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时间:2024-11-28 21:50:30 林惜 一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精选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精选6篇)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在学拼音dtnl时,认识了哪咤,哪咤的本领可真大,他有几样法宝呢?

  人的本领也很大。

  (板书“人”,rén,认读汉字。人:两笔写成,一撇一捺 )

  2、人有什么本领?

  3、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

  rényǒu liǎnggè bǎo

  板书课题: 人 有 两 个 宝

  练读课题,突出“两个”(学习生字“个:人字头上加一竖 )

  二、初步感知

  1、读了课题后,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人有哪两个宝?

  2、看图,启发学生说话。

  ⑴书中68页图:图上画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天真活泼的小朋友都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⑵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69页图:

  图上的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

  练习用一句话把每一幅小图图意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四、再读课文

  1、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停顿。

  2、分句朗读,重点读准下列字音:

  “双手”(都是翘舌音)

  “思考”(“思”平舌音)

  “创造”(前翘舌,后平舌)

  五、游戏:快乐红苹果

  如果学生把“苹果”上的生字读正确,苹果就会变笑脸,小老师带领大家齐读。

  如果学生把“苹果”上的生字读错了,苹果就会变哭脸,重新再读。

  六、诵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一句。

  ⑴范读。(重读“两个、双手、大脑”)

  ⑵领读。

  4、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再学习。

  〔本课语言浅显,教学时,以读为主,以读中感悟,而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

  七、指导写字:人、个、手、大、工

  1、记忆字形(投影演示)

  2、指导笔顺,重点是:手

  手: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并将观察到的说给大家听,书空一遍。

  4、教师范写

  5、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6、评价作业。

  (1)学生观察生字。

  手:起笔是撇,稍平

  大:一横中间站个人

  (2)自评(写完一个跟书中的范字比)。

  (3)互评(同桌、全班评相结合)。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在学拼音dtnl时,认识了哪吒,哪吒的本领可真大,他有几样法宝呢?

  a、人的本领也很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答:两个宝。)

  b、人有哪两个宝呢?(生答)

  c、请同学们读读书上的第一句话。(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出示挂图帮助理解)

  2、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 动作) 提醒学生“人有两个宝”的“个”字要轻声。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

  请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齐读。

  (出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本上第69页插图,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老师这里也想给同学们提个小建议: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左到右。

  b、同桌交流:你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我的双手会……”句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出示“思考”,认读。

  b、小组讨论:观察图上的插图:

  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

  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

  b、师小结: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做出新东西。比如以前没有电灯,发明家爱迪生做了上万次试验,把它创造出来了。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用手做,用脑想,手脑一起用就能有许许多多创造。

  ③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用脑”,认读。

  a、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比如说我给你一个橡皮泥,你能创造出什么?(鱼、画画、写字)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b、随机进行扩展想像及说话训练。

  (例:你想画什么样的鱼?你想写怎样的字?)

  ④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⑤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又、创造

  3、听老师范读课文。

  ①你有这么好的宝贝,你觉得自豪吗?

  ②你能通过朗读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和大脑吗?

  四、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双手会什么?大脑会什么?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我们第一节课提出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五、指导写字:用、有、才

  1、记忆字形 (用是月加一竖),分别他们找个朋友。

  2、指导笔顺,用:第一笔是:“丿”(先竖后撇)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并将观察到的.说给大家听,书空一遍。

  4、教师范写

  5、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6、评价作业。

  (1)自评(写完一个跟书中的范字比)。

  (2)互评(同桌、全班评相结合)。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六、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七、课外延伸,情趣盎然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

  八、板书设计

  人有两个宝

  做工     思考

  用手又用脑

  创造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在《人有两个宝》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开始时,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将学生的疑问集中归纳为“人到底有哪两个宝呢?”、“它们有什么本领?”、“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三个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接下来我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互相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然而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我的双手会……”、“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给你一个橡皮泥,你能创造出什么”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节课也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不够多,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如请孩子结合生活实际中自己的感受说说手的作用就是一个挺好的训练点,但设计时想得不错,可有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说话训练没能到位。

  2、由于时间紧张,因此一些教学环节被遗漏。如:教师范读课文;生字范写;以及及时的小结。

  3、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必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2

  课题:《人有两个宝》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并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猜谜语:司令部里住部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情况忙呈上。(谜底:大脑)

  2. 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3.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2.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分句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指名读,齐读。

  提问:人的两个宝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

  2. 学习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指名读,齐读。

  提问:双手会做什么?大脑会做什么?

  练习说话:你的`双手会做什么?你的大脑会思考什么?

  3. 学习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指名读,齐读。

  提问:怎样才能有创造?

  练习说话:谁能用双手和大脑创造出新东西?

  四、巩固练习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识字写字教学,指导书写生字。

  3. 拓展练习:让学生用双手和大脑创作一幅画或一个小制作。

  反思

  本节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多次朗读、范读、指导停顿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练习说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理解感悟课文。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我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笔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但是在拓展练习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的创作未能充分展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猜谜语,了解“两个宝”。

  指名说题意,引出“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学生自由读儿歌,注意拼音和词语。

  指名分句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指导停顿。

  3.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结合插图,理解双手的作用。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双手会做什么,强调手脑并用的`重要性。

  朗读课文,体会手脑结合的意义。

  4.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识字写字训练,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识字。

  展示美术作品,提问小手还会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本课所学,强调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朗读课文不够到位,后鼻音的字仍有很多学生读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4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引导学生认识“两”和“宝”两个字。

  2.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正音。

  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标点符号。

  3. 精读课文:

  结合插图,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分别能做什么。

  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理解用手、用脑和创造的`关系。

  4. 巩固练习:

  识字写字训练,注意形近字的比较和区分。

  朗读课文,强调朗读的流畅性和感情。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强调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插图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拼图游戏等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纪律不够好,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养成举手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的培养,同时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5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很大,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一棵树上两个杈,一个杈上五个芽。(谜底:手)

  2. 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3.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指名分句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指导停顿。

  3. 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指名读,齐读。

  提问:人的两个宝是什么?

  2. 学习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指名读,齐读。

  提问:双手会做什么?大脑会做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3. 学习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指名读,齐读。

  提问:怎样才能有创造?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理解。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识字写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比较异同点,书写生字。

  2. 朗读背诵: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达到熟练背诵。

  3. 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分别会做什么,以及自己曾经创造过的新东西。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 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和词语。

  2. 指名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指名读,齐读。

  提问:人的两个宝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 学习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指名读,齐读。

  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会做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3. 学习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指名读,齐读。

  提问:怎样才能有创造?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4.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插图,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识字写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形,比较异同点,书写生字。

  2. 朗读背诵: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达到熟练背诵。

  3. 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如何用手又用脑的,以及这样做的'好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复习导入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同时,我也注重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拓展延伸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此外,在课堂纪律和时间安排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相关文章:

《人有两个宝》评课稿11-20

一上语文《人有两个宝》课后反思(通用14篇)09-20

优质课《天窗》教学设计附反思03-18

一年级语文苏教版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10-29

《树和喜鹊》 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6篇08-14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有反思」01-19

《狐狸和乌鸦》教学案例(附反思)(通用10篇)10-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原文(附教学设计+反思)08-04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10-11

《“蚁国英雄”》优秀教学案例附反思(通用5篇)07-02