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往往弥足珍贵人生感悟
最习以为常的东西,最容易被忽视,可也恰恰是最不该忘的。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段时间会觉得自己翅膀硬得很。无论是急于表现在行为上,还是暗暗憋在内心里。
儿子觉得老子的话过时,弟弟就是要和哥哥对着干,用朱自清的话说, 心里暗笑他们的迂 。这些你可别不承认。
毕竟,那是你在调整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可这股子清高劲儿,人们终究还是不愿丢掉。渐渐地,它会开始让你忽视掉一些东西。
有时候你完成一件事儿,总觉得是自己的一己之功,沾沾自喜。有时候你困于瓶颈,却总觉得是缺少帮助。可实际上,有些人一直在你背后,撑着你往前走,只是你一直视为理所应当。
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至暗时刻》有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丘吉尔主张抵抗,更多的人主张和谈。庙堂之上,唇枪舌战。一面是来自同僚的尖锐质疑,一面是摇摇欲坠的国家防线;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加上曾经的战场失利,让他感到孤立无援,彻夜难眠。那时的他认为,失去了同僚支持就失去了全部。
直到他溜出轿车,走上以前很少踏足的伦敦地铁,和自己从未留意过的`老百姓交谈,看到了小女孩、油漆匠、小学徒等等,都有坚持抵抗的决心,做好了过苦日子的准备。他才意识到,是这些人一直和自己站在同一条阵线,是这些平时总是被自己忽略掉的人们,真正给了他希望。
从那之后,丘吉尔行走间用拐棍敲击地面的声音,再次响彻厅堂,且愈加铿锵。
前阵子和高中室友聚会,高三备考时的经历自然还是最有得聊的。当年早出晚归的生物钟自然不必多说,各种颜色的练习册更是成为了谈资。
这时一个同学突然转过头来: 那段时间看书看得脑子都木了,说真的,每周就盼着抢点儿你妈给你送的加餐,这可是实打实的 外部补给 啊,要不然这一周周过得可太没劲了。
没想到,过了好几年,他还记得。当时如果你冷不丁问我备考期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可能都不会给出这个答案。
妈妈是个老师,我高考那年,每周三她下午有空的时候都会提早回家,换着花样做好几道菜,然后装到保温盒里,送到我学校门口,当作我晚饭的加餐。有时候是芦笋炒虾仁和番茄炒蛋,有时候则是她新学的焗大虾;如果是土豆炖牛肉的话,那她会早早把牛肉炖上,吃到嘴里的时候绝对是软烂的。
必须得承认,她是一顶一的行家。就像那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口味。那个保温盒,每次打开盖子,总会有惊喜。
其实每次的菜量都远超我一个人的饭量,这才有了我跟室友抢着吃的情景。这样的场景,持续了整个高三。
高考结束之后,大家也都考到了比较理想的学校。当时的我,下意识地将这个结果统统归功于自己之前下的功夫。是啊,堆在桌上足以挡住视线的练习册,放在地上绊倒别人无数次的小书架,桌洞里塞得满满的考试卷子。这是当年班里的常态,差不多搁谁都会自我表彰一番。
可我竟差点忘了那每周三的加餐,每周的强心针,连其他人都记得比我真切。最习以为常的东西,却最容易忽视,可也恰恰是最不该忘的。
你说,这股清高劲儿到底怎样才能抛掉呢?
觥筹交错、纵横捭阖,这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大格局、高格调;跟这相比,家里人跟你唠家常的这点人情味儿往往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实现价值、自我超越,这是马斯洛需求层级的最高格;跟这相比,母亲给你新炖的排骨、新煲的汤可就不太入得了马斯洛的法眼了。
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在平时接受的最习以为常的支持,却总是被我们标低了价码,甚至被我们贬至免费。可当你回过头来细想,哪些才是长久的支持,哪些才是一时的互利,你会发现,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往往弥足珍贵。
【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往往弥足珍贵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那些被忽略的关怀初三作文09-04
写给那些被世俗压迫着的诗人08-02
那些被忽略的岁月初三作文09-04
那些年,我们一同的日记03-25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幸福额度励志文章05-30
人生感悟02-21
感悟人生的说说05-07
感悟人生的名言06-26
我们不是诗人但可以诗意地活的人生感悟08-15
我们班的那些事-五年级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