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长生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长生果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喻、瘾”等生字,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结合作者的读书经历,体会读书的好处,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
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培养读写习惯。
2. 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长生果”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些书籍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读书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2. 引入课题《我的“长生果”》。
(二)检查预习
1. 请学生分享作者的相关资料。
2.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三)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同桌交流,概括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2. 作者写了哪些读书经历?这些经历对她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 找出文中关于读书和写作的精彩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五)读写结合
1. 引导学生总结作者的读书和写作方法。
比如:做读书笔记、博览群书、借鉴模仿等。
2.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和写作心得。
(六)课堂总结
1. 回顾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读书写作经历。
2.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
(七)布置作业
1. 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的短文。
2. 推荐阅读一本好书,并写几句推荐语。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读书和写作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时,部分学生不够积极主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我的长生果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奔”。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有关书的比喻句,使他们深入认识读书的益处。
导语: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位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知识,带来快乐,这位朋友是谁呢?它就是——书。(板书:书。)如果让你们打个比方来形容一下这位“朋友”,你会怎么形容呢?(学生答:书是一片汪洋大海,让我尽情畅游;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取之不尽的财富;书是一个大花园,充满了醉人的芬芳……)说得真好。在作家叶文玲的眼中,书则是她的“长生果”。她为什么这么形容呢?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教师板书:我的“长生果”。)
思考: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明确:“长生果”指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把书籍比作“长生果”,说明了书籍在作者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叶文玲 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楚门镇。她从小就钟情文学,十三岁时已发表小小说,初露才华,后以短篇小说《心香》闻名遐迩,是我国当代文坛极为勤奋并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曾获多种奖项。她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秋瑾》,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散文集《不了情》《枕上诗篇》《七彩梦瓣》《素心如简》《叶文玲品味文集》等。
2.学生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识字方法:“喻、瘾、饥、偿、沥”等可以通过认半边的方法帮助识记;“籍、馈、磁”等可以结合其形近字进行识记;“差、奔”为多音字,可以通过音义辨别来进行识记。
5.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小组合作,划分层次,并归纳出每一层的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作者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第三部分(第7~14自然段):写作者在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朗读课文,细心体会,讨论交流。
(1)文中的“长生果”是一种什么样的果子?题目中的“长生果”为什么要加引号?
明确:“长生果”,即书,包括“香烟人”(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等。题目中的“长生果”加引号,表明这不是真正的长生果,而是有着特殊的含义。
(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的书。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3)“我”是怎样“吃”“长生果”的?
明确:①作者看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②看连环画时如醉如痴;③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④读中外名著时着迷;⑤直至后来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4)“我”“吃”“长生果”的好处有哪些?
明确:①丰富了想象力,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提高了写作能力;②明白了道理,即写文章要别出心裁,要有真情实感,要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5)作者是如何描写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
(课件出示。)
明确:作者以四个比喻、一连串美好的形象——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6)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的哪几件事?读书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明确: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先写看“香烟人”的小画片,再写看连环画,再写看小镇文化站的文艺书籍和校图书馆的大部头小说。作者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作者认为这不仅扩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增强了记忆力和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7)作者写了少年时代的写作的哪几件事?作者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明确:在写作方面,作者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她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如写作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沥血的创造,这样才能使作文有生命,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8)回想自己的读书经历,你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和同学交流一下。
示例一:现在将小说拍成电视剧很流行,但读书还是要读原著。电视剧只是供人们消遣的,达不到原著中的那种境界。一定要读原著,吸收原著中的精华,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
示例二:读书可以陶冶人的精神。《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梦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拯救那些处于危险之境的纯真者,使他们免受精神的伤害,使他们永远纯真,不受堕落之苦。他的.经历和思想教会我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想走的道路,成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人。
2.学生分组讨论:从书中受到了什么教益?
提示:
(1)可让学生结合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教益与自己的学习实践加以说明。
(2)可让学生反复读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来加以体会。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沥血的创造,这样才能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3)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写作文的体验来理解。
理解体验后,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3.学生再读课文,交流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明确: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读书的那种愉悦之情。
(2)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明确:“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不求甚解”引用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
(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明确:“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要先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4)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明确: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厚积是薄发的基础,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5)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明确:“借鉴”,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鉴,镜子。“模仿”,仿效,照着样子做。“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开始时可以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才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地增加,随之作者的收获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积极地表现出自己努力读书思考的一面,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朗读课文,还是在合作探究等方面,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3)分析、交流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五、读写结合,作业设计
1.仿写《我的“长生果”》第9自然段。
(1)出示原文,了解作者运用的表达手法。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提示:这段话描写生动,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天写得非常美。作者还善于遣词造句,动词和排比短句的运用使文段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教师读一读其他描写秋天的语段,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作文落笔要有些“鲜味”才好。
(3)学生模仿作者运用的表现秋天的手法,写写其他三个季节。
示例:冬天——我把冬天比作一位只顾自己的老爷爷。他用自己的布把太阳的光盖住了,将阳光阻挡;他用自己咳出来的风,把树木吹得摇摇晃晃;他咳出来的唾沫也像雪花一样飘下来。人们恨冬天,恨他的冷酷无情,恨他的自私自利。冬天,会使人们痛苦。
春天——春天和冬天不同,她就像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精灵。她用温柔的双手拂去冬天的积雪;她张开翅膀,把温暖的阳光撒向人间;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吹绿了小草,吹红了花朵。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春风化雨,爱她的百花齐放,爱她的万紫千红。春天,是使人们快乐的季节。
