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鸟日记

时间:2021-03-24 18:17:24 日志日记 我要投稿

观鸟日记汇编5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鸟日记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鸟日记汇编5篇

观鸟日记 篇1

  今天是第一次观鸟的日子,一大早我就起床了,穿上深紫色T恤,暗黄扎口长裤,波鞋,带上水和望远镜,就出发了。美中不足的是背包有鲜艳的橙色,不合要求,但凑合着先用。

  幸好有大学生志愿者和几个“老鸟”带着我们,否则我们这些“新鸟”等于白来。我和同去的同事老马,都属于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但因为都喜欢动植物(她是学生物的,我是纯粹的没来由的爱好),所以决定一起来,学会观鸟,多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方式和能力。

  问题一大堆。首先是望远镜我老调不准焦距,不习惯用望远镜老找不着正确的“点”,望远镜是老爸在北京地摊上给我买的,当然是次品,得换成正品才行;其次是对鸟踪鸟鸣不敏感,除了认识麻雀和鸽子,其他任何鸟我都不认识,所以常常是鸟飞走了我才发现。好在志愿者和老鸟都很宽容,还表扬我遵守规则,不一惊一乍。

  很幸福地认识了几种鸟。第一是红耳鹎,头顶上的羽冠翘起来,好似90年代港台歌星的朝天耸的时髦发型,脸颊上有一点鲜红,尾巴反面也有一块鲜红色;第二是白头鹎,和红耳鹎有点像,但脸颊那里是白色的,尾巴也没有红色,头顶羽冠有点翘但翘得不厉害;第三是白鹡鴒,身形小巧,头、翼、尾均有白色,其他为黑色;第四是乌鸫,全身黑色,容易混淆成乌鸦,但它体型比乌鸦小,并且嘴巴是黄色的(可我也不认识乌鸦,没有对比性);第五是鹊鸲,据说是广州常见鸟(我连常见的都视而不见),老鸟说容易误认为是喜鹊,其实比喜鹊小,翅膀上和尾部都有白纹(喜鹊我还是不认识,没有可比性);第六是翠鸟,这翠鸟我没有自己找到,是在老鸟架好的单筒望远镜里看到的,嘴巴特长特细特尖,羽毛不是翠绿色,是介于绿和蓝之间的一种颜色,体型小巧,非常漂亮。还看到斑文鸟在树枝里筑巢,听到它悦耳的鸣叫,可是看不清。

  观鸟人有种说法是:有鸟品的人往往会看到别人不容易看到的鸟。也许。因为一行人在观鸟的途中,往往是几个孩子最早发现鸟的踪迹。老鸟说那是因为孩子的眼神明澈,心无旁骛,对自然外物更敏感,所以他们精灵般的感觉远比大人强。希望我以后能够逐渐积累“鸟品”,能认识更多的鸟。我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尽可能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每一次的新认识都会令我欢呼雀跃。从今以后,我又增加了对鸟的认识,慢慢地积累,让越来越多的鸟成为我所知道的有名字的鸟,而不仅是统称“鸟”。

  临近中午,游人越来越多,已不适合再观鸟了,我们就散了。我独自一人在植物园里溜达(真喜欢这样的溜达),遇到两母子,看到一棵树下的木牌上写着“果中皇后——树菠萝”就觉得奇怪。我忍不住说:“树菠萝就是菠萝蜜,你们抬头看看。”他们顺着我手抬头看,果然看到好些菠萝蜜,然后就很佩服我,再看我打扮,认定我是懂植物的志愿者。妈妈要那儿子跟着我在园里转转,认认植物,免得“瞎逛啥都不懂”,我说我不是志愿者,不过愿意带他们一起看植物。于是我教孩子认了些植物,母子俩兴致勃勃地跟着我走。其实我也不懂多少,但觉得能引导孩子爱植物爱自然,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个环保者,少一个自然掠夺者。最后我告诉他们何时何地可以跟着志愿者来观鸟,他们表示一定来!

观鸟日记 篇2

  天河公园曾经叫“东郊公园”,可以想象出当年它算是比较原始。十几年过去了,天河公园及附近一带,成为广州地价很高的地段之一,居民密集,如今我没见过比这公园更像菜市场的公园,歌舞喧天,本不是一个适合观鸟的好地方。但因为有“老鸟”指导这次观鸟,所以我这只菜鸟还是一大早赶到这里。

  基本上我看到的鸟对比上次没有很大的增加。仔细看清楚了夜鹭,有背部黄褐色带斑点的,有背部蓝黑色的,老鸟解释说蓝黑色的是处于繁殖期,共同的特点是眼睛是红色的,像红膜望远镜的红色。看到了暗绿秀眼鸟和大山雀,但都看得不清楚。其他的鹊鸲乌鸫红耳鹎等也看到了,因为已经认识,所以不太兴奋。

  这次意外遇到了我的死党小舸,她参加过观鸟培训,一路上给我讲了不少新知识。她因引导儿子观鸟,逐渐也变成一个“鸟人”。我们总结了一下观鸟的好处:户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康,还能培养环保意识和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

  这次参加观鸟的大多数是中小学生,还有部分家长和自愿来指导孩子们的“老鸟”。令我惊讶的是来观鸟的中学生对鸟的熟悉程度,他们还指导我们这些“菜鸟”怎样观鸟,他们也担负指导小学生的任务。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环保教育活动,尤其是对中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更深入人心。

