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大寒习俗谚语
导语:2017年大寒在1月20日,大寒是24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最后的节气。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寒节气的谚语和习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寒节气的谚语: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大寒节气的习俗:
吃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吃“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炖鸡汤
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此外,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买卖人尾牙设宴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干、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同时,尾牙”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和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凿冰储存 溜冰比赛
由于天气的原因,大寒前后可开展的户外娱乐活动并不多。出于生活需要,当大寒来临、冰冻得更坚硬结实之后,人们开始凿冰储存,以备来年选用。在大寒时节,老北京有这么一个习俗:开始凿冰储存。过去没有冰箱,夏天人们需要冰来冰镇肉类、水果,便于保鲜。所以,在天气最冷、冰冻得最厚的大寒就得开始储存冰。在清代,到了大寒,一般要举行溜冰比赛,算是宫廷里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历史记载来看,当时冰上的表演类型还是挺多的.,比如打冰球,还有冰上的一些表演、杂技之类,有点类似现在的花样滑冰”。
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廿三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24节气大寒习俗谚语】相关文章:
4.大寒节气谚语
5.大寒节气民间谚语
6.大寒节气谚语大全
7.大寒节气农谚谚语
8.大寒节气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