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行万里路读一卷书的人生感悟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为了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我们可以写一篇感悟的文章。为了帮助大家学会写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万里路读一卷书的人生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万里路读一卷书的人生感悟 1
我不是一个爱旅游的人,当然就更谈不上旅行了。
小时候周围的同学朋友,有不少已经随父母走出自己居住的城市甚至是国家,而我最远的出行,就是坐火车回老家农村奶奶家几次,还有小学时跟妈妈单位组织的旅游团出去玩了几天。小小年纪已经晕车的我,除了记得一点路途中的劳顿和不适,几乎没有在记忆里留下任何美景和趣味。
等到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看到了电视和照片里的天安门,已经是我大学毕业那年了。
或许是因为成长的年月里没有太多机会去看外面的世界,没有经历过离开和远方的美好与新奇,又或许天性中就是一个更喜欢安顿简单和当下温暖的人,所以,很多年来,旅游这件事,对我更像是一种被书籍和照片所说服的,人生中不得不经历的美好,却总带着那么一点被动或不得已的气息。
这些年来,虽然不能算是一个哪里也没有去过的人,虽然最远的飞行已经是跨越了几万公里的`异国,但是安静下来想想,却好像是没有真的去过哪里。服务口号
没有真的去过哪里的意思就是,在那时那地的那个我,没有读出(更不要说读懂)当时的山水当时的春色,当时的别人当时的自己,除眼目所见耳朵所听之外,蕴藏在更深之处的意义。
关于旅行的意义,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阿兰·波尔顿写的《旅行的艺术》,很惭愧,不爱旅行的我没有读过此书,只是时不时地在某些关于旅行的意义的文章里,看到过只言片语,我承认有些语言和思考很深刻动人,也肯定这样的文字和意识对于未信主之前的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但是现在我明白,这样看上去充满艺术气息又不乏哲思的文字,最终还是将人们引向了一个更高更危险的欲望悬崖,那个悬崖的名字叫做:自己。安慰死者家属的话
也许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出发,喜欢上了别处,因为可以远离此处索然无味甚至令人心生恨意的环境、工作、人群。不光是通过旅行,也包括阅读,网络,恋情,所有那些能带给人新鲜感受和心灵呼吸的经验。
信主之前的许多年,我也经历过许多这样的出发,这样的心灵放逐,但是几乎每一次过程当中和回归之后,我都发现那些看到和经历过的一切,对于治愈我心灵深隐的残缺和洗濯我灵魂暗藏的污浊,几乎没有任何益处。
原本,那就不是旅行或任何试图寻找新鲜体验的经历,可以承担的使命。
所以,我绝对不会相信阿兰·波尔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所说的:“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罪恶的必要良方。”我也未曾见过任何一个人通过旅行真正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残缺的依旧残缺,污浊的仍然污浊。
当然,也许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只是没有被闭关自守孤陋寡闻的我遇到过。如果你遇到过,请你告诉我。
今天的我,只单纯并坚定地相信:无论你是在路上还是在家中,无论你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离开了上帝,离开了基督,你的内心就是颠沛和纷乱的,你就无法承载那些灵魂深处深重的忧伤和罪恶。
因为你站在天地间却不认识天地,停留在内心里却不认识自己。
《圣经》罗马书1章20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上帝给了人类两本书,向人启示祂自己,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自然”。我觉得蛮有道理。
所以,这次长时间的旅行,于我而言,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慢慢学习去读这一卷书,读得很浅,且刚刚开始回味……
行万里路读一卷书的人生感悟 2
曾经和朋友争论过这样一个问题:读书和旅行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加有用,也就是说身体在路上和灵魂在路上,哪个好处更多呢?古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对此,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然如此。我喜欢读书人,也欣赏说走就走去看世界的人,因为人生本是一场体验,何必给自己留下那么多遗憾?