  想起我认识的一帮子中年男女,最大的兴趣莫过于两项:一是吃二是玩麻将。吃喝得发福长膘,在风景区也打麻将,把好山好水都给糟蹋了。大人玩麻将,小孩就在酒店里看电视玩游戏机。孩子后来有网瘾有肥胖症有早恋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还百思不得其解,还冤屈万分:我为了孩子拼命打拼挣钱可是现在他/她居然这样真是太伤我心了如何如何。其实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父母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兴趣爱好(压根儿他们自己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兴趣爱好),孩子从小就目睹父母吃喝玩乐,如何培养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次来观鸟的“老鸟”们都在交流哪里有哪种鸟,怎样买到性价比高的观鸟设备,看到鸟影都兴奋而轻声地叫孩子们看,这是一种多么自然、多么生机勃勃的生活状态!男女一律是暗色户外活动的衣服,没有人涂脂抹粉身背名牌包包,我喜欢这样的鸟人!这样的鸟人越多,我们这个地球的保护才越有希望。

观鸟日记 篇3

  20xx年2月12日的午后,天气如春一般温暖,明媚的阳光撒在人身上,我的心情也如这阳光一般灿烂,这是我向往已久的第一次观鸟,跟随江苏野鸟会的张宇、辛夷等观鸟高手一同前往绿水湾。

  长江三桥下的大堤上,我们欣赏着微风拂过堤旁大片的芦苇,朵朵芦花轻轻地摇曳,水塘一个连一个,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一副自然生态。天空中成群的野鸭飞过,周围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堤旁的芦苇荡和水塘里,各种鸟儿也享受着暖阳,一旁的田埂边,凤头麦鸡在悠闲地踱步。这时一只鹤鹬飞过,开启了我们今天观鸟的旅程。坐在车子里,他们注视着堤旁的飞鸟,熟练地报出鸟名,我都来不及看清鸟的模样。忽然远处发现了鹭群,我们立即停下车,正当认真地观察时,突然,听见张宇一声惊喜的喊声,原来他发现了罕见的黑脸琵鹭。它的喙乌黑,身体雪白,在鹭群中十分显眼,只可惜它一直不肯露出它娇贵的脑袋,不过,还是被我们的“火眼金睛”给辨认了出来。再往前走,成百的绿翅鸭、斑嘴鸭和琵嘴鸭嬉水正忙,不时看见黑水鸡、骨顶鸡和小PT也来凑热闹,真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呀!一只黑色的大鸟吸引了我的目光,但是距离太远,看不清,我举起望远镜,它眼下有橘色和白色,喙像个钩子,全身黑。不,翅膀下还藏着一点白色,腿脚也是黑色的,飞翔起来像身披黑衣的神秘人。大家还沉浸在欢喜之中时,张宇却“捷足先登”有了新发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边的电线杆上停了八只家燕。只见它们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还不时在空中盘旋几圈。燕子虽然不是第一次看见了,但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又有了新的发现,它们并不是背部全黑,而是红色的喉、胸,搭配背上的蓝黑、腹部的雪白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挟来一股春的气息。而且尾部还有两根细细长长“延长羽”,像剪刀一样。听张宇欣喜地说“燕子都在三月份归来,今年却提前了一个月。”看来,春天真的已经来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进大自然,用望远镜欣赏到了那么多种飞翔的精灵——鸟儿,把我带进了一个有趣的奇幻世界。

观鸟日记 篇4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 我心情十分激动,因为今天我要和爸爸、江老师、陈老师还有其他9位观鸟班的同学到白云山鸣春谷进行观鸟。

  在去鸣春谷的路上,江老师的眼睛如翠鸟的眼睛一样,锐利地发现了一只珠颈斑鸠。它背对着我们,像木头人似的立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我观察到它的脖子上有许多黑色细条斑纹,颜色是淡褐色的,十分惹人喜爱。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一只长尾缝叶莺,由于它十分灵活,总是跳来跳去的,每次当我想认真观察它的时候,都只能看到它的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者只是身体的轮廓。

  后来,我又看到了一只红耳鹎,这只红耳鹎叫了一会儿,另一只红耳鹎又飞过来了,不一会儿,飞来了好几只红耳鹎。因为这样,我记住了红耳鹎的叫声:叫三声停一下,可好听了。

  终于到了目的地鸣春谷,在那里,我看到了更多的鸟:灰胸竹鸟、白孔雀、蓝孔雀、绿孔雀、广东省省鸟---百鹇鸟,真让我喜出望外,观鸟活动太有意思了!

  这次观鸟活动虽然只有仅仅的半天,但让我亲身体会到了观鸟的乐趣,还丰富了我的鸟类知识,十分渴望还能有机会再参加观鸟活动。

观鸟日记 篇5

  今天,天气偶见晴朗,是观鸟的上好时候。清早我和妈妈走到小池塘旁,发现一只黑色的小鸟,它蹲在树枝上,可能是因为冷,它的身体缩成一团,毛茸茸,圆滚滚的身体上插了两根黑色的尾羽。从前面看尾羽是黑色,尾部看是白尾羽,原来是黑羽毛又排着长着白羽毛,这只小鸟可真有趣,穿衣服黑白配。尾羽随着它的跳动一翘一翘,它的肚子是白色的,翅膀上还有一条白色羽毛像白花边,黑白鲜明。它警惕的望着四周,好像是草木皆兵,突然它飞到水边左右望望,俯下身子,我心想:它想干什么?难道它想吃鱼?过了一会答案揭晓了,原来它口渴了。于是我就很幸运的拍了这组小鸟的图片,真高兴呀!

【观鸟日记汇编5篇】相关文章:

鸟弃儿01-26

金鸟01-22

金鸟与银鸟励志故事10-31

民歌的鸟01-19

鸟的成语11-19

走近石柱观03-08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二十07-12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十九07-12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十八07-12

《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卷十六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