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一座高山日志
父亲这个角色,在儿女心中,显得神圣而庄严,他是家庭的脊梁,是子女们永远的依靠。在孩子们心中,父亲就像一座高高的山峰,撑起了天,撑起了希望。就像我的老父亲。
父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
我的曾祖父与祖父都以教书育人为生,在父亲刚刚出生的时候,家境尚为殷实。据闻当时,种地有长工,家务有丫鬟。父亲到了十七八岁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战乱丛生,土匪又趁机打劫,祖父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全家人背井离乡,到山西避难。山西距离老家有几百里,有时候,父亲便独自一人,背着几斤小米往返于山西与老家之间,路上渴了饿了,便向路边的人家借上几碗水,借上一口锅,就在那路边煮上两把小米,借以饱腹。父亲时常说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每每提及,便一定要说起当年在路上给予过他帮助的朴实乡民。父亲说,正是这些乡民无私的帮助,让他在孤独寒冷的长途跋涉中感受到了温暖。
后来,日本人打到山西,全家又被迫迁回了老家,祖父母不忍两岁的儿子再跟着奔波挨饿,机缘巧合之下,父亲两岁的弟弟便被祖父母寄养在了山西的一家大户人家。父亲至今回忆起当时的情节,手足相别,抱头痛哭,仍旧潸然泪下。
回到老家后,全家老小借住到了一位亲戚的家中。随着祖父母年纪渐长,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父亲身上。寄人篱下已是不易,养家糊口在当时的年月更是艰难。每天天不亮,父亲便跟着村里的成年人一起推着独轮车,来回八十里地,靠一趟趟的运送货物挣得几个钱,解决全家人的温饱。当年的苦难岁月,时至今日再忆起,却是一段宝贵的财富。父亲说,十八岁,是他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亲情,信念,责任感,成为了父亲一生的信条。
父亲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利通过体检,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跟随所在部队驻扎在上海市虹口区闸北区一带。由于缺乏文化基础,不到一年的时间,父亲便被调动到了福建福州的一个海防前线。父亲回忆,当时他所在部队的司令员叫叶飞,部队里还曾经出过一个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那段时期,也是父亲人生中进步最大的时期。父亲一边随着部队驻扎在祖国的海防前哨,用青春热血捍卫共和国的大门,一边努力得充实着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那时候的父亲已经可以看懂四大名著,父亲记忆力很好,直到如今八十多岁,仍然能讲出书中的精彩故事。
转业后的父亲,拎着个大箱子回到了家中。小时候的我一直很好奇里面装着什么宝贝,直到我上了高中,父亲才将里面的东西翻了出来,让我看看他的藏品,他的青春。里面除了证书,照片,就仅有一套黄绿色的军装,一双大头皮鞋,和一件胸前印着海防前哨徽章的背心。可以说,这些父亲年轻时留下的珍宝,充实陪伴了我整个高中。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转业后父亲被分配到了国营116军工厂,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份吃皇粮的铁饭碗。但由于当时祖父的身体每况愈下,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父亲选择辞去工作,留在家人身边,陪伴祖父安度晚年。最终,父亲放弃了这份铁饭碗,回乡做了农民。
此后,我与兄弟姐妹们都陆续出生了,对于父亲的印象也渐渐清晰起来。父亲真是种地的一把好手。炎炎夏日,父亲一头钻进田地里,无论是收麦子还是种庄稼,父亲一干就是一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赤膊光脚的下地,晒出了一身古铜色皮肤,父亲从未抱怨过一声苦一声累。等到土地分割到各家各户的时候,由于家里没有牲口,也没有农机,父亲就带着我们手拿镰刀,全凭人力,收获一年的粮食和希望。一年四季,从不见父亲闲过一天。父亲常说,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父亲看到村头有些地空着,长满了杂草,觉得可惜,便一个人挑着锄头去垦荒,硬是把几亩不打粮食的荒地培育成了肥沃的良田。
