教育发展形势的新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升教学工作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后劲的关爱和期待。20xx年4月,我结束了国培初中语文培训研修第一阶段的培训学习后,又投入到紧张的为期三个月的在职研修阶段,在这阶时间的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知识、提高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就自己在岗研修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计划贯彻情况

  网上培训学习后,就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国培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在岗学习研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详尽的在岗学习研修计划。学习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在岗学习研修要求,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在岗学习研修工作。

  二、把国培精神贯彻到在岗学习工作中

  在岗学习研修工作中,我认真地把国培精神和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语文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发扬我们现阶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在国培中所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张旗鼓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教学中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的知识讲授和学科的趣昧性教学。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学情趣、初步的文学能力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认真完成了在职期间的研修任务

  培训研修后,我分别于20xx年4月30日和5月13日向全校教师汇报了国培学习研修的成果,一次是学习情况汇报,介绍了国培学习研修的具体学习任务、内容和要求。一次是学习成果情况汇报,让老师们了解我在国培中的作品和培训期间完成的作业。其次,我根据国培要求和学校安排,主办了公开教学三次,独立设计了5个教学案例,坚持每周写2篇教学反思,每月读一部教育名著,并撰写读后感。并在今年的5月份完成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设计教学研究方案》的艰巨任务。

  四、培训触动了自己的思维,逐步更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我觉得受益颇多。从网上的经验交流中,我看到了在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学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师们积极创新的意识;从教授们的讲座中,我领略了初中语文最前沿的理论,学习了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怎样才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活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们深知,安排一次学习研修不容易,安排一次全国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更不容易。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经常自主到网上查看各种资料,收集各种教学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在网上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使我成了自觉的学习者、积极的参与者。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的激情,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不断取得新成绩。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13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点想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趣导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三、注重课内外结合。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

  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相关文章:

语文研修日志02-27

语文研修日志02-06

语文教师研修日志11-09

语文教师的研修日志05-22

小学语文的研修日志11-09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11-09

我的语文研修日志11-11

我的语文研修日志01-06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05-15

语文培训研修日志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