教学反思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在读中思考,在读中领悟,从而吃透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讲太多,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把握主要内容,懂得读书与作文的关系。本文中“热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在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主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甘落后,这样学习也就成了他们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在后来的习作练习中,学生能学以致用。学生在习作时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写真实的事情,而不像以前那样去编故事,同时还能在打好底稿后认真修改。现在,班里爱看书的同学多了,读书也逐渐形成了风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
我的长生果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文章情真意切,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热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热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
积累: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书----------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读书经历----------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作心得----------别出心裁、真情实感
我的长生果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我的长生果》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它在统编新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第九册书中的最后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有改动。
文章的题目《我的“长生果”》中,“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直指文章的中心。就整篇文章来看,它应该包含了“我的阅读经历”和“我写作的成长”两方面的内容。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而作者也在不断地阅读中和写作中获得感悟。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作者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用自己亲身的经历,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也阐明自己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愿意去读,理解起来不算难。但是文章比较长,如何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快速阅读,迅速捕捉文中传递的信息。
“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很多孩子可能认为是“书”。但是再去品读,它应该包含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内容。孩子比较难理解的话,可以通过读、给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内容等方式搭建梯子,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中心内容。
这篇文章不仅内容美,而且语言美,手法美,在了解文章的中心之后,可以四人小组讨论来完成对文章的评价。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习单的形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理念】
本次教学为复习指导课型,将《我的“长生果”》作为阅读理解的文本,引导学生如何读懂一篇叙事性散文。首先,在快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谈些什么?《我的“长生果”》的'题目加了引号,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所以我们可以从课题开始:我的“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引导孩子整合文章的信息并进行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接着,引发学生的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表达进行鉴赏与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一篇叙事性散文,明白文章的中心。
2.学会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的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堂学习单
【教学过程】
板块一:探究课题,明白中心
1.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读懂了吗?请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预设:
提示一:我们还可以对“长生果”有更丰富的理解,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再想一想,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请大家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提示二:有同学找得还不是很完善,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那我们以三年级为界限,将文章划分为三年级前和三年级后两个层次。请大家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提示三:文章除了写阅读,还写了什么吗?请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预设:我的“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的经历和写作的成长。
小结:文章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些题目用了比喻,就要在文中寻找答案,这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板块二:自主阅读,提取信息
1.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结合学习单浏览课文,作者写了童年时期阅读和写作的哪些事情,请小组合作,写在卡片上。
2.请学生将事件有顺序地贴在黑板上。
预设:
看香烟人小画片
看连环画
读文艺书
读大部头小说
写《秋天来了》悟得道理
写《一件不愉快的事》悟得道理
小结:像这样的记事的回忆性散文,我们可以抓主要事件,把这些事件一一提取,文章就读短了。把这些主要事件一串联,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合作探究,评价表达
1.大家觉得文章写得好吗?你们觉得作者哪里写的让你印象深刻?
2.作者在写自己读书经历时有详有略,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故事。
出示7—11段:(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3.请默读7—11段,想一想:第8—11段中哪一段可以删去,哪一段不能删去,为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两段,小组合作,想一想是否可以删去并写出理由。
4.学生讨论、汇报,课堂发言,师生对话。
5.教师总结。
板块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我的“长生果”》,读懂了“长生果”是什么,还欣赏和评价了作者的写法。其实,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后面还有一部分。
补充材料:
我终于开始学着“创造”了——那是在上初中二年级时,我写了一篇八百字的小小说:《夫妻间的小风波》,投寄到港创办的县报,终于在一星期后得以刊登。看着文字变成了铅字,看到作文被标成了“小说”,我说不出地高兴,这也许应该算是我当学生时期写的最成功的一篇“作文”。
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至今,我仍在努力作文,只惭愧年事已长却无多少长进,少年时所感所悟的,现在虽不曾忘怀,却还常常力不从心。
至今,我仍盼天天能“扎进头”去醉心读书,只可惜光阴紧迫,事务冗繁,而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我何时才能读得尽啊!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让作者一直涌现出新的作品。孩子们,学完了《我的“长生果”》,希望我们的生命里也有自己的“长生果”。
我的长生果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喻、瘾”等生字,会写“喻、差”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流光溢彩、囫囵吞枣”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 学习作者通过列举读书经历和写作经历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长生果”的寓意。
体会作者从读书和写作中受益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2. 难点
领悟作者借助“长生果”表达的对读书和写作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书?读书有什么感受?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读书的。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进行理解。
4. 作者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有哪些感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5.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读书和写作的热爱。
(四)总结写法
1. 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写作经历写清楚的?
2.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恰当的修辞手法等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
1. 交流自己的.读书故事和读书心得。
2. 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经历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
1. 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 继续完善自己的读书作文。
六、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
读书经历 如饥似渴
写作心得 别出心裁
我的长生果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理解
1.齐读课题。
2.“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给它加上引号?
3.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做“长生果”,与莎士比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了解“阅读提示”的内容
1.默读“阅读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3.“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帮助?
下面我们就结合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理解感悟。
三、围绕提示问题,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3)写一写,在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旁边写出体会。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文章主线,在细读深思中了解作者的感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四、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朗读句子。)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板书:构思别出心裁内容与众不同情感真实细腻借鉴模仿创造)
3.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不仅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的句子,体会她是怎样读书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4.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部分。
五、学习和借鉴读写方法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六、总结全文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津津有味 → 废寝忘食 → 囫囵吞枣 → 如醉如痴
【我的长生果教案】相关文章:
我的长生果作文05-05
我的“长生果”作文05-06
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04-19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优秀08-31
《我的长生果》经典优秀教学设计09-08
人教版我的长生果课文原文05-26
《我的“长生果”》课文内容08-20
人教版《我的“长生果”》教材理解12-07
我的“长生果”作文15篇05-17
我的长生果作文(精选29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