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马说名句的理解性默写

时间:2022-04-11 11:29:39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有关马说名句的理解性默写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名句的理解性默写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 韩愈【唐】

  1. 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本文的主旨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 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伯乐不常有。

  5.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语句是: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愤懑的句子: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 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

  《马说》选自《韩昌黎集·杂说》,题一作《马说》。本文题从通行古文选本。全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揭示深刻社会问题。说乃一种文体。

  《师说》见《昌黎先生集》。为作者赠李蟠之作。主旨在于阐明师道。“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马说》课文赏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这一句全面地总结了不识马的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旺妄与宣称天下无马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和荒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战国策·楚策》中有汗明向春申君讲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大意是千里马拉盐车,不能上太行山,伯乐见此情形,下车痛哭。于是千里马仰天长鸣,声达于天,此因马见伯乐知己也。《战国策·燕策》记载燕昭王求士的故事,郭隗也以千里马为喻,指出国君应求贤若渴。而《马说》的立意更深一层。韩愈把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而以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借千里马的遭遇集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也抒发了自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文章在恰当使用比喻的基础上又反复论证天下无马论点的荒谬。由于伯乐不常有使得千里马有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遭遇,又由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了食马者的无知,未段更用排比手法和天下无马的语言描写展现了驭马者的无知愚蠢,指出天下无马的原因是封建统治者的不识马。在比喻中说理,使文章生动形象,说理透辟,说服力极强。

【有关马说名句的理解性默写】相关文章: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04-30

《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06-08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02-10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有答案)01-22

杜甫《登高》理解性默写「有答案」10-22

初二语文下册理解性默写试题10-18

《出师表》理解性默写附答案06-07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理解性默写03-10

李煜《虞美人》理解性默写及答案04-03

《锦瑟》理解性默写+赏析(有答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