父亲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
可能是年轻时在军营待过的关系,父亲性急,脾气并不是很好。平日里除了下地劳作,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有些时候会听听收音机里的`评书,看看地方戏。估摸着或许是父亲太过严肃,我们兄弟姐妹都很怕他,然而实际上父亲很少打骂我们。我的印象里,父亲一生只打过我一巴掌。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恨铁不成钢的一巴掌,是打在儿身上,痛在父亲心里的一巴掌。
父亲对街坊邻居十分友善,包括对一些当时成分不好的老人家,父亲经常在生活上关照他们。等到父亲年龄大了,没有力气下地了,就将家中的地分给邻居耕种,所劳即所得,从不问他们要一分报酬。有时邻居主动提出要给点粮食当作心意,父亲也总是坚决拒绝。
父亲的一生是节俭的一生。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没有穿过新衣服。小时候,父亲总是穿着那两三件背心长裤,倒也很少有穿坏的时候,偶尔破个小洞,缝缝补补便又能穿了。等我们都长大一些了,父亲便挑我们不要的旧衣服穿。有时候我会劝他,又不是买不起新衣服,干嘛总把旧的翻来覆去的补,翻来覆去的穿呢!父亲听到这样的话,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好好的衣服,破了两个小洞,我缝一下不到两分钟的事情,就又可以穿了,何必浪费钱再买新的,只要穿着暖和,就不要浪费!”这样被父亲教训过几次后,我也便不再劝他。父亲执拗,我只好任由他去了。
穷苦的岁月造就了父亲坚忍顽强的性格。当年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父亲早上天不亮就带上收割好的水稻去市区换取钱和粮票。我曾经与父亲一同去过一次,父亲那种提心吊胆依然要求人办事的眼神,我至今难忘。从此我便知道,父亲也并不是无所畏惧,他只是选择了把所有的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不愿让我们担心。
高中第三年,我到了离家很远的学校就读。学校的生活条件很差,父亲为了改善我的伙食,经常会来给我送点家中的饭菜。有一天,中午放学之时,我刚来到宿舍,就看到父亲在宿舍门口蹲着。看到我来了,父亲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想必是在门口等了好久。父亲提着篮子,说,“这是你妈妈刚做的馒头和咸菜,我来给你送点。”我让父亲与我一同去食堂吃点,父亲说不去了,天气看起来阴沉沉的,估摸着是要下雨了。父亲放下东西后执意要走,我挽留不住,只好把他送到学校门口。一路上,父亲只说了一句让我安心读书,便再未言语。到了校门口,他对我说,“回去吧,我走了”。此时,天越发得阴沉了,也起了风。父亲转身骑上车,或许是风太大,骑了不远,父亲便又下车来推着走。父亲的衣服被风吹起,远远的看去,就像一面旗帜。我在那里站了好久,直到再也看不清父亲的背影,我才离去。
如今父亲老了,需要人照顾了,我却来到了千里之外。从此,父子二人,一年难得见两次面。在我来上海前,还未曾与父亲商量,他似乎是从别处听到了消息,便对我说“父母在,不远游”。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教育我。言语里充满了不舍的语气,听起来又是何等的无奈。
我们兄妹四人都在外地,父母成了真正的留守老人,整日无事可做,无人可依,唯有与电视做伴。后来父亲的听力也渐渐得不行了,就只能是“看”电视了。也难怪他如今最爱看拳击、武术等观赏性比赛了。如今我一年回家两三次,每次见到父亲都感到深深的内疚,生怕父亲突然有一天会认不出我,但是父亲依然每次都努力辨认出了我这个不孝的儿子。
前几天听说父亲病了,似乎病得很重,有些神志不清了。爸,你一定要挺住!这辈子多少艰难苦困都没有压垮你,儿女们都相信你一定能够重新站起来!天堂虽好,没有病痛,没有压力。但是,儿女们还在,我们还在等你战胜病魔,再陪我们走下去!
在儿女们心中,父亲就是一座山,是我们一辈子的依靠。
爸,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做父子。我还要做你的儿子,你依然是我们的父亲。
【心中那一座高山日志】相关文章:
高山哪觅流水日志07-21
我心中的那一座大山05-21
最初那一座城池的仰视日志01-14
琴阳光高山流水日志10-21
高山流水唯美日志11-24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日志07-20
你是我心中向往的一座城日志07-03
心中的忧伤日志06-21
心中的草原日志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