一、在北京的经历
2013年3月,我从海南回来,身上带着沉重的使命,就是找工作。爸妈对我说,看看你都多大了,该找个稳定的工作了,要不找对象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家说。为了让妈妈好给人家说,我决定放弃自由自在毫无约束的生活,承担起为人子女也就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去考公务员。因为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因此我决定退而求其次,考招教,因为姐姐曾经的一句话使我顺利有了一份他们觉得尚可说得出口的工作。那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我想要得到的东西都会去奋力一搏。这一点还是比较符合摩羯的气质的。
从海南回来后,妈妈带着我去北京给小侄女过生日,我无意间窥到了哥哥和姑姑的生活。哥哥是做生意的,给我们吃海参还有其他一些名贵的菜,却很少见他,我们出去玩也是司机带着去,因为太忙,根本没有时间陪我们。姑姑却不同,姑姑博士生,姑父研究生,家里东西不多,除了书还是书。客厅是书,卧室是书。我震撼了,搬着梯子找书第一次真真切切出现在我面前。就在那时,我在想,我二十几年的光阴拿去干什么了?我感到恐慌,在我心里,曾经对知识有着深深的渴求,却因为自己的懒惰使时间付之东流。从那以后,我明白了,精神上的财富比物质上的财富更为持久,更能使人得到满足。不爱读书的我开始逼着自己读书。
记得儿时住在二姑家里,早餐前要背一首诗,在姑姑家住了十来天,所以,我只会背课本以外的十几首诗。回家了,在爸爸妈妈疏于管教下又开始了纵容自己的生活。读高中了,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却觉得记忆力已经不行了,后悔没有抓住年少的时光。
年少时光不复返,但我还是不想放弃,因为我喜欢爱读书的人,我想成为爱读书的人。亲爱的朋友或亲人,如果你能读到这里,我就已经很感激你了,如果你读不到这里我也不介意,因为谁也不愿意读这如同白开水般的文字。
二、我是学美术的
我不喜欢别人说我是学画画的,因为我不爱画画。从我接触素描开始,就断定自己不是画画的材料。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苦恼,因为我一点也不突出,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围观,没有一点点自豪感。直至现在我也不爱画画。
但是,我爱美术,爱欣赏美术作品,为了去北京看特展不顾一切阻力。喜欢各地出土的文物。在湖南省博物馆看到马王堆出土文物时的兴奋不亚于看到周杰伦出现在眼前。正是因为接触了美术史,我的人生多了很多乐趣,继而开始喜欢历史,喜欢文学。
当然,我的知识仍然是十分浅薄的,但是,然是出现在美术书上的作品我还是迫切想要看到实物。比如说敦煌的飞天壁画,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柬埔寨的吴哥窟……非常遗憾,我依然没能看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没有见到心心念念的印度泰姬陵。六年级课本上有一些世界遗产的课程,我总是跟学生说个没完,以至于孩子们总是质疑我是学历史的。作为学美术的我是该哭呢还是该哭呢还是该哭呢?
书上的图片不能和实物相比,一般的`印刷会瞬间毁掉一幅名画。如果不了解一些人文景观的故事,看到的也就是一些死的建筑和神像。去过故宫三次,至今也不能说自己了解故宫,因为没怎么读书也没有听讲解。因此身体和灵魂缺一不可,都要在路上。
三、路上的感悟
我虽比不得一些人说走就走的洒脱,但总归也是执行力比较强的那一款。旅行路上,总会有一些闲暇时刻留给人以遐想。而在我看来,这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美妙时光。
在一次旅行路上,卧铺大巴行驶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真正看到了什么是盐碱地,什么是寸草不生,什么是荒无人烟。第一次深深地畏惧大自然。在额济纳的天空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天似穹窿。整日里生活在一个被雾霾笼罩的城市,高楼大厦和立交桥遮住了所有的视线,去了大西北才明白天似穹窿并不是骗人的。
还有一次,坐在秦淮河的船上,听着一个个的历史典故,想象着李香君是如何认识侯方域并把血吐在桃花扇上的,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故事究竟是怎样的,柳如是如何女扮男装议论时事。秦淮河究竟有着多么辉煌的过去,秦淮八艳如何在这里弹琴赋诗,留下一桩桩耐人寻味的风流韵事?秦淮河又是怎么没落的。就此,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回家就买了秦淮八艳的传记。其实,旅行和读书是紧密相连的。
高中毕业时,和刘同学聊天,问我在干什么,我答看《三国演义》。刘同学夸我有品位,当我回答是电视剧的时候,他不禁汗颜。前段时间姑奶提议我看《三国演义》,说一定有助于我的写作。前几天又有一个机缘巧合,激发了我读《三国》的热情。这几件事情综合在一起,我决定认真读这本书。
明天下午,我又会在路上,其实,旅行(不喜欢旅游一词)在路上真的很累,但我不能放弃,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在我看来,读书和旅行同样重要,没有可比性。
【行万里路读一卷书的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书一卷风流散文03-31
为您,书一卷真情的散文欣赏04-03
读路遥《人生》感悟04-09
高考一卷作文范文04-10
退到一卷书里散文03-23
绣一卷青春的散文05-08
行万里路作文03-23
感悟人生的语句荐读04-14
读《丑石》感悟人生04-16
人生感悟类的书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